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9-09-10 07:22:44陈俊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陈俊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德育教育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政府、教育部门也加大了教育的投资建设,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其主要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全面创设良好的班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班主任教师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本文对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具体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德育教师实施的成效与班级的班风建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的有序开展有直接性的关系。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和监督者。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改变以往工作的弊端,发展学生德育素养,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运用到实际管理中。

一、德育教育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的一项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生而言,认知水平、能力、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由于其心理发育正处于萌芽时期,正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班主任工作的中心首先应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积极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实施德育教育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可优化班级管理,缺乏德育教育的班级管理将变得异常混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包容心,一旦发生矛盾就会造成激烈的冲突,班级管理的秩序也难以维持下去,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管理秩序;第三,德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班主任教育能力的发展,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衡量其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小学班主任教育应顺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理念。创新管理办法,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实施,充分体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德育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

学生的德育教育已被列入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小学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思想德育、品质、素养方面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近来很多学校甚至还出现校园群体斗殴事件,这都是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缺失的重要体现。鉴于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转变管理观念,从现实教育问题出发,从日常工作中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接受德育的熏陶。

1.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班级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以德育教学为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第一,班级管理制度的透明化,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既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护,构建了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例如,在班干部选举方面要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采用透明的选举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参与选举与被选举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及能力都得到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联合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既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我的机会,同时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率。第二,建设共同监督的教学环境,小学生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来讲,正处于待完善阶段,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我们所说的环境除了教室物理环境之外还包含了思想教育环境。如何实现思想环境的管理,就要从学生的德育教育出发,从规范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教学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下成长,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2.师生相互学习,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向学生学习,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德育优点,并虚心地接受并学习,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应当虚心向他人学习,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形成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与教师分享、交流。如此既引导学生自我审视自身的言行,且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吸取教师身上的优点,受教师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学生的心理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教师首先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两个方面出发,做到重点关注及时梳理。并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设置心理信箱,为学生提供发泄情绪的渠道。联系外界心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座谈会,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道路。

4.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法

教师需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不只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如此不但不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强制性的教育会使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的监督就会弱化教育效果,自我约束也难以实现。因此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德育工作的创新,联系学生的的实际生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和质量。例如,德育主体班会、德育黑板报比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关乎到学生的人格素质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小学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深入研究探索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从根本生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

[2]张峰.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区,2018(07):99.

[3]杨宁.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9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56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2:08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