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梅
【摘要】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阅读是其认识世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其对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及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阅读的特性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也积极倡导构建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因此“核心素养”就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及运用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及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可见核心素养除了强调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等。小学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其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主体能动性,即阅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学生通过主动阅读产生情感体验,获取知识;其次,体验性。阅读可以为学生带来多重体验,语言文字是最初级的体验,故事情节及情境是更高层次的体验,读者通过文本对作者的内心及故事主人公情感的感受则是最高层次的体验,因为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情感体验是其重要的内在属性;最后,认知性。学生通过阅读会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深化了思想认知,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分析作品的思想,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具有重要的认知性特性。由此可见,提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提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优化阅读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方向及基础,准确、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三维目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核心素养不仅强调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掘阅读教学的要点,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最终通过对字、词、句、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时,学生要对古诗进行熟练阅读,再将古诗拆解为词,连词成句,最后再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涵义,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要注意在制定三维目标时要避免框架式、概括性的目标,制定准確、清晰、可视化表达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目标与教材的有效衔接,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虽然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指导,但是其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于教学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使得学习过程与方法服务于知识技能的提升,最终再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老师要注意课与课、课与单元、单元与单元地有效衔接,优化课程整体目标,实现单元目标的关联化。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老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与日常的词字教学不同,阅读教学的难点、重点不在于字语与句式,而是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老师要让学生避免将学习重点放在个别生僻字上,而是要多花精力在关键句、中心段落中,以总结出文本的中心思想。课堂中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及时间,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还要引进科学、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情况,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合作意识、合作态度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素养。因此,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先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引导学生合作解决,合作学习要注意合作方法,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有发言的机会,积极听取其它小组成员的想法;合作学习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阅读练习,注意整个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低年级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处于萌芽阶段,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认知能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均相对较低,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片、文字、音频于一体,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多维的教学情境,并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一文时,学生无法仅通过文字想象出小路如何美丽;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向学生直观展示出小路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佳的文本感知体验;并且老师还可以因导就势提出问题:“小路上都有哪些动物朋友?”“小路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变化吗?”通过问题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重点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会对学生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日常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在课堂上制定多维化、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提高其阅读能力,最终使学生可以从阅读活动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其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丰富阅读视野,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沈红,王毅.阅读与悦读:谈在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2):68-69.
[2]周登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3(6):112-113.
[3]陈娇锦.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11):69
[4]孙燕.绘本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及教育建议[J].教育心得,2016(7):155.
[5]刘世辉,贺勇芬.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小学校长,2017(0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