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敏
【摘要】 随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改革,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成为大势所趋,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育方法不断革新,作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广大教师群体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转换教育理念,更替教育目标。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为参照,教师的教育工作应从单层次对学生的素质的培养转化为适应当前教学目标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当下较为流行的单元教学作为切入点,深入如何在单元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72-01
作为其他理学课目的入门及奠基学科,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应明确教育理念——局限于数学层面分析的老旧方式无法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考核工作中,需要多角度,多学科的审视高中数学教育的要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高中数学素养的灵活性——它可以来自学生学习数学时所具备的具体能力,也可表现为学生在后期学习时展现出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化整为零,学生学习更高效
新时代下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培养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的新时代人才。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天平上,由于教育方式的保守,天平的重心已经大大倾向于老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只能学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思维僵化如同一张大网,将学生死死压住不能动弹,在如此局限的环境里,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被极大遏制,更有甚者,受限于分数至上的功利主义思想,大部分学生变成了只会写作业,做试题的机器,自我意識被严重覆盖,甚至于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恶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核心素养永远得不到提高。
对于高中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涉及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运筹能力等多项素质的发展,只有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本质,才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最有益处的法门。开展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在已有资源的情况下,将教育内容分解重组,化整为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程准备,明确教材中涉及的实质内容,才能在新课程的起始阶段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工作依赖案例引导,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拆分课程内容的同时,教师可按照学生接受程度的不同,理解能力的差异,将课业内容拆分为有机分散体。这样的结果如同喂养婴孩,将饼干掰碎,更方便学生吸收利用,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工作是否取得进步的评判标准,更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可以选取难度较低,实践意义较大的某个单元作为切入,以函数教学为例,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罗列简单的函数式,如y=sinx,并向学生讲解定义域,值域等概念的定义,其后步步深入,开始由y=sinx到y=sin(2x-π/3)的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对称轴,单调性等概念。在将较大的学习目标化为单元有机体的前提下,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空间吸收知识。取得良好的课业成果,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有较大的提升。
二、积极引导,教师才是引路人
中国的古训有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段话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产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授方式及对学生产生的思维引导,将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下教学活动中,教师已不仅仅是引路人,教育工作者担任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任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其良好核心素养更是教师应尽的职责。通过开展单元教学,将深奥晦涩的知识点,通俗化,直白化,在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较大程度增长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的传统素质教育倾向于引入案例,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教学工作如果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便无法形成深刻有效的知识点,在长时期记忆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后期遗忘,无法应用的弊端。只有深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任,才能使学生的思想之井源源不断的涌出甘泉。教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性与性格特点。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同时,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高中生因心理与生理发育趋向完全,在课堂活动的开展中,更需要教师充分贴切的引导。教师的教育工作不应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单元,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差异,将课堂转变为家,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空间几何为例,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某些同学空间思维的短板,可采取“双单元”模式教学,将较为简单的点线面与空间图形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上的直线必定平行于另一个面”的基础知识中养成空间思维。通过灵活的单元科创城设计,让学生从难度较低的知识层面出发,奠定空间思维。
结束语
单元教学的开创是高中数学教育中较大的进步,其宗旨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大程度的接受教师传授的课业知识。在保障学生思维活性与创新意识稳步增长的同时,为教育工作者而提供新的授课思路。学生消除对数学的抵触与畏惧,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使思想的活化不断迸发。
[ 参 考 文 献 ]
[1]李梅,张博.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9(23):50.
[2]游明霞.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探析与实施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2):48-49+75.
[3]张旭东.浅谈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