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萍
【摘要】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不可避免要处理各种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只有明确数学问题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拥有更加清晰与准确目标,才能够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此,分析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势所在,同时重点阐述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在小学生开展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问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和有效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数学问题,能够将学生思维引导到更深的层次,有利于学生由应对他人所提出相关问题而逐渐转变为自主发现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数学问题当成是整个教学工作重要切入点,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地思考,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势
1.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教学情境,这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的眼球一下子被教师吸引,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一改传统课堂中的角色,变成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学生自己发现疑难困惑、提出问题、交流探巧、合作探讨。这一过程正好也是学习者概括、归纳、应用知识的过程。在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时,将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 问题来源环节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学生所提出的,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和学生构建更为通畅以及多元化沟通渠道,通过沟通确保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所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对于一些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在组织相对完整语言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应当及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样板,先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将问题表达出来,在逐渐锻炼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问题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加法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借助于“游乐场坐车”这一模拟情景进行课程讲解。教师可以借助引导的方式,给出“之前有……又来了……现在有几个人?”这样的句子结构,让学生结合这样的句式提出问题,然后将计算式列出来并计算出结果,最后借助于口答方法让学生能够养成有问必答这一思想意识。这就确保了整个教学过程拥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的闭环。另外,教师应当对学生提问热情予以鼓励与保护,同时还应当引导小学生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合作方式有效解决,把整个班级转变为“学习共同体”,从而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问题设计环节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①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问题设计
小学数学知识特征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具有具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将其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进行总价、单价以及数量相关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购物的场景,教师把购物小票拍成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一些数学信息与知识。因为学生在显示生活之中有着购物的经历,通过问题便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总价、单价以及数量的教学工作之中。借助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解释数学之中所包含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习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具体作用,这样教师便可以借助于问题驱动的方式更加顺利地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② 结合小故事进行问题设计
小学数学相关知识是数学课程之中最为基础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其他方式引入数学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小故事引入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想象力,结合数学概念教学设置情节,在推动故事发展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寓教于乐的完成教学。例如,“数一数”讲解过程中:“开学了,小朋友来到学校,发现学校有着新奇的事物。小朋友们快来看一看,数一数,好不好?”通过简单的一句话建立一个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而教师通过扮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就很好地解决“数一数”这个概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问题解决环节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采用基于问题驱动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关注点逐步转移至学生身上,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以及运用情况。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之下,进行课堂引入以及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加以引导。在这些环节之中,教师在课堂上所应用到的引导语言主要为“下面我们进行……的学習”以及“现在请看……”但是,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处于问题解决环节时,要求教师便应当进一步转变自身角色,要经常应用“有人发现了什么能够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的教学语言。在这一阶段之中,之前教师所引入的各种问题以及设置的问题情境等最终目标均是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将相关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在此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则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相应服务,构建适宜的氛围与课堂环境,支持与鼓励学生能够大胆思考,确保学生的能动作用得以发挥,为学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保障。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问题的合理应用同样对于教学效果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所以,基于问题驱动的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极为高效与有益的方法,而且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问题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当充分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保障小学生能够基于问题驱动前提之下建起来更为健全与完善的数学概念,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溢平.问题驱动 自主探究——构建凸显“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1):66-67.
[2]陈筱东.小学数学“12N1”问题驱动教研模式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86-88.
[3]储冬生.思考无边界 实践有方向——关于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几点基本认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6(05):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