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持续高涨,这些好的教学趋势值得我们欣慰,小学音乐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和研究,积极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策略助力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为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音乐学科教学总结,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引,有效的就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较好的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將从树立正确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法使用等入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索。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先导
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的先导,也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需要,才能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和实施,因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其一,美好教育。音乐教师要贯彻美好教育的理念,积极的营造美好和谐的课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教授美好的知识,让学生感受美好的韵律,进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格。其二,因材施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较为精准与全面的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到与其最近发展区域相符合的音乐知识内容,从而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三,师生平等。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交往,并充分的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建议和看法,真诚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真正的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从而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开展更有效的互动。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基础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过程进行的设计,包括如何分析学情、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以及如何精选教法等,可以说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施教的先导性环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真正的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教学设计工作,并不断的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为音乐课堂的高效施教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小小足球赛》曲目时,教师要不断的优化教学设计。其一,分析学情。对于学情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如现阶段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如何、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如何以及上节课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果如何等等,从而较好的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把握。其二,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要结合对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标准、学情、具体教学内容等来综合设计,如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能够带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曲目;掌握这首曲目歌词的主要内容;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等等,从而让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为音乐教师的高效施教打好基础。其三,设计教学流程。在该环节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安排,如合理的安排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环节,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让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为课堂的教学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进教法使用是关键
方法是高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师要合理的对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全面的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例如,在学习《我的家乡日喀则》音乐曲目时,音乐教师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自愿、互补互助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之后可以联合每个小组的组长一起为学生设计学习讨论学习任务,如藏族歌舞有什么样的风格与特点?怎样来较好的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曲目?藏族基本舞步包含哪些步伐?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的对教学进行阅读和感受,之后可以将学习扩大到小组的层面,而组长要让每个小组成员较好的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来,从而借助这种有效的形式助力学生较好的开展音乐学习。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音乐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共识,也是培养学生视听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所在,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的总结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探寻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以树立正确理念为先导、优化教学设计为基础、改进教法使用为关键等,进一步对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规律进行把握,进而全面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教学,助力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董乐园.如何构建小学音乐的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92-193.
[2]周子涵.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构建探讨[J].黄河之声,2017(07):45.
[3]张丽英.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赤子(上中旬),2016(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