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实践,指向能力生长

2019-09-10 07:22:44彭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核心素养

彭星

摘要: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交给学生,使学生专注于主动的、深层次的学习。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课堂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语文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给予学生课下充足的学习时间,而在课堂上集中学习难度相对较高的、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的知识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在此教学模式下,更能使学生专注于主动的、深层次的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翻转课堂——面向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习知识在家里,内化知识在课堂。把握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在于:课前干好课前学习的事,课堂干好课堂学习的事。这是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先决条件。

然而,“课前干好课前学习的事”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老师要根据第二天的授课内容,提前制订好“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配套学习资源,也就是制作的微课,要确保学生在自由的时间里,能借助微课或已有的学习资料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成课前学习目标。

微课程理念倡导,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应花大量的功夫去设计自己的课程,思考如何在设计的课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理论认识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不熟悉,以及对“翻转课堂”理论掌握不足,导致他们在“翻转课堂”时,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微课程教学法的核心,仅仅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微课。因此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一是无法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氛围,借用微课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这样的话又忽视了课堂本身,即这节课能交给学生什么?二是掌握不了授课重点,在课堂教学中仅使用微课展现一个教学片段,为了使用微课而使用微课,不仅忽略了微课本身的教学作用,而且忽略了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自己获得知识、内化知识的成长过程。

2.“翻转课堂”难以打破传统语文课的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学环境的支持下,翻转课堂逐渐被更多的老师了解,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课堂上缺少“生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更易于掌控学生,课堂的生成在于教师的引导。在此教学模式之下,实施翻转课堂,无异于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且课堂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因此,如何通过翻转课堂,落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翻转课堂——聚焦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对微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内涵现已有大致的了解,怎样让一堂语文课更加有效?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而且都进入深度学习,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刘晓曼老师,在教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时,给老师们做出了示范。

翻转课堂提倡学生课前学知识,课中内化知识,这对于小学高段语文来说,一定意义上还比较易于操作,因为高段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于低段语文的具体运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刘老师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对达成目标的设计,对学生读、说的能力培养都有所要求,且目标设置符合低段学生学习特点,她是这样设计的:

达成目标:通过看微课,朗读课文,做到:

1.看图,认识词“耷拉、竖起来、扇子、似的”。

2.会正确、流利读课文,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会抓住特点写比喻句。

3.朗读《邯郸学步》,和家人一起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样的课前学习目标设置是符合学生认知顺序的,先从借助图画认字、识字开始,认识了字再通读课文,并做了明确的要求:“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会抓特点写好比喻句”,提醒学生学习时关注的重点;最后到迁移提升,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级地做出具体、精准的目标设计,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有所侧重。而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对自主学习单中的人物进行课前检查时,孩子们优异的表现也恰恰证明了这份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同样对课前学习达成目标有明确要求的还有李伟坤老师教授的《如梦令》。老师们在教学特色中都明确指出了课程的题材性及应用性,例如学古体诗,学生便当堂创作古体诗;学说理文,学生当堂创作说理文;学春联,学生当堂创作春联……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能在课堂中实现。李老师的《如梦令》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翻转课堂中的“高效性”。

李老师在课堂任务单中这样要求:

1.通过课始检测,能掌握宋词的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通过进阶学习,能理解词意,并抓住景物想象画面;

3.通过协作创作,能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如梦令》;

4.通过展示交流,能个性表达,合理修改。

李老师在课前已通过微课的形式解读了宋词的相关知识,强调了读词的停顿与节奏,并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词意,因此在课堂上,在词的初步感知与理解环节,借助课始检测的形式很快地实现。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就能空出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当堂创作,当堂分享,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更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

四、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翻转课堂的有效方法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成功翻转课堂,首先要钻研教材。思考这一课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在家学习的,哪些知识点难度较高,要在课堂上借助老师的指导完成的。理清思绪之后,即要开始制作微课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即学生在家通过微课学习,可以自主完成的一张任务单,任务单上的任务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微课中体现的知识点。

在准确的目标指引下,教师需要对照着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单,使得课时目标与任务单中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实现一一对应。此时的任务单并不是单纯的预习作业,而是以落实教学目标为目的,设置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需要对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进行检测,例如在教授低段课程时,任务单中设置“用自己的话向爸爸妈妈说一个故事”。在课堂刚开始时就可以做这一项任务的检测。任何一项任务如果没有检测和反馈,那最终都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对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的检测也尤为重要。

接下来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学习后有一个进阶学习的任务单,旨在检测学生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后,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里可用于对重难点的突破上。

最后一点就是“微项目”的设计,即“协同创作”部分。翻转课堂也是以学为中心,提倡学生“一课一得”,课堂上学生一定要有所生成。例如在教授《如梦令》这一课时,授课教师的“微项目”设置的就是学生当堂创作出《如梦令》。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如梦令》的特点,即写作格律,从字数、重复、叠词等方面引导学生一一找出,再根据这些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创作出自己的《如梦令》。在课堂上,学生的创作十分精彩,更是将课堂推向高潮。

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表现,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呈现。老师教的精彩,不如学生学的认真,当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引来阵阵掌声时,相信没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了。因此,教师借助翻转课堂,关注语文课堂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辛迎鹏.探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应该教什么[J].新課程(上),2019(4).

[2]章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3).

[3]戴怀刚.善待意外生成,绽放精彩课堂[J].好家长,2015(46).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9:42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