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起承转合”艺术

2019-09-10 07:22熊婷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子期起承转合伯牙

熊婷

教育学奠基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的确,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但要做到知识准确无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用巧妙的、快乐的、艺术性的方法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回味无穷,印象深刻。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假如语文课堂缺乏教学艺术,学生上课定会索然无味,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而对于文言文来说,其文本本身的艺术性就极高,那么,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文言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教学艺术贯穿于教学实践中,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古人作文,所遵循的最基本的章法是“起承转合”。何谓“起承转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它是我国古代文人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符合人的思维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一面到多面、由外观到内涵的逐渐深入的规律。行文如此,教学亦如此。我们在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讲究“起承转合”的艺术。如何实践呢?以《伯牙绝弦》的教学为例。

一、起——引人入胜,拉近文本

揭示课题,感受古文形式美。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高山流水》)同学们,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这空灵的古曲,这古朴的画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久远的年代。知道这幅“伯牙鼓琴图”描绘的是什么吗?(生答)

师:这位飘逸的鼓琴之人就是伯牙,而这位专注的聆听者便是他的知音子期,他们的友谊传诵千年而不衰,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千古绝唱——伯牙绝弦。

2.板书课题

师:古人写文章是竖着从右往左写的,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书法作品,在形式上就给人以一种美感。(课件出示竹简竖排全文,感受古文形式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之乎者也”的晦涩,“子曰诗云”的深奥,很容易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开课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古文的良好氛围,设置一些“看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继续听你讲课。在这一导入设计中,古画、音乐,加上老师的深情描述,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基调。竹简竖排全文的出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文外在的形式美,激发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二、承——书声琅琅,读通读懂

初读课文,感受古文音韵美。

1.读通全文

师:古文不仅形式美,读起来还特别有韵味,富有音乐的美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生自由练读多遍,老师指导读出节奏、读出韵味。重点指导难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像这样读出节奏,就能读出古文的味儿,也就能感受到古文的音韵美了。如果理解了文章的意思,相信大家还能进一步感悟到古文的意境美。

2.理解大意(1)解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总结理解古文大意的方法:联系资料、借助注释等。

(2)回顾旧知:文中有哪些文言詞是你在以往的古诗文学习中已经理解了的?(学生交流)

(3)还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4)学生自读课文,试着用刚才交流的方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5)全班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

(6)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逻辑环节或步骤组成的,环节或步骤之间需要衔接,这就需要衔接艺术,也就是所谓的“承”。文言文特有的音韵之美和含蓄深远的意境,不诵读是难以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的。正如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以读为主,书声琅琅,先是让学生在正确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古文的音韵美,为下面理解文意做铺垫——此一衔接。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为下一步感悟文章深远的意境作铺垫——此又一衔接。这样的承接富有逻辑性,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使整个教学成为一个统一完美的整体。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环节的设计,遵从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发现文中在以往的古诗文学习中已经懂了的词语,教学中不做过多地讲述,所谓温故而知新;而不懂之处则先通过解题,引导学生总结以往学习古文的方法,然后灵活运用学习方法,自己读懂文章的大意。

三、转——波澜起伏,入情入境

体悟深情,感受古文意境美。

1.感悟得遇知音之喜

(1)明“知音”

师: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对千古知音。从哪儿可以读出他们是知音呢?

(生答,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你的想法、心声,你的朋友都能懂得,这是古今多少人向往的美好境界啊!这样的朋友就叫做——

生:知音。

(2)创意境

①品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让我们走近这对千古知音。焚一炉香,伯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子期凝望着远方,思潮起伏。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那善听的子期,让我们用心来聆听这动听的琴声吧!(播放音乐)

师: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随琴声飞向了那峨峨的高山之巅,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峨峨泰山”的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②品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子期,此时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想象“洋洋流水”的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用上“美哉、妙哉、壮哉”“巍巍兮、浩浩兮、滔滔兮”等文言词表达赞叹之情)

(3)悟深情

师:伯牙得遇子期这位知音,他内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生畅谈感受)

小结,板书:知音得遇,喜哉

2.感悟痛失知音之悲

过渡:但现实常常是那样残酷,子期先伯牙而去了。(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链接文本,感悟悲情

师:子期已归,伯牙来到墓前,以琴声悼念子期。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中的哀伤。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抚琴:弹琴]一操[一操:一曲]。那些看者,闻[闻:听]琴韵铿锵[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鼓掌大笑而散。)

师:此情此景,伯牙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呀?(引导学生感受伯牙痛失知音之悲。)

小结,板书:子期已归,悲哉

②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千百年来,无数人用各种形式演绎过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听一段广播剧。(欣赏广播剧片断)

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反复引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是啊,伯牙的心碎了。高山流水再无知音来赏,子期死——

师:“悲莫悲兮生离别”,更何况与他生离死别的是他好不容易才遇到的知音啊!子期死——

師:“高山流水俞伯牙,瑶琴知音钟子期”,如今,子期不在对谁弹?子期死——

教学是一个流动的程序,其艺术特征是具有波澜起伏的美感,它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平淡无味,而是有过渡、有积聚、有高潮的动静交替,从一个意境达到另一个意境的深入的过程。而“转”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由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创新而转入思维高潮的过程。

在通过诵读、指导自学、学生讨论等方法理解了大意的基础上,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知音相遇之喜”与“痛失知音之悲”,进一步深入地感悟古文的意境美。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画面,感情诵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得以极大地锻炼,而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之情也从学生的心里自然地流淌而出。为了突破学生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悲痛心情这一难点,老师给学生搭了一个情感的跳板,配着《伯牙吊子期》这哀伤的乐曲,出示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一段话,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就相对容易一些了。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真切,我又播放了一段广播剧剪辑。学生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加之三次激情引读,一遍比一遍强烈,一遍比一遍哀痛,学生完全进入了这样的情境。

四、合——铿锵有力,意犹未尽

回味诵读。

师:随着那一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伯牙的琴声消逝了,只有这段友谊的绝唱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让我们并肩大声诵读——

(课件再次播放《高山流水》,出示竹简古文画面。师生共读全文)

如同写文章讲究“虎头豹尾”一般,课的尾声也应该是教学的一个高潮。一堂课下来,通过逐层深入地读,从欣赏古文的形式美,到感受古文的音乐美,再到感悟古文的意境美,学生被深深地打动了。就在这样的情感高潮中,师生诵读全文,课件再一次回到《高山流水》与竹简古文,即照应了开头,也为课堂教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样的收尾,铿锵有力,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起承转合”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系统,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大体就是这样:激发兴趣,进行思维铺垫,转入思维高潮后,铿锵有力作总结。四步环环相连,步步深入,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当然,“起承转合”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可以变化的,例如“起”的方式就有多种,诸如创设情境式、设置悬念式、背景介绍式等,“承”、“转”、“合”也是如此,应依据具体文章而定,因材施教。这样,“起承转合”教学法就不会拘泥于一种形式,变化出千姿百态。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像写诗那样做课,课堂就有了诗体结构,教学就有了诗意灵气。发挥教学艺术的手法是很多的,如果我们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在教的过程中得到巨大的心理满足,也可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猜你喜欢
子期起承转合伯牙
重逢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转身①
高山流水
香樟(诗歌)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
伯牙学琴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