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生成长的时代要求

2019-09-10 07:22赖欢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体素质教育核心

赖欢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革,发展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而关乎社会总体发展与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事业也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新世纪以来,各种教育教学范式改革热烈上演,语文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以育人为目标,指向学生完整生命的建构与生命质地的充盈——似乎也愈加清晰、明朗了。然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某种途径、某个方法的坚守以及对语文學科育人特质认识的不足使语文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再度陷入迷茫之境。何为语文教育根本的价值诉求?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何在?语文学科应如何助推个体生命的成长?这已成为我们亟待考量的问题。可以说,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既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时代吁请,也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时代性要求高度契合。

一、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学生的生命成长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显然,教育并非仅仅停留于量化的知识的堆砌与传授之上,其更应该体现为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生命品质的提升。无论我们的教育要进行什么变革、以何种形式改革,都必须摆正参与这一项活动的“人”的位置,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来,即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1.当代中国教育的定位:素质教育

自“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之下,上大学才是青少年成长成才最主要的渠道。同时,伴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上升,许多家长已然将子女能否读好书、上大学作为家庭教育最显著的成果体现。因此,青少年的升学竞争愈演愈烈,背负着升学压力的学生平均年龄指数一路下滑,发展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已然进入升学竞争状态之中的状况,“赢在起跑线上”更是成为了时代流行语。激烈的竞争使某些教育主体如学校、家长、老师等置学生科学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于一旁,采用各类牺牲个体生命成长发展的长远利益的方法、途径来获取在其升学竞争中的优势。而这就是我国当下仍在蔓延、持续的“应试教育”现象。

在应试教育之风的影响下,许多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学校一味注重升学率的高低,教师则以完成学校的任务指标为教学的目的。而在家庭教育中,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中的父母“一言堂”的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很大的约束,其精神成长也容易长期地处于逼仄、压抑的境况之中。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生命个体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更是不见成效。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这三个教育的主要阶段的划分来看,不容否认的是,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小学主要被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缺乏相对独立的地位。然而,我们必须要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考试升学绝非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自主、独立人格的培养和生命质素的充盈、生命形态的丰富才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诉求所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实质就是为人格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其主要功能是给人格的发展打基础,使每一个人的行动在公民生活中能经受住检验。[2]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否认,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为人的”和“人为的”是教育的逻辑特征和伦理要求。马克思也曾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显然,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社会,其发展状况最终是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的。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就成为了人类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所指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这就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明确了人的发展于整个社会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见,不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还是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因而,当今社会,我们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正是也理应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在我国,第一次对“素质教育”进行规范性的表达是在国务院于1997年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即“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对象。素质教育的本意和初衷也得以明确地表述出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要提高人的基础性素质,以满足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教育也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离开了“人”,教育就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也将失去根基和意义。于此,当下万众呼喊的“素质教育”的确是教育宗旨最为合理的表达,其“以人为本”的内核也正因应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素质教育与个体生命的成长

顾名思义,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其所培育的“素质”既包含了知识、技能等“外在”方面的内容,更指向了人对生命、道德的看法和认识等精神领域。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更要使其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培育出充盈、丰富的生命形态。这样的发展是以身体自主和精神自由的统一为前提的,追求的是作为独立完整的人,其生命内在品质的完善和生命状态的自由、充实。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然走过了二十余年,但是论及其实际的育人效用和成果仍有待商榷。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校园暴力伤亡事件、青少年漠视生命或者沉迷网络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缺失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些生命主体异化的现象显然给我们的教育以警示。教育是否落到实处、能否以人为核心、以个体生命的成长为根本诉求?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考量。可以明确的是,教育所指向的是生命个体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完整的生命形态的塑造。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倘若忽视了这一点而直接把教学目标指向了唯学习结果为上的“评价目标”,则往往容易陷入功利主义之中,人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教育也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下中国教育的定位虽是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目前所处的表里不一、治标不治本的尴尬困境也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中国教育,即便道路清朗,也仍是暗疾丛生。

通常意义上,我们将教育划分为四个类别,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从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旨出发,前面三者都是与受教育的生命个体有本质区分的“外在”教育活动,而“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推动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部力量。除此之外的所有外部力量也只有通过内心力量的强化才能得以体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素质教育确是当代教育的导向标,但学生恒常有力的自我教育、个体生命的生长发展才是其旨归所在,更是检验教育育人效果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也只有真正落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发展上,教育才能充盈着光亮与温暖。

二、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从当前学科划分来看,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科目,其教育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具有生命力的并且正处于生命认知意识提升与价值观塑造关键时期的个体。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进行。

1.学科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具象表达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浪潮的步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深入人心。回首素质教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显然与其改革的初心契合度不高,成果不够突出。虽然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总体上还是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思想超前,行动滞后”的面貌。换言之,我国的素质教育在当下社会并没有取得鲜明的效果,反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洪流中逐渐被遮蔽甚至是淹没。应试教育因中国国情而生,本该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目前的教育情形却体现为形式化、虚化、“空心化”的素质与“实心化”的应试教育。如何使适切于人才培养要求的素质教育得以真正有效的落实?毫无疑问,这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亟需探索与解决的重要命题。

纵观全球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容忽视的是: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科技信息化等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结合自身社会发展情况与国情特点,在教育领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相继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以全面提高本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至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育改革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而在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也为顺应国际教育变革的趋势,以更有力地突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教育部于2014年4月正式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该“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摆在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核心地位。

就宏观层面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出源于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未来挑战,它是对过去教育进行反思的产物,也是教育理性的回归。其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摆在制高点的位置上,并以全新的姿态呈现给人们。而就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身来说,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充分结合了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的核心问题的一种有效回应。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与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旨归的素质教育有所区别的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素质培育的具象表达、具体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倘若我们离开了对素质教育发展走向的整体把握,教育也就会失去方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上,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素质教育在新时代深化的体现。其阐明了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2.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是本色、本质的意思,“养”是教养、修养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一词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将其译作“经常修习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将“素养”理解为:生命个体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些方面所达到的境界,也可指在学识、技艺、才能等人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品格方面的基本状况。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素养”的概念不断地外延和扩大。目前教育界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说法是:所谓“素养”,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5]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在终身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作为支撑,而其中最为关键、最必要的并且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核心素養,其作为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直指教育的根本目标——育人。它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可教可学的。

在学科教育中,母语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极为重要的指标。虽然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但是母语素养却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最基本的素养。众所周知,母语素养并非只有通过母语学科的教学才能够得以培育,但是毋庸置疑,母语学科在培育母语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而母语课程也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承担着更重也更为专业的使命和责任。因此,语文教育是我们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尽管语文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然而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仍裹挟在现代语文教学的洪流之中,固有的模式和僵化的思维使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陷入应试的窠臼之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一味追求、强调知识性的目标和内容,舍弃了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丰富性、广阔性和完整性,教学环境也相对封闭。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一旦被撕裂开来,自由完整的人的培育则无从谈起,教育之于“人”的素养的修正效果也无法发挥出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趋向单一化的“应试素养”。

因此,基于当下基础语文教育教学的状况,语文教育需要改革,并且这种改革是需要找准方向、寻找到着力点的,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诉求。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学科化的具体反映,是个体通过语文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能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中帮助生命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只有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语文教育活动之中,融于学科教育的始终,人的培育才能够落到实处,语文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律动

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任,同时还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天然联系,具有传承文化与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功能。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乎每一位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的养成与心灵的丰盈,对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指引作用。

1.目标的一致性: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语文教学指向的是个体生命的成长,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师、学生、文本生命属性的唤醒,也更应重视学生生命活性的激发和生命质素的充盈。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层面出发,每一个维度在培养学生母语素养的基础上,都指向了完整的生命个体的塑造。语文的基本出发点是语言,而语言又并非单一的交流工具,其融入了思想、情感、审美、文化等诸多元素,与个体生命共融同构。因此,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密切相关,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生命精神的重大意义。

生命哲学认为个体生命的发展是其形成一切认知的起点和终点,主张用生命本身的发展来理解生命。教育是人为了追求自我发展、脱离原始动物属性而发生的活动,是由“人”发起的为“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生命品质的提升。可以说,教育是一种途径,是一种人为了实现自我成长而开辟的一条道路。只有当接受教育的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时候,当其体悟到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时候,发展才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于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维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育人的旨归与个体生命寻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诉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语文核心素養的现实审视与学生成长的时代性要求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而今,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全球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文化,而且创造性思维、批判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突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培育的时代性要求是相契合的。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为基础而关键的能力,对其的习得是个体生命获得“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要求学生高度关注日常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个体的语言经验并建构起言语习惯。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二个维度,其更为直接地指向了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内在素养——逻辑能力与判断能力、创造能力与批判精神,这也恰好因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培养具有缜密思辨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审美能力是在当代教育理念影响之下极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核心素养维度。其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对美有洞察力和创造力。所谓“意象世界会照亮一个本真的世界”,审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生命个体通过对美的自由体验与感知来实现对现实生活中的美的超越,进而观照自我内在的心灵,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突围,使生命的质态变得恒常而温暖。基于宏观层面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应当继承、发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精神质地更为富足、饱满。显然,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第四个维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关涉文化的传承,也关乎个体生命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自觉的养成。从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可以帮助新时代青年群体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向先贤致敬,能够使其锤炼自己的品格,滋养生命的德性,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于此而言,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在语言的映照之下,实现个体生命的自由、完整建构的一种有效思路。

“人既是教育的灵根所在,又是教育的命脉所系。”[6]语文核心素养应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而产生,个体生命生长的深度与广度也在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中得到更为宏阔、辽远的延伸。人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在深度对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之时,需始终立于主体地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应照亮个体生命发展的未来。

注释: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4页。

[2][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页。

[5]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8页。

[6]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25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个体素质教育核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