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2022-03-21 09:43王玉坤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责任感负面

王玉坤

摘要:自我宽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能在个体犯错以后将个体负面情绪消除,让个体对自身错误行为进行正确评估,提高个体责任感,让个体能够养成积极情绪,对于个体心理状况稳定而言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个体出现自残行为,避免个体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实现健康生活,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减少社会负面行为出现的概率。

关键字:自我宽恕;心理学;研究

一、自我宽恕心理构成

1、责任评估

个体在犯错以后会经历不同的负面情绪,如自我谴责、懊悔、羞愧、内疚等,但是部分个体即使没有犯下道德错误也会经历负面情绪,所以自我宽恕是部分觉得自身行为没有达到个人以及他人标准时所需要的一种心理疏导方式,自我宽恕需要对过错责任进行评估,让个体能拥有存在错误的责任感。负面情绪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会对个体人际交往产生破坏,所以个体进行自我宽恕不仅能保证个体心理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还能对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进行改善。根据研究发现,个体自我原谅能力是社会成功关系形成的主要部分,是与他人建立亲密情感联系的基础,当个体出现负面情绪,如不安、受到伤害时,自我宽恕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其修复能力将会直接决定个人成功与否。由此可见,自我宽恕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能提高个体与他人在生活中联系的紧密性。当个体出现负面情绪以后会让个体出现自我封闭状态,并且其负面情绪还会蔓延,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而要想实现真正的自我宽恕,个体就需要将错误视为可以原谅事物,如果个体不具有错误事物认知水平或者其责任感并不强烈,无法对错误主动承担,那么自我宽恕行为也不会存在会影响到个体的正常生活,个体要想提高自我宽恕水平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估,意识到行为中的问题,并主动将其问题承担,提高自身责任感,才能为后续自我宽恕行为奠定基础。

2、释放自我负面情绪

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影响,大部分人原谅自己都较为困难,尤其是个体在犯错误以后所承担内疚感较多,而内疚感如果长时间无法得到释放,就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我封闭,让个体长期处于较为痛苦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导致个体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原谅自己是作为生活继续发展的基础,个体在进行自我负面情绪释放时需要将内疚感进行消除,对过去进行释然,从而保证个人心理健康。通常情况下,个体在宽恕他人时会经历不同负面欲望,如怨恨、报复、惩罚等,同样自我宽恕也会经历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会导致个体生活受到阻碍,因此自我负面情绪释放也是自我宽恕一种,大部分经历过自我怨恨的人都会出现惩罚自我的情况,如果该欲望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负面情绪累积就会出现自残行为,会导致个体生活受到严重阻碍,所以个体进行自我宽恕时必须将负面情绪消除,如羞愧、内疚、愤怒等,个体还需要将自我惩罚或者自我毁灭动机进行缩减,将自我谴责以后负面情绪进行全面释放,只有当个体将负面情绪释放以后才能实现自我宽恕。

3、培养自我积极情绪

自我宽恕不仅是对消极认知和情绪进行缩减,还需要对自我积极情绪进行培养,让个体能在对自身行为审视时将积极部分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消除自我评价过程中的负面情绪。相关学者认为,在进行自我积极情绪培养时可以通过同情、善良、爱将负面情绪进行消除,而部分学者在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出自我宽恕是一种以情绪为中心应对措施,能将自身消极想法以及情绪进行减少。但是个体进行负面情绪缩减时情感变化过程难以捉摸,心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对个体情绪变化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判断个体负面情绪是否有所缩减,培养个体积极情绪,让其能从另一种角度对事物进行重新看待,提高个体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个体能够实现自我宽恕。

二、进行自我宽恕的利弊

1、有利之处

在我国心理学标准中,宽恕是一项积极事物,当个体经历痛苦或者委屈以后,通过宽恕能够帮助个体进行精神重建,保证个体精神健康程度,相关学者曾发现个人心理压力以及健康将会直接决定个体宽恕能力,生活压力较大时,心理状态也较为不理想,其宽恕能力也较弱,因此通过自我宽恕不仅能够保证个体身心健康,还能有效提高個体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个体幸福指数,维持个体正常生活,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以外,自我宽恕还能将人际关系进行改善,激发个体与他人和解的愿望。由此可见,自我宽恕可以在个体承认自身错误时减少个体羞耻感,避免个体出现自残行为,提高个体责任感,减少个体心理压力,通过自我宽恕,个体可以将自身行为进行改善,从而释放出正面积极情绪,让个体能重新获得他人信赖,实现自我修复目标。

2、有害之处

虽然自我宽恕是一项积极心理行为,能帮助个体快速恢复自我意识,但是自我宽恕仍存在部分不利影响,当面对部分问题时自我宽恕行为无法对个体进行心理疏导,会导致个体行为发生改变,并且自我宽恕有害影响属于持续性、慢性,随着时间推移,经历过自我宽恕的个体虽然其负面情绪会有所减少,但是会出现其余有害行为,因此自我宽恕具有误导性和不准确性,例如自我宽恕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我分裂,自我分裂是一种个体防御机制,个体无法正确意识自身坏处,会出现极端情绪。另外,经历过自我宽恕的个体还会出现利益冲突和自恋的情况,如利益冲突,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和被评价时无法对评价内容差异正确认识,而自恋人格主要是由于自我宽恕个体出现了极端思维,对自我中心过于强调,从而出现自恋人格。所以心理工作人员在引导个体进行自我宽恕时需要做好分析工作,避免个体出现极端情绪,导致个体精神认知出现错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自我宽恕研究工作主要是以横向研究为主,纵向研究工作较少,自我宽恕作为个体心理状况变化过程,由于个体存在较大差异,自我宽恕所展现状态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自我宽恕需要对自身错误行为准确分析,承担起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宽恕,研究人员在进行自我宽恕研究时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樊江霞.大学生自我宽恕、集体内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导师:范红霞.山西大学,2020.

[2]王艺莱.宽恕的跨文化差异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导师:张红静.山东大学,2019.

[3]李艳.中西宽恕教育比较研究[D].导师:董新良.山西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责任感负面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责任感等2则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