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安
摘要:学生作为化学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由始至终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在新知学习、知识复习等参与中,自主掌握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积累化学徐德喜方法,提升学习质量。在本文中,我立足高三复习环节,就如何实施探究式复习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复习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三化学;探究式复习;教学对策
传统的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开展一般遵循“梳理课本知识”—“突出重难点”—“应用题海战术”等模式。从客观上分析,此模式没有大的缺陷,但是从主观上来看,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往往采取死记硬背和习题演练的方式,在此理解所学,导致其难以融会贯通知识,难以提升化学学习水平。针对该情况,我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尝试组织探究式复习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复习。在本文中,我将结合不同的复习内容,就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复习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本概念的探究式复习
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化学,进行有效复习的基础。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发现其中所学过的概念内容,对其进行再次讲解,试图借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则引导学生识记概念。如此机械的复习,不仅会使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建立对概念的深刻认知,还将复习课与新知课等同起来,浪费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我则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实施探究式复习。以“氧化性与还原性”为例,因为学生在复习环节,早已建立了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基于此,我在为学生呈现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反应实例,引导其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得失电子情况和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如此分析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其还可以通过现象把握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规律,进而自主地总结出一些化学结论,如“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提升分析、总结能力。
二、基本理论的探究式复习
基本理论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往往是以结论性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而且具有抽象性。在高三阶段,尽管学生经历了新知学习环节,但是其不是无法深刻理解,就是忽视其中的细节问题,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复习活动开展中,我们既然要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就需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帮助其加深印象,深度理解。以“原子结构”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原子中的各种微粒有何作用呢?”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此次探究过程中,是学生经历化学形成的过程,而非背诵结论的过程。所以,我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其自主绘制原子的结构,并结合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获得有价值的结论,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此次探究发过程中,我还从拓展学生视野角度入手,为其呈现了一些课外内容,如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原子核内有巨大的核能。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探究式复习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向学生呈现一段文字性的描述,引导其或分析、或识记。如此复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使其在机械的识记过程中,对枯燥的化学复习失去兴趣,得不偿失。面对这种情况,我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特点,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有哪些性质?”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究。在此过程中,还向学生提供了一段与本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使其在阅读中,思考,氧气罩的氧气为什么越来越多呢?以此在一个个问题的驱使下,实现自主探究,由表及里地理解所学,总结“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此结论。
四、化学实验探究式复习
实验作为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三生进行复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最为直接且贴近理论的形式,其需要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现象、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总结规律、原理等,实现对实验的深刻理解。以“镁带的燃烧”为例,在复习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利用所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从而在亲身体验,自主感知,建立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深刻印象。如此探究式教学看起来比传统教学费时,但其效果远远好于死记硬背。而且,在应对考试的过程中,其可以直接就问题,写出“打磨镁带”、“白色固体”等现象。
总之,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改要求,在概念复习、理论复习、实验复习等中,引动学生积极探究,借此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升化学学习能力。
參考文献:
[1]郭志东.学本课堂视野下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设计与组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2):70-72+129.
[2]罗祠军.对症下药 有效复习——高三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