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在农村初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2019-09-06 07:53李晓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农村初中

李晓琴

[摘   要]竹竿舞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设计竹竿舞教学,改进竹竿舞,在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上开展竹竿舞教学,积累了一些教学案例,提出了竹竿舞在农村初中体育活动中应用的建议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竹竿舞;农村初中;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1-0031-02

甘浚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小学六年级和初中生在中心学校,下设九个小学和教学点,体育设施相对缺乏。2014年,学校排练了一个关于竹竿舞的节目,之后将竹竿舞引入体育活动中,开发了关于竹竿舞的教学案和校本教材。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又称竹杠舞,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在彝族、黎族和苗族中盛行,甚至在黎族流传了数百年,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竹竿,黎语称为“转动沙子”,意思是“跳木”。通常,在晒场或山坡的地板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用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这被称为“柴火”,具体有三种姿势,坐姿、下蹲和站立。早年,主要是男子跳,女子扶竿击节,后来发展成男女同跳。竹竿与竹竿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和有规律的撞击声中,舞者一般两人一组。在竹竿分离的那一刻,他们不仅要敏捷地向前和向后跳跃,还要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舞蹈中女性更多,因为女子步态轻盈、灵巧、活泼。舞者们像小鹿一样跳进竹竿中,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舞姿十分优美迷人。研究发现,跳好竹竿舞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多人一起协作。参与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节奏训练和身体平衡训练,这十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边娱乐一边运动,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竹竿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参与性很高,还创造出不少新花样。

一、将竹竿舞的形式引入体育活动中

竹竿舞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独特运动,体育课上的引入只是传统文化与体育相结合的一个内容。竹竿舞是集民族性、健身性、趣味性、普及性于一身的传统体育项目,把竹竿舞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生能享受到自由活动的乐趣。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加深中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将竹竿舞民间活动引入体育课堂,充分考虑了这项运动的特点,舞者在敲击的竹竿中来回跳动,人、声和竿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学习和参与竹竿舞运动,学生会加深对中国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认识。学生在竹竿之间来回跳跃提高了身体敏感度,增加了下肢力量、跳跃能力、耐力等,提高了运动能力、节奏感和协调能力。竹竿舞有多种跳跃方法,竹竿开合的灵活性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树立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竹竿舞中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有木棍、跳绳等,学生可以根据节奏在竹子中来回跳舞,竹竿舞作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值得推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将竹竿舞引进中学课堂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将使体育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竹竿舞教学的实施

竹竿舞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文化,必须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才能成为一种教学元素。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设计竹竿舞教学,根据相关标准从竹竿舞中增加体育活动内容。

1.竹竿的改进

竹竿舞的器材主要由枕竿和敲竿组成,枕竿和敲竿通常由竹子制成。没有竹子,可以使用塑料管和木棍代替。枕竿应选直径5厘米以上、4米长、笔直的竹子,敲竿则应选直径2厘米左右、3米长,笔直且重量较轻的竹子。枕竿直径大,敲竿离地高,要确保学生在敲打时手背不被地擦伤,敲竿小、重量轻,胳膊力量薄弱的学生也能参与练习。

2.教学内容设计

一组学生按照竹竿舞的规则敲击竹竿,另一组学生按照横杆的节奏跳跃,舞蹈的节奏正好与竹竿的节奏相符。敲竿节奏有:单竿、双竿、交叉竿等。跳跃的规则有:开合开合开,开合开开合、开开合合开开合、开合开开开合、开合开合开合合、开合开合合合、合合开开开开合、合合开开合合开等。

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少或增加难度,为了降低敲杆的难度,可以在竹竿上标出“开杆”和“关杆”的位置;为了减少跨越杆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跨越不动的杆、一组杆和两组杆;还可以处理跳的口号,如跳“开合开合开”时,敲竿组学生喊“开合开合开”,而过竿组的学生则喊“进出进出进”。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与竹竿的距离大一些,即使一些学生跳错了步被“夹住”,他们的脚也不会受伤,这大大降低了学生过竹竿的心理恐惧。竹竿舞的教学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徒手到器材配合”“从静止到运动”的原则。

3.竹竿舞教学的价值体现

竹竿舞作为民间体育活动进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跳跃、速度、敏感度和协调能力,可以设置在七、八、九年级,每个年级4-6个课时,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如在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时,穿插“竹竿舞”教学,可在提升学生跳跃能力的同时增加课堂娱乐性;将竹竿舞改编为课间小游戏,让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时自由跳跃。

将竹竿舞与舞蹈表扬相结合,配上适当的“竹竿舞”音乐,还可替代舞蹈课教学。竹竿舞是一种舞蹈、一种故事、一种生活,师生可以用歌声唱出故事,用舞蹈跳出情节,用节奏敲出感情,将竹竿舞上升到艺术的舞台,使之剧情化。

三、思考

师生对竹竿舞的应用丰富和拓展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项目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休閑、娱乐和健身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价值。它被整合到学校体育课堂活动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竹竿舞项目的整合可以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和重复的体育课程教材,如球类、田径等学生早已乏味的体育项目,缓解了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缺乏的现状。在体育课程中融入竹竿舞项目,可缓解学校体育硬件配备不足的问题,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竹竿舞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所需竹竿很容易找到,也可以用塑料管和木棍代替。

[  参    考    文    献  ]

[1]  方灿华.“竹竿舞”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4):39-40.

[2]  杨阳,何剑.竹竿舞引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以吉首市民族中学为例[J].运动,2016(18):60-61+122.

[3]  余贞凯,刘莹,黄睿.竹竿舞融入云南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4):66-69.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农村初中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