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心理韧性干预研究探索

2019-08-21 00:58纪忠红赵谦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剧韧性团体

纪忠红, 赵谦

近几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蓬勃发展,社会对护理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护生不仅要面对学业和就业压力,还要懂得如何处理好医护、护患关系以满足医院和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高要求。同时,由于护理专业女生占大多数,女生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在面对家庭生活、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就业问题时比男生更易产生人际敏感、焦虑等心理问题,加之近年来护患冲突不断加剧、暴力伤医护事件频频发生,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职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未来对护理执业的信心。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个体的一系列品质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压力和危险时能成功应对,最终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一方面,心理韧性反映个体面临压力/逆境时的适应结果,另一方面注重个体在适应过程中的努力和具体表现。心理韧性作为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维护护生自我和谐和健康发展的根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我国关于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仍是主流,而干预性研究的数量较少,仅在近两年才出现。同时,虽然心理韧性研究的对象范围也逐渐从“处境不利群体”(包括留守儿童、临床患者、贫困大学生等)扩大至普通群体(包括大学新生、新生干部、医学生等),但有关护生心理韧性的干预性研究还鲜有报道。大量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是显著的[1],因此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2]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做干预研究,以帮助护生从容应对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提高高职护生护理执业的综合能力,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提升心理韧性和身心健康水平,为其将来胜任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卫生职业类院校心理护理教学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功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向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14至2016级3个年级共计560名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发放中国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胡月琴、甘怡群(2008)编制]。该量表包含27个题目,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明心理韧性越好,部分题目为反向计分。该量表己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α均大于0.7)。回收有效问卷534份,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所有有效样本按照心理韧性总分排序,取得分前27%作为高心理韧性组,得分后27%作为低心理韧性组,这两个27%处的分数分别是105和89。将得分后27%的低心理韧性组且心理韧性得分80分以下护生随机按单双数编码,再选取单数者3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大一女生,发出团日活动邀请函,结果除4名因故不参与外,最终26名护生参与干预过程。

1.2 干预方法

上述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方面是影响心理韧性水平的核心因素,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整合积极性心理学[3]理念和易术心理剧[4]技术,设计切实可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主要在学生的积极认知和积极应对、社会支持、拥抱压力、情绪表达这几个方面,由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全程带领。每周1次,每次1~2 h,通过游戏、社会计量[5]、情景剧与心理剧[6]、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跟随团体动力,顺势展开辅导方案。干预前签署团体协议书,告知保密协议,本着尊重、真诚、体验的原则积极参与。第一次干预内容为“认识朋友,增进支持”,干预时除团体带领者外,还得到了课题组外4名老师的大力支持,为整个干预研究的顺利进行,也为团体暖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内容为“认识自己,发现优势”;第三次为“知己知彼,提升自信”;第四次为“拥抱压力,积极应对”;第五次为“认识情绪,学会表达”;第六次以心理剧方式帮助护生“积极认知,走向未来”。每次辅导均有老师志愿加入团队予以支持。

1.3 干预效果评价

采用量性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干预效果。在干预实施6次后再次进行心理韧性量表的测量,将得分与干预前进行比较,检验干预的有效性。在干预过程中,在每次辅导结束时采用团体焦点访谈的方法收集学生的心理感受、对辅导课程的建议和老师的反馈;在干预结束后收集护生学习体会材料,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反复阅读,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再提炼出主题。

1.4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量性研究结果

干预前后26名护生心理韧性量表测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干预前护生的心理韧性总分为(75.00±6.68)分,干预后上升到(102.31±11.45)分,经t检验显示,干预前后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6名高职护生心理干预前后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比较

2.2 团体焦点访谈结果

参与辅导的护生纷纷表达:从开始的排斥到接纳、到喜欢参与活动,期待下次辅导的来临;很高兴认识了很多新的伙伴,大家在一起可以分享喜悦,分享痛苦;学习到尊重、保密、接纳、倾听、倾诉、表达、合作、共情等;能将团体辅导收获到的经验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和周围同伴分享收获;期待可以带同伴一起来参与活动,建议更多的推广团体辅导活动。

干预过程中参与支持的老师反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护生参与度更高、更主动、乐于分享;团体辅导活动有效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应多推广。

2.3 学习材料分析结果

26名护生普遍感受收获颇丰,成长不少,期待团体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并推广,让更多的护生受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 干预前后自身感受改变很大 在干预前,他们的用词中有较多消极的词语,如压抑、不安、局促、胆小、害羞、怯懦、忐忑、自卑、不爽、焦虑、尴尬、怀疑、内向、被动、矛盾、害怕、怀疑、苦恼;在干预后,从他们的用词可见明显变化,如开心、喜欢、释放、积极、温馨、欢乐、勇敢、有趣、自信、收获、成熟、轻松、接受、陪伴、信任、主动、合作、团结、亲切、感悟、感谢等。

2.3.2 合理表达情绪 有护生写到: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可以舒缓忙碌的思绪,畅所欲言,完全放松紧张的精神;我们以心理剧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在这个课堂里,我可以表达开心、悲伤、郁闷;我懂得了如何去发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如何从自己矛盾的人格中走出来等等。

2.3.3 释放压力且抗压能力明显增强 有同学写到:在团辅活动中,我学会了释放压力的方法——倾诉;每一次的团辅活动,都很有目的性,教会了我们很多,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曾经压力山大,想超越想展翅高飞却又力所不能及的我,现在明白,要多一份勇气,多一份自信,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己;那一次大家一起“哈”,释放了很多的压力;虽然这个“面试”体验让我失败了很多次,但我并不气馁,在老师的鼓励下,一次次又重新开始。很多护生反馈在护理操作考试中更加淡定、自信,还有护生反馈顺利通过学院各种社团的面试;多位同学参加各种比赛,并有较好的效果。

2.3.4 认知调整,领悟很多 认知理论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在多数情况下,情绪、行为和认知相伴而生,认知可以改变情绪、行为,情绪、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7]。团体辅导中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让护生亲身体验,表达感受与情绪,调整认知,获得新的领悟。如有学生写到,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有很深的感悟,作为一个面试者,最重要的是态度、镇定和自信;无论再困难的事,只要有恒心、耐心、毅力,就一定会成功;精心设计的活动让我体会到心理辅导的重要,物超所值;我觉得打开的不仅仅是新的朋友圈,更是一种崭新的态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生没有解不开的“结”,需要去积极面对;团队合作的精髓是要有效沟通和拥有明确的目标,等等。

2.3.5 心理剧印象深刻 如有学生写到,触动心弦的一场心理剧,让我感慨万分,也许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但细微之处却惊人相似;这场心理剧,帮助我解决了心理雾霾;在观剧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遇到事情躲在角落里哭,但觉得前途是光明的,又都可以忍受,现在也会和同学、家人分享自己的难事,他们会在身边支持我;心理剧让那个可爱的小伙伴一扫阴霾,获得了好心情;老师通过心理剧让我一点点的走出来了,放松了自己,感觉挺好;心理剧让我们释放天性,自由地表现出生活真实的一面,大家分享了许多日常的经历体验,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场剧让我释然了一些,我们都应找个正确的方式释放自己。

2.3.6 活动开心快乐,感恩老师和同学 如有同学写到:谢谢老师让我融入到这个有爱的集体中去;对活动多了一份期待,一丝喜悦;从第一次的介绍之后,开始有了一点点信心和勇气,这也是这个活动为我带来的礼物和惊喜,还有最多的就是欢乐,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等等。从原来的寡言少语到积极表达,从原先的稚嫩到逐渐地成熟,从心态的改变到心理韧性的提升,护生们由衷地感谢老师的陪伴和教导,感谢同学的相遇和支持。还有护生自愿加入心理剧成长团体,希望能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以便帮助身边更多的护生,未来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等等。

3 讨论

3.1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不仅仅是研究个体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研究个体的积极品质,激发个体心理潜在的积极力量。易术心理剧以中国“儒释道”哲学为基础,以《黄帝内经》中“先泻后补”的思想为核心治疗逻辑,以“五行”理论和气机理论为理解处理情绪的模型,以心理剧和格式塔为主要治疗形式,灵活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表达性心理治疗技术,强调整体观和法自然的治疗哲学,是一种祈通中西、短程高效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

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很多,本研究针对核心影响因素,整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易术心理剧的技术,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目标明确,创设各种压力情境,提升护生抗压能力,活动由资深心理师带领,多位老师参与,运用团体力量,增强护生彼此支持,合理表达各种情绪和感受。在辅导中直接切入参与者的心理感受,既针对学生共性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辅导措施,同时利用心理剧技术帮助解决个性化问题,辅导效果良好,与王华容[8]、李钊颖[9]、刘志国[1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

3.2 研究伦理

本课题组出于保护学生心理的初衷,没有给入组学生贴上低心理韧性水平的标签,在干预前不告知,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及结束后也不告知,而是作为团日活动邀请大家参与,并尊重团体成员意愿,对愿意参加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另本研究仅进行了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未能设计与其他干预方案对照,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综上所述,整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易术心理剧技术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积极认知和自信心,增强社会支持,合理表达情绪和感受,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对高职护生心理韧性提升有积极作用,也为提升护生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水平和为将来胜任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卫生职业类院校心理护理教学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功能。本课题组将在后期进一步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护理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在职护士的身心健康中,期待有更多人获益。

猜你喜欢
心理剧韧性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