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和“术”的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表现美和创造美,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应当是致力追求的目标。本文对小学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教学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美术;常识与鉴赏课;教学策略
古之船只行程万里赖于一支长篙,长篙所能发挥的动力作用是无可比拟的。虽然现代船行动力已经改变,但撑着一支长篙的思想仍对相关行业具有其启示意义。教育教學的美术教学,让学生进行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具有撑着一支长篙的相关意义。直接把握这支长篙,那我们教师之“美”和“术”的教育都是完全可以获取成效的。
一、 撑着一支长篙,促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常识与鉴赏
从相关意义上说,小学生学习美术多不具浓烈学习兴趣,尤其对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兴趣多比较低下。小学生心里多怀有如此想法,美术就是简单的涂涂画画,就是简单的捏捏拼拼。小学生怀有如此心理的美术学习,其认识和欣赏美的可能性不大,其表现和创造美的效果多不可能出现,更谈不上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学生比较广泛的美术学习兴趣则显得尤其重要。建立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不仅仅要解决学生的涂涂画画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学生学习美术常识与鉴赏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不仅仅就是我们教师的简单灌输,更要去努力促使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形成学生的主动,对小学生而言不是去强迫,而是要体现出一种自然的态势。怎样去体现出自然?就笔者的思考,自然态势还应当利用比较自然的策略。如让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观察实践,我们教师极为自然地观察某处景物,而且就是目不转睛地进行观察,学生会因此产生一种从师的心里,老师您在看什么?当学生产生如此从师心理时,我们不要去简单告诉学生,而是继续着我们的观察行为。此时,学生会怎样?会穷尽自己的目光,放眼远望,而且远望到感到满意地获取为止。如果在对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中,同样给学生树立以相关的榜样,那学生会因之而受到过多的感染,甚至就是受到过多的启示和启迪,进而形成自觉,进而形成习惯。
二、 撑着一支长篙,促学生生动学习美术常识与鉴赏
应当说,美术常识一般都比较抽象,美术鉴赏的相关内容也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不了学习的效果。如比较抽象的美术常识,凭着学生的智慧和经验,是多不能产生正确认知的;又如相关学生鉴赏的作品,由于距学生生活比较久远,由于学生也还根本不具任何意义上的鉴赏水准和能力,其学生也多不能得以理想的鉴赏,当然也获取不到任何意义上的鉴赏效果。如学生去鉴赏一些古人的画作,欣赏一些异国他乡的名人画作,学生多欣赏不出任何头绪。鉴于这样的原因,学生的鉴赏则多是鉴赏水中捞月。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如此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是多得不偿失的。但我们应当感到,学生美术常识和鉴赏课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作为美术教师没有权利去不给学生以学习的时空。进行这样的思考,似乎人们也都陷入进出两难的境地。是否就是进出两难?从平时的实践看并非这样。只要我们能够去思考,解决如此问题的办法还是多于困难的。如能够比较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美术常识和鉴赏,那学生一定就能得以美术学习的长足发展。如让学生去欣赏相关过去的住房,学生一时会对历史的住房不以为然。但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以一定的撕纸和添画的方法去表现,再进行相关意义上的鉴赏,那学生会对老房子产生一定的沧桑感。如果让学生从鉴赏的角度进行鉴赏,学生会对充满古朴色彩的房屋产生一定的敬畏感,因为学生开始懂得,古老房子是现代房子的基础,没有古老的房子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房子。房子的变化体现着劳动人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甚至就是极度的提升。
三、 撑着一支长篙,促学生创造学习美术常识与鉴赏
应当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则比较充分说明其“美术”教学所肩负的“美育”职责的重要。从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看,学生如果能够进行充分的美术学习,那美育将可以落到一定的实处。平时的美术教学,虽然我们在学生美术常识与鉴赏中付出一定的努力,但还就是某些意义上的收效甚微。为什么播种下的种子却不能结出果实?进行比较激烈的反思,当是我们在让学生进行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中未能从学生学习的创新层面进行思考。如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多以为学生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学习是体现不出创新的,想通过学生学习去达到创新,也多是一定的瞎子点灯白费蜡。基于这样的思考,人们试图让学生美术常识与鉴赏课学习的创新也多以夭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当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学。作为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阶段的教师,必须努力清除如此的教学行为。因此,在平时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教学中,多将学生的创新学习列入教学的议事日程。对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常识与鉴赏的理解掌握上,还多让学生进行表现和表达的创新。当学生鉴赏相关作品后,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力促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创新表现;在学生进行充分鉴赏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创新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如让学生去鉴赏自家建筑的相关装潢,在学生多产生一定美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思考,想象某些装潢的美中不足。在学生感到某些美中不足时,再去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那一个个学生便可活力四射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也多是充满创意的见解。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林剑英,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见龙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