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平
摘要:幼儿园是一个受教育者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受教育过程有着启蒙性的关键作用,正因如此,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学内容一定不能过于单一,尽可能帮助幼儿培养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幼儿园要结合幼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将知识文化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打造高质量的幼儿科学教育。
關键词: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
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从而丰富并完善幼儿的启蒙教育。要知道只有幼儿积极主动的加入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最大化,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中,应该,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进行引导。
一、为幼儿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
世界上幼儿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来说,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活动能力并不完善,刚刚接受科学教育的幼儿对刚刚接触的新事物出于好奇,对于刚开始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被吸引,但是,到了后期阶段,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在一个事物身上,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每一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逐步诱导,让教学活动融入幼儿的兴趣,通过不断改变教学的形式,丰富幼儿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举例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带幼儿,在户外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花开的季节,可以带领幼儿去认识花园内的各种花朵,教师可以让幼儿辨认植物花朵的颜色,提出各种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在什么季节凋落?形状是长的,还是圆的?落在花朵上面的蜜蜂和蝴蝶在干什么?等问题,教师带着幼儿边观察,边提问,边解答,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对于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茎上面的刺,对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花茎上要长刺?”即使幼儿不能正确解答问题,但是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进行思考,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幼儿教师要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答,告诉幼儿花茎之所以长刺,是因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教师随即对幼儿提出,“看到喜欢的花朵能不能摘?”有人肯定都会说“不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植物及颜色还能够无意识的培养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引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幼儿一般都是通过自身对外界的感受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认知新事物的,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幼儿对于游戏是没有抵抗力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举例来说,在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带到课堂上,并对幼儿进行提问,哪一图形的物体跑得更快?在幼儿提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后,让幼儿自己进行实验,在同一坡路上让幼儿把不同的物体推下,观察哪一个物体更快的到达终点,教师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圆形的物体能够更快的到达终点,让幼儿联想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哪些物体是正方形的?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生活中得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进行几分钟的思考和回答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试着对玩具车的轮子进行改造,将汽车分别换上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轮子,观察哪一图形的轮子可以更快的行驶,最后教师为幼儿讲解其中的原理,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引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让幼儿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三、根据幼儿实际特点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初步教育,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创新和思考的能力,帮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实际特点,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设计一些剪纸,折纸类的活,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论是剪纸还是折纸,在其过程中一定要配合,手,眼和大脑的思考来完成,幼儿要通过眼睛观察,教师所给的剪纸步骤,配合着大脑对于接收信息的思考,动手完成剪纸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难度来提升幼儿动手和思考能力,通过剪裁不同的图形来传授幼儿图形构成的特点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到不同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和交接的点构成的,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图纸上利用剪裁时所了解到的点和线来画出规定的图形,这样根据幼儿实际特点,循循善诱,让幼儿更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幼儿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操作中,也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总结:
要想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注重幼儿本身的实际情况,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人翁,增强幼儿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宣亚峰.幼儿教育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J].关爱明天,2015 (6):350-351.
[2]康银.探讨幼儿教育中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 (15):31-31.
[3]张飞龙.论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J].东方文化周刊,2014 (15):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