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

2019-08-09 04:49许惠娥何佳珈
读写算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许惠娥 何佳珈

摘 要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着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课程内容,10个核心素养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阐述了数学素养培养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87-02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 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研究成果指出學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课程内容分成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为了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本质,还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标同时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这也符合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发出思维的火花。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遵循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教科书“情景+问题串”的基本叙述方式,借助教具学具,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将从一年级教科书四个课程内容的编排上阐述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数与代数的教学实践,深入生活培养数感

一年级教科书安排了“生活中的数”(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用“>”“<”“=”比较数的大小),以及“加与减”,“认识钟表”等内容。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数学素养。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数学素养,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而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经说过:“人类了解到两只中的‘2和两天中的‘2是同一个概念,花去了几千年时间。”

为了帮助刚入学的学生建立数感,体会生活中10以内数字的具体表象,教师让学生数身边的物体,如左手右手各有5个手指用数字5表示,1个铅笔盒用1表示等等……回家也要数数家里的物件,如数数家里有几个房间,几个杯子,几个空调等等,并用所学的数字来表示,让同学们感知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还让学生带1~9九张扑克牌上学,让学生数数扑克牌里的点数以及扑克牌对应的数字,每次数完还让学生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增强学生数字大小的感觉,在教学比大小一课时,学生自然明白了数字的大小,这个时候再介入“>”“<”“=”三个符号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习凑十法中,教师让同桌之间相互出牌,如甲同学出4,乙同学就出6,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到了下学期“认识生活中的数”,教师拿了几千块多米诺骨牌倒在教室地板上,让学生每个人数100块放到自己的桌面上,学生经历一个一个数的过程,当同学们都汇报说自己已经拿好了100块多米诺骨牌时,教师追加了一个问题:如何让别人一眼看出你数的是100块?学生思考后马上把骨牌10个10个的摞在一堆,很快数出10个10是100;而后师生还经历了五个五个数,两个两个数的数数过程;当天教师还布置了回家数100颗花生或者100颗豆子的作业,从作业反馈可以看到,学生数的不亦乐乎,通过数一数,感知了100颗花生有多少,100颗黄豆有多少,有的学生还数了100张纸,有的数了100根吸管,有的数了100块小积木……在数数的过程中体验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建立数感。

在“加与减”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充分体验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由于学生有了扑克牌凑十法的学习,对于凑十的数字有了直观的感知与学习,因此学生在做进退位加减法时没有感到困难;有了数一数的经历,学生也明白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不同意义,因此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学生能借助教具和学具掌握得更好,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借用了钟表学具,确保每个学生手里有一个学具,让学生确实的认识钟表,并且转动秒针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快观察到秒针转动最快,时针转动最慢,而且秒针转动一圈,分针才走一小格等等知识,通过转动认识了整时,整时半;还明白了整时半的时候时针不会对准这个点,而是会指向这个时点与下个时点的中间;通过动手操作,无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就明白很多钟表的知识点;教师课后还布置了画时钟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时钟钟面上的知识点的学习。

事实证明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数学知识。

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实践,做中学构建想象力

一年级教科书主要安排了一上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一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还安排了不同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测量安排了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的比较,以及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摸一摸各种不同的图形,说说摸图形的感觉,初步感知立体图形,还让学生用橡皮泥和牙签动手做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进一步认识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当天布置作业:回家做一个圆柱体。从作业反馈看到,有用橡皮泥直接捏的,有用纸皮卷成的,还有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红萝卜削成的,学生能想到的方法真多呀!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认识平面图形,先请出一上学过的立体图形,通过描一描、印一印等活动把面从体请下来,体会了面从体来,从而认识了平面图形,再用钉子板和橡皮筋做一做,用钉子图画一画,深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点;教师还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各种图形的DIY纸片让学生动手拼成美丽的图案,在七巧板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拼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最后再拼一幅创意画,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观察物体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自带玩具到教室,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感知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图形;还把学生带出教室,到校园的运动场、地理园等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观察,建立空间观念。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的比较以及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师也安排了实际的活动操作。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

三、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实践,感悟数据蕴涵信息

一年级“统计與概率”安排了分类这个知识点,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很多纸片,发给学生每人三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三个不同颜色的圆形,三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并且说说这样分的理由,有的学生按颜色分,有的学生按形状分;教师还让学生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组,并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有的学生按男生女生把全班分成两组,有的学生按座位号的单双号把全班分成两组,有的学生还按书包的主体颜色把全班分成两组,学生在动手分一分和说一说中,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感受数据蕴涵的信息。

四、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一年级“综合与实践”一上安排了淘气的校园和一起做游戏;一下安排了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并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鉴于此,在一上数学好玩“淘气的校园”一课中,教师根据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找一找活动,找一找学校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哪些物体是球体?并记录下来找到了几个;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每节课课间注意观察一年级的学生下课后玩什么游戏比较多,玩这个游戏需要几个人等等,把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建立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在“一起做游戏”中分小组堆立体图形,看哪组堆得又快又高还要稳稳当当的不掉下来,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堆高家里的立体图形,从作业反馈看,学生创意无限,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发展几何空间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综上所述,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让学生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去操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尽量创设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机会;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思维,培养数学素养,使得学生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