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宙本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近体诗歌习作,可借助“联句”“诗钟”等成法。限时、限韵、限题的“联句”和“诗钟”,是实践证明了的熟练运用诗律、磨练写作技能的有效途径。针对高中学生实际,对“联句”“诗钟”实行课堂化改造,适当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科学组织,能够以便捷可行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近体诗歌的习作。“斗联”过程中学生熟练运用诗律,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把“斗联”用于近体诗歌学习,较好地践行了这一原则。
[关键词]“斗联”;古诗文教学;近体诗歌习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9)03-0121-04
0 引言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母语特性,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核心素养背景下,古诗文教学以阅读、鉴赏、解析为主要内容,但缺少创作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由于现代语言环境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对引导学生进行旧体诗文写作实践所进行的探讨还比较少。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成果,对高中学生进行近体诗歌习作的价值和可行性、“斗联”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等进行简要论述。
1 高中学生进行近体诗歌习作的价值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歌是中国独有的诗歌体裁。近体诗歌特有的句式、音律等构成了强烈的形式美,而且凝练精悍,便于记诵和创作。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就包括了8首近体诗。近年来,随着教育提高和国学开新,近体诗歌的创作日渐走出小众化的圈子。让学生实践创作近体诗歌,其意义在于: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高中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从“临河赏景”式的阅读鉴赏,到“下河凫水”的写作实践,不但可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美感体验,更可借古典之力提升写作水平。朱自清先生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中,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读经的废止并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1]
因语言环境和创作经验缺乏等原因,近体诗歌的写作,对高中学生来说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这种面对未经历的事物而产生的畏难情绪,绝不等于能力的缺失。当代的高中学生,受过系统、严格的义务教育,语文基础普遍比较扎实,他们从小学起就具备了较强的语文学科自学能力。特别是对语文有更深兴趣和更多积累的学生,他们进行近体诗歌创作,缺的并非才华和能力,而是缺少实践的机会、适当的设计和有效的引导。
2 以“斗联”为径,导入近体诗歌写作实践
2.1 “斗联”是对“联句”“诗钟”的教学化改造
“斗联”改造自前人的“联句”和“诗钟”。“联句”限题、限时,两人或多人接龙出句,共同凑成一首完整的诗(如《红楼梦》中的“芦雪庵即景联句”)。“诗钟”是一种限时限题限格的“游戏诗学”, 要求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所以叫做“诗钟”。近代士人论及“诗钟”时,都承认能“为学者引途借径,非拘拘于雕虫小技为止境也”[2]。现在,“联句”“诗钟”仍在当代近体诗歌爱好者中流行。
“斗联”是对“联句”和“诗钟”的教学化改造,这种改造是简约、实用化的,但绝非粗糙化和简单化,改造的目的在于适应教学节奏,并突出发挥其在近体诗歌习作中的引途借径与磨练技艺作用。
2.2 依据近体诗诗律确定“斗联”中对联的格式
对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讲,近体诗的格律并非学习难点。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就以大家手法,讲得浅显而明白。如“七律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3]因此,只要稍加背诵和点拨,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当然,近体诗的格律除了平仄变化,还有很重要的用韵问题。考虑到“斗联”是入门学习,用韵知识只对学生进行简单讲解。“斗联”过程对用韵问题基本不涉及。
2.3 “斗联”的规则
上面提到,只需记住近体诗的四句平仄类型,并根据“粘对”规则,就可以轻松记住出律诗和绝句的格式。近体诗的四句平仄类型构成了两幅对联,也就是“斗联”时对联的两种格式要求,即:
(一)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的格律属高中的基本文学常识,且行文简便,上文中所谈及诗律,均以七言为例。
“斗联”不限题、不限韵,但限时。“斗联”时,一人先用上面两种格式之一,出一个上联,如“家连戍地三千里”(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者对下联如“雨打孤城六百年”(仄仄平平仄仄平),再用自己所对下联的最后一字“年”开头,出一个上联如“年岁如流须驾浪”(仄仄平平平仄仄)。后面的人再对下联如“芳华似锦必惜时”(平平仄仄仄平平),再用自己所对下联的最后一字“时”开头出一个上联,依此循环。
每次对句、出句都是积极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为了让初学的学生抓住重点,方便创作入门,对联的格律既来自诗律,又相对宽松。如七言联的平仄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七)分明”。
“斗联”的第一要求是“准”,主要是平仄要准;第二是要“快”,参与的学生要快速对句、出句;第三是要通顺,至于炼字、炼句、炼意,意境高低,暂时不能强求,但在这种头脑风暴式的创作活动中,也往往能有意外之获。“斗联”也不过于求“工”,这一方面要服从于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创作,正如王力先生所说:“写诗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工对,因为过于纤巧,反而束缚思想。”
通过上述分析和例证,可以看到,“斗联”起码有三方面重要作用:(1)可以让学生在“斗联”过程中强化对近体诗四个平仄类型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粘对”规则轻松记住近体诗的几种格式;(2)熟悉了对仗的基本要求,并进行了实际练习,而对仗是近体诗的重要格式要求;(3)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上面三点,是学生写作近体诗歌的有效引介。以下附上高中学生的“斗联”实例,以直观感受“斗联”规则。
七言“斗联”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营中笛响感怀同(对下联后,再用所对下联的最后一字开头出上联)
同邀皓月秋天醉=未叹黄花明日愁
愁绪一杯思万缕=霜红满圃映三秋
秋声最怨枯荷雨=月色难穿疏竹风
风掠竹帘梳懒月=鹭衔塘苇逗闲云
云萦丛岫惊天远=涛过重山写岭青
……
五言“斗联”例:
红豆生南国=黄花绕北篱(对下联后,再用所对下联的最后一字开头出上联)
篱菊寒中盛=秋梧老处闲
闲园滋蔓草=曲径过幽亭
亭中观霁雪=郭外望远荒
荒烟弥古道=岚翠焕芳林
林居来雅客=茶沸待高宾
……
分析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斗联”难度远小于“联句”(“斗联”不必成诗)和“诗钟”。“斗联”的突出特点是“短、平、快”,非常适合初学者在积极创作的过程中熟悉并强化对诗律的识记和应用。
2.4 “斗联”的课堂教学应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把“斗联”用于近体诗歌课堂写作写作,较好地践行了这一原则。“斗联”可让学生在短兵相接的实战创作中快速熟悉并应用近体诗格律,培养学生对诗词联等传统文学形式的浓厚兴趣,为完整的诗歌创作打下基础。作为一种即兴、较量式、中等难度的智力活动,“斗联”要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应用,必须提前作充分的课堂设计。
1) 课前准备。课前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写作基础和对诗律的掌握水平,以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讲解和学生习作时间,研究好“斗联”分组原则。同时,为提高效率,需要教师课前为每个小组出好第一个上联(从现成的诗词作品中找格式工整的句子即可,七言和五言的均要多准备几个,让学生马上可以对句、出句)。让每名学生准备好字典,以便更快地遣词成句。此外,要为学生准备好A4稿纸。
2) 课堂导入。从“斗联”的两种格式入手,简要讲解“斗联”的格式和诗律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斗联”对近体诗歌创作的意义。讲明“斗联”规则,指出对仗的要点:平仄相对、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并现场举例说明。把对联的格式投影到白板上,同时要求学生写到自己的稿纸上,方便对照出句。要向学生指出,基于格律认知和创作入门的目标,“斗联”时“宽对”即可,即除了平仄,其他方面不必刻意求工,可适度从宽。
3) “斗联”分组。40人的班级,以每组2~3人为宜,分成十几个小组,分组时学生可自由组合,学生各自在本小组内“斗联”。2人组自然效率高,但3人组的竞争合作氛围较好。“斗联”时选七言联还是五言联由小组自行确定。
4) 保证效率。“斗联”前做充分的知识准备,“斗联”时运用好字词典等工具书,保证每个人每次对句和出句不超过10分钟。对这种小巧的创作,限时是能激发创作活力的,所以绝大多数人10分钟可以完成。个别的10分钟内写不出来,也允许他“凑”,就是说可以为了数量放弃质量。“凑”的原则是平仄要对,句意要顺,不管“宽严”,要成一幅对联。
5) 成果展示。一堂45分钟的课,学生可以用35分钟或更多的时间来“斗联”。2人的小组,每人可以有2次的机会对句、出句,3人小组每人最少也有1次机会。其中效率高的小组可以联到十几句。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每个句子依序抄在A4纸上,是一项颇为可观的创作成果。
“斗联”结束,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创作成果投影到白板上,根据各小组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排序,评选出“最佳小组”“十佳对联”等,并对出现的不合律情况进行解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诗律的认知。
2.5 相关问题
“斗联”是一种限定格律的现场创作,虽较“联句”“诗钟”为易,仍具有一定難度。“斗联”时学生“卡壳”、错律等现象时有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斗联”练的只是技能和规则,如同下棋,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规则,学会使用格律了,才能做出一首格律上没有硬伤的诗来。“斗联”中出句快、出句好的学生,可能有其积淀和天赋;但出句慢或错律的,很多是对自己要求高,出句时不肯将就,还有的对格律不熟悉、不敏感,而且“诗才”也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对此教师大可泰然处之,鼓励为主,耐心帮助学生校正格律,推敲文字,让学生都感受到习作传统文学的乐趣。因为“斗联”本来就是高中学习生涯中一种极其难得的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的“游戏诗学”。
3 教师在“斗联”中的作用和专业准备
“斗联”式的教学模式,无论对传统课堂模式还是语文教师本人,无疑都是一种挑战。“斗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引导者,还要做参与者。“斗联”要顺利进行,教师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和点拨,对课堂节奏的设计和引导,乃至参与“斗联”,现场“下水作文”必不可少,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无疑应丰实储备,教学相长,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支持。这也正是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所提出的的教学要求。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兴趣的引路人,进一步做好古诗文教学,教师既要熟知格律,也应积累一定的诗歌创作经验,还可提前加入诗歌爱好者群进行一些“联句”和诗歌创作的训练,有了这种实践,也就有了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怕露拙”的底气。此外,无论课堂还是课余,教师都可“下水”和学生进行“斗联”互动,激发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4 结束语
“斗联”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一次教学模式实验。“斗联”进入课堂,有效提升了课时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斗联”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和创作的效率很高。经过几轮“斗联”,一些学生已经能写出合律的绝句和律诗。
当然,“斗联”只是诗歌的入门教学方法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精熟运用格律,还需要他们多记、多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写。现在的学生,语文基础都比较扎实,也都很聪明,要让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抒怀吟诵时不至于只能背几句古诗或凑几句“打油诗”,或许需要教师们多研究一点引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2]白福臻.寒山社诗钟选[M].台北:台北学海出版社,1974:1.
[3]王力.诗词格律概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