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增厚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要根据题目条件合理运用图形,根据图形拓展思维,做到“数”和“形”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对象,探析数形结合思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75-02
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及其创新意识并没有很好地被培养,他们仅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模仿及套用。学生也沦为知识的搬运工,难以全面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此外,学生对数学中的概念并未理解到位,难以通过数形结合方法解题,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解题能力非常不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通过图形直接看出题目的本质,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图形,这也说明数形结合思想更便捷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消化知识。
一、数形结合的应用价值
(一)便于将数学问题形象化
针对小学生而言,由于数学问题较抽象,所以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想要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便于学生学习,教师需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而教师需充分发挥数形结合思想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其融入其中的关键作用及优势。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在教学中,对于如此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需以图形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理顺数量关系,突破思维的障碍,有效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另一方面,经过这样的教学,使得问题更形象,符合小学生兴趣点。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能促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数学学科产生更大的信心。除此之外,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形结合有关键的基础作用,且对于今后各学科的学习意义重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简化数学问题
针对智力尚未发展完全的学生,数学问题较复杂,在解决及理解有关问题上难度极大。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而言,可选择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这便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复杂变为简单化,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解决数学问题时事半功倍。例如,在对路程问题的讲解时,需给予学生直观化的印象,同时有效结合距离及方位,教师便于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更清楚明白题意,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便于使数学知识趣味化,先“形”后“数”
随着小学数学问题抽象化加深,数学学习中知识点理解困难会形成学习阻碍、学习压力。而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在抽象知识的学习中高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一些问题采用图形表示,利用图形对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更为直观,从而解决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减轻小学数学解题实践难点。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通过题目已知条件,利用图形获取答案,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因小学生心理特点决定其逻辑思维仍处于萌芽阶段,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将抽象的数量关系、数学概念形象化,通过借助图形直观化展现,便于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形成表象,充分感知,做到先“形”后“数”。例如: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知识学习中,便于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数学概念。让数形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大小及其意义,直观化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便于学生实现对分数知识的掌握。又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应用教材中大量图画及生活中的实物,便于学生认识数,实现物(形)与数的对应,获得较好的课堂实效。
(二)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存在部分隐性的教学规律。因此,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思想,促使抽象的数学规律形象化、趣味化。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下,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注重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另外,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积极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其关键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例如:小东住在西面,小宁住在东面,相约第二天从家里一起跑步到学校,小东跑了680米,小宁跑了500米,说明他们两个共跑了多少米?为了计算出结果,教师可用直线将学校、小宁、小东连线起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便于引导学生解决有关问题。
与此同时,教師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另外,通过“摆小棒”“找物”方式,还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学生还需学会在高年级解决数学问题,在草稿本上集合图形及画线段图。此外,在数量关系方面的知识上,教师把数形结合思想引入其中,学生集中注意力于图形演示上,且“形”是较为直观的。如:对圆的面积进行讲解时,学生要将其分为几份,教师拿出圆形图片,拼接裁剪出长方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预设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需实现“数”“形”的有机结合。
(三)理解算理,通过计算渗透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本质在于学习并不是对教师授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事物,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数形结合的教学应用中,便于将生活及知识元素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拓展数学应用技能。但是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针对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方式,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深化,其创新及指导均受到重视,但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所忽略。以24+54为例,在学习数学口算方法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授学生口算的方法,通过课本中情境得出口算的结果,同时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对 4+4的相加结果、 2 个十、5 个十的计算,获得相加起来的24+54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培育学生理解及应用数学计算的能力,巧妙地结合计算方法及算理。
(四)简化复杂的数学问题
因小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一般,在面对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很难全面厘清各个条件或者数值关系,因此,导致学生对题目进行解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用数形结合思想,结合例题中的文字描述,利用恰当的图形展示,促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解题思路及方法。如:在解决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如妈妈从超市买来一筐鸡蛋,已经吃了3/4,还余下18个,问:这筐鸡蛋一共多少个?看到这道题目时,有些学生会比较茫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思想,画出图形,随之,将其平分为4等份,将其中的三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即可发现剩余的1/4就是18个,获得求解公式:18÷(1-3/4),获得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小学数学学科意义重大,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所以,需以数学教材内容为根本,有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努力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研究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价值为视角,分析这种思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雪梅.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解读[J].科教导刊,2017,(30).
[2]佘文莉.新旧教材分析对比,理解“数形结合”数学思想——谈小学数学新版教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新课程·上旬,2015,(1).
[3]桂晋梅.数形转换,优势互补,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8,(23).
[4]方继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博览,2018,(12).
[5]罗爱茂.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12).
[6]刘红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智慧,2018,(27).
[7]陈春华.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4).
[8]苏晓媛.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简单应用[J].中华少年,2019,(6).
[9]孫淑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文理导航,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