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园以教科室条线为依托,借助园区骨干教师的力量,以专题教研为主线,学期关注点“资源利用”为研究点,展开每月大教研活动。基本形式为“骨干教师示范课—分年段教师课堂量表记录—现场专题教学研讨—经验提升”。意图通过此类型的专题教研活动裹挟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助推骨干教师发展的同时,以骨干带动全面,将润泽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辐射至全园。最终实现共研“润泽课堂“的特征,体现龙幼“润泽生命、倾听花开”的办园理论。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教研
1 活动主题与目标
1.1 主题与目标:
立足《润泽理念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实践研究,本系列活动围绕课题引领下的关注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现场听课、专题教研的形式,在真问题、真教研中,各层次教师互动研讨,在智慧碰撞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润泽课堂实践能力,梳理课题经验小结。
1.2 创新点:
1.2.1 分层教研,平行聚焦。教研现场的组织与开展中渗透学校教师发展中分层培养的意识,同教龄层教师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便于交流、碰撞,更利于教师大胆发声。同时,有层次地设计问题,努力让各层次的教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做龙幼“最闪亮的自己”。
1.2.2 聚焦课题,定期梳理。教研与科研高效整合,日常教研活动指向课题研究,并长程架构研究关注点。同时跟进梳理,以月为单位,定期梳理课题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操作策略。
1.2.3 依托量表,高效教研。从2017年2月开始,我园教科研条线针对“润泽课堂特质”,设计了相应的听课记录量表,针对聚焦点进行有效课堂记录,提高教师听评课质量,同时也利于积累课题资料。
1.2.4 创新评价,以研促研。以往的教研评价,一般都集中在评价现场教学,评价执教教师,评价听课教师,本学期评价的目标对象扩大为评价教研活动本身,从教研中解决的问题,收获等方面入手,了解参与教研教师的真实想法。
2 活动内容设计
2.1 活动名称:
资源利用,点亮润泽课堂
——龙幼9月大教研暨骨干教师示范活动方案
2.2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8日(周四)上午8:30
2.3 活动地点:
玲珑园区二楼多功能室
2.4 活动对象:
教学条线行政、磨合期教师(1-3年内教师)
2.5 活动主持:
陈梅
2.6 活动准备:
2.6.1 徐红、戴盈盈做好现场上课准备;
2.6.2 主持人准备好“园本培训出勤及发言次数记录表”;
2.6.3 听课教师提前了解教学设计,带好《指南》及《从理念到行为》,以及润泽课堂教学量表。
2.7 活动流程:
2.7.1 现场观摩——大班数学:看看排排,执教者:徐红(磨合期);大班韵律活动:面条舞,执教者:戴盈盈(发展适应期)(30分钟+30分钟)
两位不同年段的老师现场执教相应教学活动,磨合期教师现场观摩,并做好相关听课记录。
2.7.2 专题教研——资源利用,点亮润泽课堂(30分钟)
(1)自我反思——执教者反思。
话题:在执教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差异资源,有无有效利用。
(2)各抒己见——与会者讨论
话题:1、课堂中的差异资源呈现了哪些?教师捕捉到了哪些?有无有效利用,体现“润泽”?2、你还有何更好的建议优化课堂资源利用,体现润泽?
2.7.3 经验提升——主持人总结:合理利用差异资源(30分钟)
3 活動步骤和操作要点
3.1 活动步骤:
3.1.1 开学初,学校排好骨干教师示范课安排表和课题月关注点安排表,如图1:
本学期关注点:“资源利用:尊重差异,巧取样本,分享交流。”
提前告知上课老师,便于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活动。每月定期开展此系列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方案见:四、活动内容设计)。
3.1.2 每次专题教研方案造好后,提前一周上传校园网站,便于全体教师了解教研的核心问题,以便前期有思考,有准备地参与学校教研活动。
3.1.3 活动后,主持人及时梳理教研中生成的有价值的观点,同时会同课题组成员汇总相关课题经验,上传学校网站,积累过程性资料。
3.1.4 结合骨干教师示范课+分层专题教研和行政巡课的教研活动,再次定期梳理经验,定人分学科领域进行经验汇报,辐射全园。
3.1.5 量化表格提前上传,教师带着关注点进行记录、听评课。
3.2 操作要点:
3.2.1 有机规划,聚焦薄弱环节。
教科研条线部门管理要有长程架构的远见,专题教研活动聚焦至课题背景下的课题学期关注点,让每一次的研讨有重点地突破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尤其要勇于挑战我园研究的薄弱学科,例如美术学科、音乐学科,最终梳理出真策略,实现我园润泽课堂的全面开花,而非空洞的上位理论。
3.2.2 分层教研,聚焦思维互动。
高效的教研活动,能够裹挟教研现场的每一个教师,让每个人的思维都动起来。学校前期对教师队伍有分层培养的意识,本学期在教研的现场,都是同期的教师,大家在科研过程中,属于同一层次,更有勇气和胆量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研讨的过程中,思维互动和碰撞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当然,主持人要起到现场调控、互动的作用,更要做好引领、提升的角色,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3.2.3 梳理策略,聚焦教学辐射。
主持人和教科研相关项目负责人能给予每一次活动后的高位引领和经验分享,同时每一次教研都能及时记录,养成定期梳理,总结经验的习惯,不定期地在校本培训、晨会分享或者网络途径等不同场合下把行动策略传递至教师群体。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这种尝试下,我们发现教学和科研能够真正做到整合、高效,而不是“两张皮”的行走。同时,同层教研的形式,也让每个阶段的教师敢于发声,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每次活动两位骨干教师展示,既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也给骨干教师压担子,让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增强其骨干辐射的意识与成功体验感。
另外,教师反馈的“教研评价表”为后期教科研活动提供了鲜活的依据和接地气的建议。
但是,我园处于一园三址的管理模式中,利用大教研活动(上午8:50-11:10)开展此类型活动,增加了每月集中培训的概率,分园教师交通不便,听课教师有一定的重复和遗漏。
5 改进的设想
5.1 调整活动时间与地点。
推广此类型活动,但有机安排听课人员,提供机会的同时,尽可能辐射全园。这样的话,增加各园区骨干示范、教师发言的机率。
5.2 加强评价的机制。
为了调动骨干教师的示范积极性,同时便于今后的职称评审工作,给上课的骨干教师发公开课证明,给专题经验分享的课题汇报人发放专题讲座证明。同时借助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在专题教研中发言质量高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何丽君.幼儿园园本教研三部曲[J].江西教育,2018(33):91-92.
[2] 王娜.浅谈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28):53-54.
[3] 韩娜.幼儿园园本教研有效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