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梁伟
【内容摘要】田径是我国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素养提升的重要教学过程。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更要抓住时机,提升田径教学效率与质量,以达成教学目标,而趣味田径理念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有必要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田径教学 趣味田径
初中体育教学体系当中,田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本且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当前的教学趋势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田径教学手短的融入,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展开深入思考分析,作为改革的依据。
一、不断优化体育器材与工具
在田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器材的合理应用,是确保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为了保证教学成果,教师应当对体育器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进一步体现出游戏性特征,确保田径教学的目标达成。要做到寓教于乐,体现出体育训练的趣味,确保田径教学得到进一步升级。根据趣味田径教学的实践需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体育器材要有更多种形态、重量、规格等应当根据不同的田径项目训练需求去选择,颜色应当尽可能明艳,具备吸引力。这样的器材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在引入了先进的器材设备后,教师才能够进一步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去开展教学引导,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投入课堂。例如在立定跳远的训练过程当中,考虑到这项训练对于学生弹跳爆发力的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套袋赛跑的游戏去进行热身,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借助这样的趣味竞赛,能够让学生养成正面的竞争意识,养成求胜上进的心态,进而让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会到乐趣。除此之外,田径体系下还有许多相关项目,许多训练环节,例如跳绳便是其中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融入不同的跳绳花样,包括正反跳、跳双绳、直飞、死花与活花等,体现出一定的变化性,进而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喜好,收集学生的不同意见去进一步改革教学,可以发放调查表去得出意见,这也是重要的工具。
二、合理利用场地
所谓田径教学,其主要是指在特定田径场地所开展的训练活动。训练的场地,是开展训练的主要场合,所以必须要体现出应具备的职能。教师在实际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训练需求,应当充分体现场地的优势,如果目前的场地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则应当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从职能上来分析,田径场地的存在,必须要体现出特定的优势,否则与其他的场地便无法体现出区别,校方需要从实际教学需求为出发点去规划场地。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场地应当设置激励的标语,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让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动作要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场地上安设媒体影音设备,方便播放音乐或是引导的影片,考虑到学生的运动安全,应当尽可能减轻运动场地的材质对于人体造成损伤的可能性,这也是当前许多沙地操场调整为胶皮操场的原因。从调整的角度去考虑,一定的地形调整,能够合理提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的机体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所以可以合理在场地上设置一定的高低差,以便开展强化训练,随着场地功能的不断完善,田径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学过程设计多样化
趣味田径教学,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的是心理体验的优化,即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产生良好正面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只有压力。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是教师有特定的教学流程,首先组织学生跑圈,锻炼心肺,并且进行热身,而经过数分钟的休息,再正式开始训练,而且训练过程也是事先制定的,变化性很小。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变化,所以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灵活性不足,所以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但是趣味田径教学模式的指导方针却完全不同,教师需要重视的恰恰是变化性,是怎样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引导学生练习铁饼投掷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引导的趣味性,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训练过程中,同时达成循序渐进加强难度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选择一些其他的与铁饼形状相近的物品去开展投掷实验游戏,可以从飞盘开始,通过重量的逐渐变化,让学生熟悉手感,适应重量的增加,这样一来学生在开始投掷真实的铁饼时,也不会马上产生很强的负担感,手感更好,训练效果也更好。
结语
趣味田徑训练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体系当中,在田径教学过程当中,是十分有利的训练途径之一。其应用对于教学与训练成果的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故上文展开了详细讨论,望推动教学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张芹.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84-85.
[2]谭周扬,黄丽萍. 新课改背景下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7,38(2):157+156.
[3]王继梁.浅谈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6):165+167.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