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忠
[摘 要]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包含了跑、跳、投等最基础的运动元素,被视为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最能够展现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但是,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遇到了一些难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造成了田径运动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文章针对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田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41
当前,高校开展个性化教学培养,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出现师生双选制、选课制、俱乐部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兴趣体育,健身体育的理念。在课程的安排上也引进了许多的大众娱乐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中来,像网球、足球、健美操、太极拳等,这些项目在丰富了学生兴趣选择的过程中也使得学校田径教学出现了危机。通过对一些大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设有田径体育课,只有五分之一的高校开设了田径选修课,大部分高校由于选修人少,学生不喜欢等原因没有开设相关田径课程。可见,我国高校田径体育课现状不容乐观,提升教学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成为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前的一道难题。要破解教学调整对田径课程带来的不利影响,解决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难题需要分析当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为高校教学改革排忧解难。
1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田径课时偏少
当前教学改革越来越朝着综合素质培养前进,提倡厚基础,提倡一专多能。高校在落实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也对高校的田径课教学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田径课程的课时是越调整越少。然而,田径课程是一项对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提高的学科,需要学生花费一些精力,此外,其成绩的好坏、教学质量都与田径的训练课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田径是体育运动的基础科目,它涉及运动中的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训练,对其他运动水平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其重要性决定了它在体育科目中的重要性,也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很明显,田径课程当前受到的重视程度与其重要性并不相符,田径课时的减少给高校田径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1.2 师资力量不完善
高校经过了大规模扩招、扩建之后,各个高校学生数量突飞猛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大规模扩招、扩建之后,各个高校的学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但是与大幅上升的学生相比,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跟上:学校的操场、教学楼、运动器材的建设严重滞后。在教学中由于教师资源的稀缺,很多高校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给几百个学生授课、几十个人一起做一个运动练习、课后学生无法进行相应练习、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多门课教学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田径练习质量,对田径的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提高。此外,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还有些偏差,很多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只注重学历,这虽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但是高学历、高职称并不能够与高素质,高能力画上等号,我们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做到“能文能武,知行合一”。
1.3 指导思想不明确
当前大学生对田径课程的热情不高,与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体育课程选择更加多样化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田径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的。在传统观念中,田径只是一项竞技项目,认为跑、跳、投等没有什么意思,从而忽视了田径对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教学中教师也基本上都是在强调技能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田径学习的乐趣,使得课程索然无味。同时,高校在贯彻“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实际行动,学生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田径项目的重要性,学生观念上有偏差就会降低田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很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此外,高校对田径课程的宣传不够,造成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偏差,对这一古老体育项目的理解片面,影响课程的选择。
1.4 田径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田径教学由于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很多田径教师教学中往往采用最简单的教学方式——讲解示范法,教师在讲解中首先将田径科目动作分步骤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其次,教师讲解完就会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缓解学时的紧张和教学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学生、环境的不同,无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将不同学生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导致了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这种过度强调“教”而忽视“学”的教学方式,将田径教学完全模式化了,不利于教学改革提倡的探究式、合作式,不利于对学生田径项目兴趣的培养,抹杀了学生对田径项目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1 改变观念,加强宣传
田径是一项内容丰富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顽强的性格和拼搏精神、能够全面地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尤其是对自我保护、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都有很好的提升。田径的学习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项素质和一般素质,给其他各方面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因为其如此重要的作用,历来田径都是各国最重视的体育项目,高校的基础课程,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政策的不重视,近些年来田径课程的地位才日趋低下,受到学生漠视。但这都是客观条件导致,为了让高校大学生对田径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高校应该将田径课程重视起来,给予其相应的课时,将其提升到必修课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田径在学生心中的认知。
2.2 加强投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导致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资源不足,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教师负担过重。高校教师资源的稀缺,导致一个教师要同时进行课堂教学、室外教学、器材教学等,这使得教师过于繁忙,无法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第二,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高校盲目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硬件设施却严重落后,学生上课有的都找不到应有的设备,这些都对学生学习田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高校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根本上去解决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采取积极措施为教师提供便利,精简教学管理中的烦琐流程,在教学管理中以老师为主,发挥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形成特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引进教师资源,人才是一个高校发展的必要保障,不仅仅在科研,也在教学质量方面,同时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最后,完善体操教学硬件设施,增加与学生相关的硬件建设,比如,专业教室、网络学习平台、田径相关器材等,使学生在田径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2.3 改革现行的田径指导体系,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1)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时代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教学内容也要及时更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还要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指导思想与组织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现行田径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要兼顾学生的合作精神、意志表现和学习态度等各种因素。不仅从学生对田径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从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价,特别是评价体系要将学生自身成绩的提高幅度占比加重,使学生在田径学习中有一种满足感,消除对田径运动的恐惧感。
(3)注重田径项目的运用能力考核。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精神文明发展越来越快,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运动的黄金时间段,只有理论而不加以实践运用是不可能的,田径运动是运动项目中的基础项目,它能够给其他项目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田径项目的运用能力考核,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报效祖国。
2.4 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对等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田径教学中来,而不是作为听众。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在田径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动脑、动手,在实践中消化田径知识。
(2)丰富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提升仅靠示范讲解强塞给学生是不够的,要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思考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引入游戏,寓教于乐,提高学习的热情。还要将田径教学与当前新兴技术相结合,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多媒体语音、动画、图片的多样性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认知;加强体育器材的运用,使学生有一种游戏新鲜感;加强比赛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将田径运动发挥到极致,增强成功的喜悦感。
3 结 论
高校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要从观念着手,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发挥田径项目在大学生身心方面的培养作用。文章从当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些策略:改变观念加强宣传、加强投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现行的田径指导体系完善教学考核体系、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等,希望通过这些办法提高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热情,扭转当前田径教学的尴尬局面,提升田径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玉,韦春晖.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08(4).
[2]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王文中.提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之我见[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4).
[4]何婉晨.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