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茹
摘 要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中国企业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向高层次、可持续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如何通过产业文化育人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其路径的选择不仅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产业文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生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8-0073-03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产业工人职业素养的高要求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然而,现实情况是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却日渐下降。这种情况反映出,我国职业学校教育长期忽略行业文化资源,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水平高而职业素养低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关注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技能,而忽视关注劳动者职业生涯可持续的问题。因此,鉴于“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转型和技术升级换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培养职业院校学生产业文化素养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产业文化育人的核心内涵
产业文化素养根源于产业文化。所谓产业文化,就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萌生和发展的,由产业精神、经营哲学、价值观、制度、行为模式、组织和品牌形象等元素构成的物质和精神互为整合的生产性文化系统。马克思说:“文化是从人类创造生产工具开始的。”文化作为一种源于生产活动的意识范畴,一开始就是与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首先是一种生产性文化,其他文化都是建立在生产性文化之上。反过来,生产劳动必然伴随着文化,也必须有文化作为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必然形成生产性文化。一般性的、个体性的生产劳动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就转化为大规模、有组织、成建制的产业劳动,进而形成产业文化(产业精神),也必然有必要形成产业文化(产业精神)。对工业化突飞猛进、不断转型和升级换代的当代中国来说,产业精神尤为必要。正如有学者写道:“工业化必须以工业精神作为支撑,如果仅仅引进工业技术或成果,而抛弃了蕴含其中的工业精神或者用农业思维来运作工业化,孕育出来的工业集合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有魄无魂的工业化的形成也更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化时代的真正到来。”[1]这里所说的工业精神就是产业精神,同时也是产业文化。
从根本上说,产业文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生产和工作方式沉淀和升华的结果,其核心是工作价值观。产业文化素养的核心则是现代先进的工作价值观,更准确地说,是自觉化且内化了的现代先进的工作价值观。这种现代工作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就是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或养成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产业文化育人的过程。由此,可以概括地说,所谓产业文化育人,就是用产业文化培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使之具备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产业文化素养,并由此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产业文化育人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和核心内涵
现代企业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造就一系列优秀的现代产业文化,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源和灵魂。所谓“优秀的现代产业文化”就是“有魂、有形、有序、有根和有人”。“有魂”指的是有精神,即职业工作的价值选择和工匠精神,也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唯美追求。“有形”指的是企业的物质文化,或者叫“器物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物质载体。“有序”指的是制度文化,任何企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强有力的制度载体,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根”就是企业发展有历史文化传承。“有人”就是企业有一批干事业的人,不仅传承历史文化积淀,更要有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雄心与壮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为高职院校发展完备的职业教育创造了精神养料。
2010年,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要实现文化“三进”,架起了产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桥梁,即“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更是职业教育由过去片面重视技能训练转型为注重教育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是将职业教育与产业文化教育融合,使高职学生由过去的“工具人”向“全面发展的人”转变,达到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价值目标。
所谓“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attainment),是指人们在职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通过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品质的综合,它包含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及在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在职业素养的诸多性质中,职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职业素养与职业、行业密切相关,它源于职业活动、发展于职业活动,最终又作用于职业活动和体现于职业活动。正因其职业性,职业素养具有很大的情境性,在不同的职业情境下,职业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体现。时代性则是职业素养的情境性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职业素养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因为它是在职业和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表征。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产业制度的出现,职业素养发生了现代转型,形成了现代职业素养。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职业素养内涵的变化上,职业素养从公共素养主导型转向产业文化素养主导型[2]。由此,现代产业文化意识及其所蕴含的工作价值观上升为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在从业者的诸多品质中,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时间意识、科学精神、契约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及质量观、效益观、环保观等现代产业文化意识(或观念)变得至关重要。
三、产业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生成路径
(一)将产业文化内涵融入到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内
职业院校学生的产业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来规范和保障,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新课程的开发、设置、调整和完善,力求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全面渗透和融入产业文化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确保产业文化育人的目标和方向不偏离、不走样。为此,职业院校要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企业案例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而且,基于职业素养的情境性和行业性,不同的行业情境有不同的职业素质标准和要求,职业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开设不同的产业文化素养课程。譬如,德国机械、英国汽修、餐饮和美国的呼叫服务等专业的相关教材的编写都注重将各自特殊的产业文化内涵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职业院校学生产业文化素养教育是同一般的通识教育有差别的,它需要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增加现代产业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要把富有行业特色和企业特点的产业文化精神融入到日常职业素质教育全过程,从而缩短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的时間。
(二)通过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产业文化素质的最佳途径。为了在实习、实训中融入产业文化,首先,职业院校要在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的实习实训过程中把企业“能人”作为兼职教师全程引入现场工作的场景中;其次,要在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过程中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再造一种產业生产环境;再次,要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和提供专业奖学金等方式,委托企业的教学和管理介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3]。总之,职业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平台,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培育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职业精神之中。现代职业素养教育实践表明,那些在现代产业文化环境下接受过熏陶、具有良好产业文化素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永远会站在同行业之前列。
(三)将产业文化常态化而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中
产业文化育人贵在日常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产业文化素养的目的。为此,职业院校要拓展、丰富和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将产业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营造一种处处弥漫着产业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种介于校园与企业之间的文化氛围。也就是说,这种校园文化氛围既要具备校园文化的共性(公益性),又要兼具企业文化的商业特性(广告性)。譬如,在营造校园文化时,可以把优秀企业家的事迹发布在企业家校园讲演的会场外,按企业文化特色布置企业捐赠设备的教学实训场所,把企业的训词悬挂在企业赞助的学生活动场所。在技能竞赛活动及赛制设计上借鉴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的规则,将行业文化内容融入各项竞赛环节中,并在竞赛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推广活动。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教育,是文化育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素养教育归根到底是产业文化教育,是产业文化育人。可以预期,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文化育人事业的助力下,当代中国职业素养教育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 考 文 献
[1]汪中求.中国需要工业精神[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2]曹扬,邹云龙.从学习自由到创造自由[J].社会科学战线,2018(11):276-280.
[3]余祖光,等.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的研究与教改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5(12):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