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研究

2019-06-11 08:36徐青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徐青

【摘要】初中教师只有准确找到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促使阅读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加快速、高效,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基于此,应该确保优秀切入点的位置、角度、方法具备准确、巧妙和精当特性。此类切入点除了可以让教师以最简单的教学过程获取最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之外,还能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得以全面提升,进而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点;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通常认为自己的备课过程需要涉及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致使其无法入手,常常对此事抱以苦恼态度。此时,有效切入点的寻求至关重要。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只有准确寻找其“切入点”,从特殊的角度和方法中着重打破其传统规制,借此促使教师的教学思维得以简化,缩短其教学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其教学效率。

一、从题目切入

文章以题目作为眼睛,而心灵的窗户便是眼睛。因此,学生能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最大程度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艺术手法和创作初衷。同时,作者通常都是经过多次的琢磨、推敲才能拍定题目,借此承载作者的情感和巧妙构思。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题目通常都会极力呈现出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或者借此促使文章妙笔生花,或者凸显其独特的创新写作角度。所以,教师需最大程度地立足于各个分析角度审视题目,进而寻找出题目與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

对于差异性类型的题目,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部分题目可凸显文章的主旨。就此类题目来说,教师可通常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捣文章中心。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一文中,其属于议论性散文,作者通过标题展现自己的观点,文章的入手点是人类妄想通过人力征服自然,主要从不能对人类的智慧自视过高、大自然的智慧独一无二和宇宙生命之间的平等关系三方面说明其原因,最终指出只有敬畏自然才能敬畏自己。由文本内容可知,教师可直接以题目作为切入点设计其教学过程,直接问学生“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然后再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进而促使学生和作者之间响应“爱护自然”的心灵共鸣。

少数题目可体现文章的主体内容。换言之,只要深刻理解文章标题,就能大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教师可在其教案设计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此类问题不仅具备概括性,还能相对性地体现其深度。借此,学生可先阅读文本,再从文章中找出中心段落简要归纳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方法重点刻画自己的叔叔,继而促使学生产生后续思考,最后帮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体验本文的中心主旨和重要的写作技巧。

一些题目还能作为文章的线索。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教师可将题目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基于此做出以下题设:中国人是否丢失了自信力?作者为什么引发这样的疑问?基于此,学生可快速进入到文本内容中,透过文章表面深层次地理解作者主要铭记的是大部分并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彰显其拳拳爱国的赤子之心。

二、从文本的关键词、关键句切入

文本中的部分词语、句子、段落通常会对其内容产生重要作用,教师应在其教法、教材的钻研过程凸显其地位,只有借此切入展开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全面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极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获取情感或者哲理方面的感悟。

以关键词为切入点。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闲”字足以体现其文章主旨,教师和学生只有捕捉到此关键词,并将其作为切入点,才能有效体会作者“闲”的意境。“闲人”是作者的自谓,教师可就此提问学生,作者的“闲”主要通过哪些地方得以体现?然后再由文中的依据进行作答。学生通过诗歌的解读可知,无论是作者的行为还是文中的景物,都着重体现出作者的一“闲”即“行事自由”,二“闲”即心静如水。最后,学生立足于人世角度就可体会作者豁达乐观、闲适洒脱的处事原则。

以关键句为切入点。如果文中某一个段落中具备可凸显其中心的句子,即称为关键句,此类句子通常为哲理浓厚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其教学过程,可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一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本的中心句子,只有对其进行捕捉,深层次理解“幸运的人”“不幸者”和“愧怍”的含义,借此全面理解杨绛现实的主题思想。

三、从文眼切入

揭示文本内容的中心字眼称为文眼,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句子、凸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及其写作过程的点睛之笔都可叫文眼。此类切入点可总领文章的纲要内容,帮助学生重点理解其知识重难点,借此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一文中,其文本的焦点在于一个“变”字,教师借此提问学生:“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解读文本之后,学生就可明白变化来源于故乡的景和人。文章分别讲述少年闰土、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通过比较手法思考其变化原因,不仅可以从深层次角度感悟小说的思想,还能学习到作者高超的人物刻画手法。对于这篇小说而言,作者并未直接刻画小说的三要素,但又将其三要素间接性地融入其中。按照以往的教学课时设计,这篇文字需要经历3个课时的学习。但是如果根据上述方式进行切入,就可将其教学时间缩减为1个课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全面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从情境切入

该项切入法指的是,当学生阅读文本时,应该对文章中的某个特殊场景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切入点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和文本、作者、编者之间于真实情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作者写作过程中涉及的历史、人文、社会背景、文本中某一主体内容都可作为其情境。对于教师而言,其使用此类方法时除了设计切入点的位置之外,还需促使情境贯穿于文本整体,进而推动学生长期以兴奋状态学习知识、技能,不断净化自身心灵的同时启迪其思维能力。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借此创设出文中的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学习氛围更加轻松的同时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再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文章的主人公即使所处的环境战火纷飞,但仍旧坚持为伤员做手术。此时,教师可播放相关的抗日战争视频,重点凸显抗战前后的中国国情。不仅可以借此作为文章的课程导入,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操。

五、从文章的留白切入

作者通常会故意不写文章中的某些内容,或者只是简单写写,为后面的叙述描写留有余地,此类手法就可称之为留白,教师需尽可能地对其进行捕捉。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一文中,作者留有余筆“他大概的确是死了”,教师可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其死亡的真实性和原因,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喂——出来》一文中,作者做出“喂——出来……”的留白。但实际上,他并未注意那块不起眼的小石头,教师却可对其向学生做出以下提问:“小石头从哪里来?后续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重新解读文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其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最大程度促使其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六、从文章的情感切入

部分文章中暗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对于此类文章,教师可在其解读过程中以其情感作为切入点。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一文中,文章注重情节描述,学生在通读其文本时就可体会“父子惜别”的浓烈亲情氛围,借此促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主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土地的誓 言》一文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悲壮的音乐,然后再配上激情澎湃的朗读。除了可以促使学生油然而生悲愤的爱国情操之外,还能深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借此帮助学生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更加深刻、轻松。

七、结语

对于中学阅读教学而言,有效切入点的寻找至关重要。教师准确把握文本的切入点,可促使其在最短的教学课时中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此外,文章类型不同致使其使用的切入点也具备差异性,教师和学生不可对其采取千篇一律的态度,而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此,学生也可充分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并着重培养自身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借此有效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该项教学中的有效切入点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支点,推动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兆响.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2]黄禄群.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1).

[3]张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以特级教师黄厚江的阅读教学对话策略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7).

[4]王诚远.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中学语文“五性阅读”模式探索[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2).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