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莹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重点内容之一。“倍”的概念揭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正确建立“倍”的概念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基于此背景,文章对“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究。通过两次教学的对比,证明“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仅仅基于“运算”视角是不够的,紧扣“关系”视角引导学生生成“倍”的概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概念;“倍的认识”;课例研究
在小学数学概念体系中,“倍”的概念揭示的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其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种数量比较关系,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比较标准,从而实现更深层面的理解。那么,应当怎样选择有效的素材,怎样沿着既定的序列呈现,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其间的关系以及标准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究。
第一次教学尝试:基于“运算”视角,对接“倍”的概念
针对“倍”的教学,其前提在于学生对乘法意义“几个几”的理解,将几倍与“几个几”之间形成关联。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进行了第一次教学设计与尝试。
第一环节:基于原有认知,引入“倍的概念”。
(在黑板上分别贴出2个白萝卜与2个红萝卜的图片。)
师:白萝卜和红萝卜在数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相等。
(然后在黑板上贴出两个红萝卜的图片。)
师:此时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又是什么?
生1:红萝卜比白萝卜多2个。
生2:白萝卜比红萝卜少2个。
生3:红萝卜应该是白萝卜的2倍。
(上述教学环节中,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开展教学,要求学生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两个数量的多少作为导入环节,由学生在自主探讨的过程中引出数量上的两倍关系。)
第二环节:引导动手操作,建立“倍数关系”。
师:首先将白萝卜和红萝卜分一分、摆一摆,你如何确定它们之间是两倍关系?
生1:因为白萝卜是2个,红萝卜有两个2个,说明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
师:回答很准确,以2个白萝卜作为标准,并以此作为一份,那么红萝卜的数量可看成2份,说明红萝卜的数量是白萝卜的2倍。
(上述教学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对“倍”的意义形成更深层面的理解,结合了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将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几倍”之间建立关联,这样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之后就能顺势得出正确的结论,再看到“倍”时,就会自主联想到乘法。)
第三环节:引导变式比较,深化“倍的理解”。
在黑板上贴出6个黄萝卜图片,并提问:黄萝卜和白萝卜在数量上呈现怎样的关系?可以先动手摆一摆,并说出你的见解。
(学生结合动手操作实践展开思考。)
师:白萝卜都是2个,为什么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但是黄萝卜却是它的3倍呢?
生:先将2个白萝卜看作一份,因为黄萝卜的数量是3个1份,所以就是它的3倍。
师:如果现在拿走2个红萝卜,则剩下2个红萝卜,此时红萝卜和白萝卜在数量上呈现怎样的关系?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红萝卜是白萝卜的1倍。
生2:我认为应该是0倍。
师:那么究竟是1倍还是0倍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3:我们首先将2个白萝卜认定为一份,而红萝卜是2个,所以当然也是一份,由此说明红萝卜是白萝卜的1倍。
第一次教学分析:仅仅基于“运算”视角,不能触及“倍”的本质
完成这一次教学之后,笔者以为学生已经成功地掌握了“倍”的概念,然而在实际解题时,却发现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同的错误。如,让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或者说明“谁是标准”,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出准确的表达;而且当学生看到“倍”时,大都只会联想到乘法运算。基于上述错误,可以发现学生在脑海中所形成的“倍”的印象,仅是一种运算方式。很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误解呢?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倍”的理解仅局限于概念的表象——运算,并未触及概念的本质,也就是“倍”的关系。由此,笔者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倍数关系,把握概念本质。
虽然学生已经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充分利用乘法展开有效计算,但却不能表明学生针对“倍”有了更深层面的准确认知。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首先,学生受制于现有的认知结构以及认知水平,从加法过渡到乘法时,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要发生相应的改变。针对“倍”的学习,就是促使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一个关键契机,可见,基于认知结构层面的转变才是学习过程中最突出的困难;其次,知识点自身存在难度,对于“倍”而言,其并非是单一性的乘法结构,而应当将其认为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同时其中还涉及针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必然会对学生的理解形成一定的阻碍。
于是,笔者对自己的第一次教学录像进行了翻看,从中发现这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 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倍数关系”
“关系”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立足于数学背景下针对“关系”一词的理解,却对学生形成了阻碍。课堂上,很多学生在听到与“关系”相关的问题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
2. 学生没有深刻建构“倍的概念”
在练习环节,笔者在黑板上画出6个红圈以及3個白圈时,很多学生都会回答6比3多或者3比6少,却不会联想到6里面有2个3,更不可能想到6是3的两倍。可见,对于儿童的认知来说,从加法过渡至乘法并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顺利有效的过渡呢?动手操作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有力举措。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准备能够摆动的学具,如圆纸片或者小木棒等,这样学生在自主摆一摆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联想到分堆的方法,如把3张圆纸片分成一堆,6张圆纸片分成两堆等,进而就能够顺势提出所谓的“一堆”实际上就是“一份”,也可以称其为一倍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联想到6里面有2个3,进而在脑海中初步建构“倍”的概念。
可见,针对“倍”的认知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也需要教师放缓脚步,当学生能够初步建构“倍”的概念之后,再带领他们动手圈一圈、摆一摆。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对“倍”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3. 学生难以进行“倍”的表达
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明确说出谁是谁的几倍,还可以借助乘法展开有效的计算,但他们在表达时却存在一定的阻碍。针对“倍”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入透彻地理解“倍”的含义,而且要能做出准确的表达。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不必急于要求学生立刻给出标准的表达形式,而是静静地等待学生完善自主表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发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表达能力,表达不清晰很正常,所以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画图等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立足于多个角度展开正确表达,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其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对“倍”的理解。
第二次教学改进:紧扣“关系”视角,生成“倍”的概念
学生对“倍”这一概念的认知源于生活经验中的“一样多”,于是笔者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将“一样多”成功地改造为“倍”这一数学概念,引导学生就此建构正确的概念。
第一环节:基于原有经验,激活“关系”认知。
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一样多”,并向学生提问:大家看一看黑板上这三个字,究竟是怎样的含义?
生1:用来比较数量,谁和谁比多少。
师: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拍手游戏,我先拍手,大家跟着我拍,但是拍的次数一定要一样多。
(教师拍了三下,学生也紧跟着拍了三下。)
师:为什么你们拍的也是三下?
生2:因为游戏的标准就是要和老师拍的一样多,所以老师拍的数量就是标准。
师:那么我们接下来画一画,我画的是正方形,你们要画三角形,要求画的一样多。
①□——△
②□□□——△△△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生3:因为要和老师画的一样多,老师画的数量是标准。
(在这个环节中,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选择“一样多”作为教学起点,结合拍手、画图等方式,对“一样多”这一原有生活经验进行了两个层次的不同改造:其一,就是跟着老师拍手,充分体会“一样多”的概念;其二,要求学生“以老师为标准”,体会“标准”的含义,并将其改造为数学层面的“以谁为准”。)
第二环节:紧扣“关系”本质,迁移“倍的概念”。
师:接下来我们仍然玩拍手的游戏,我拍三下,你们要拍两个一样多,这该怎么拍?大家要开动小脑筋啊!
(有的学生一连拍了6下,而有的学生是先拍3下,再拍3下。)
师:哪些同学拍得更好些?为什么?
生1:先拍3下之后,确认一下是否一样多,然后再拍3下,这样就能够清晰地展现两个一样多。
师:接下来大家尝试画一画“两个一样多”。
生2:○○○→□□□ □□□。
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画呢?
生2:因为首先要确定一个“一样多”,然后以此为标准,两个“一样多”就要重复两次,所以在画图的过程中必须把每一个“一样多”分开。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紧扣“关系”这一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拍手、画图等数学操作活动,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基于“几个一样多”这一原有认知迁移出“倍的概念”,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倍的概念”的表征。)
第三环节:改造生活经验,建立“倍的概念”。
概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笔者组织了一次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换个说法”。
师:现在我说“谁和谁一样多”时,你们要回答“谁是谁的一倍”。
师:☆和□一样多。
学生共同回答:☆是□的一倍。
师:☆是□的两个“一样多”。
生:☆是□的2倍。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现实生活,再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以上教学环节中,在完成了对生活经验的改造之后,学生必然能够意识到所谓“一样多”实际上就是一倍,而两个“一样多”代表的就是两倍,同时还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更自然地体会到“标准”以及“关系”的意义,成功地建构“倍”的概念。)
基于两次教学实践,笔者深刻意识到针对“倍”这一概念的教学,如果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他们学的过程会更轻松,理解也更深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倍”这一概念的架构是基于生活经验中的“一样多”的,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一样多”的经验,而当教师将其改造为数学概念之后,这些经验的积累便会让学生易于理解数学概念,甚至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并把握“关系”以及“标准”。实际上在对“一样多”这一经验进行改造时,只是将其换成了“倍”的说法,教师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只需要结合简单的操作活动,学生自然就能体会。这样的学习活动,讓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其间还充满着愉悦和谐的氛围,广受学生的欢迎。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概念的教学都能够立足于生活中与此相对应的原型,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历和体验,能够对数学概念所涉及的外延及内涵形成更深层面的理解。在理解“倍”的过程中,正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型,作为教师,只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即可。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只有了解了概念在生活中是否具备相应的原型,并准确把握概念的核心问题,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