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慧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依然是目前高职学生创业成功道路上的短板。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核心能力方面,突出表现为创业基础能力薄弱、核心能力低下、创业实践活动偏少和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从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创业思维培养、创业环境营造和健全能力培养体系等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核心能力
创业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对于许多有志于追求梦想的青年人来说,创业还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大学生作为新时代追梦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2019年大学毕业生将高达860万人,其中高职学生就占到了一半以上,除了部分学生能够专接本以外,其余的人下一步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然而,人数如此之多,仅仅靠市场的被动需求,恐怕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早在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1]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全社会鼓励创业的力度和热情前所未有。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灵感,正确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必须以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抓手,全面实施改革,有效提升了高职学生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
是否具备创业能力决定着是否适合创业,而是否具备创业核心能力则决定着创业的成败,创业核心能力是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关键,从已有的成功创业案例来看,创业核心能力应至少包括如下五项:一是社会实践能力。创业成功似乎总是伴随着一段传奇故事,比如刘强东、马云等,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在青年时期他们就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敢于去挑战权威。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青年大学生一直在校园里成长,如果假期又缺乏社会实践,对社会的认知就只会停留在书本这个层次,从创业的角度来看,脱离实践的能力是无法胜任创业活动的。二是创新思维能力。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而是求新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在教育中,对青年创业者来说,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聚合思维和逻辑思维,更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教育的评判往往有固定的答案,这很容易使学生无形之中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严重影响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对创业者来说最为不利。逻辑思维是人们长期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直觉思维产生的是瞬时反映,往往不完善、不明确,因此,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创业的结果要服务于社会,必然要接触到社会的主角,也就是每个人,人际交往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表现为与客户、公务人员等各种角色人员的交往,而且表现为与身边共同创业者的交往。创业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人脉的积累直接影响创业的路会走多远,成功的事业会做多大。四是组织团队能力。创业初期靠自己的个人能力,但是随着创业的发展,仅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够把事业做大做强的,组织团队能力考验的是创业者的协调能力,带领团队继续前进的能力。团队工作需要成员默契地配合,如果达不成默契,团队合作将无法成功,因此,作为创业的核心,在团队成员出现分歧时,要抱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讨论问题时对事不对人,即使有人犯了错误,也要想办法进行校正,而不是互相埋怨,造成团队走向分裂。五是机会捕捉能力。创业成功有的时候靠的是机会,有的时候靠的是运气,其实创业的时机无处不在,关键是机会的捕捉能力。机会的捕捉一方面来自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创业相关知识往往能够使创业者在要出手的时候,果断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来自创业者的其他条件,机会来了,不仅需要靠创业者自身捕捉机会的意识,还要看创业者是否具备捕捉机会的财力、时间以及精力。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在18岁左右,正是青春的大好年华,思维活跃、追求个性自由,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这对创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创业本身是有难度的实践活动,创业机会的捕捉、創业计划的制定、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资金的筹集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在各种创业能力上表现突出,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高职院校学生在各类创业比赛、创业活动中,有很多极为优秀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协调能力和非常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在成功的创业案例中,相比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在创业选择项目上,技术含量低,应用性差,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无法紧跟时代创新的步伐。究其原因,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相比本科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更侧重实践操作,尽管创业层次可能大部分偏低、技术含量大部分可能不高,但是都比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比如:美容美发、摄影摄像、服装裁剪、手工制作、儿童看护、养老服务等方面,因此,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更具特点,符合这个群体的现实需要。从实践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和团队组建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一)高职学生创业基础能力普遍偏低
创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高职学生创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高度重视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是高职学生快速捕捉创业机会、坚持完成创业、克服创业中各种困难的前提,然而高职学生本身就存在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时,才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情况,在上大学之前,语文数学外语等相关基础学科上就已经表现为学习不扎实,这虽然不能代表学生的未来成长,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业基础能力较弱。创业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心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语言、计算、思维的运用能力,如果语数外不好,又缺乏社会锻炼,创业基础能力就会偏弱。在高职教育阶段,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实践知识,忽视了本就弱项的基础能力培养,在更进一步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时,由于先天性短板的存在,高职学生要想在创业活动中有所突破,就不可避免的要在其他方面加强努力,来弥补基础能力的不足,比如提高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导致在创业核心能力方面,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就表现得比较明显,基础能力普遍偏低,学习能力较弱,而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则相对较强。
(二)高职学生缺乏创业动机,创业核心能力低下
高职学生之所以选择高职就读,很大程度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工作,稳定是最好的选择,即使不稳定,但是凭借自己的技术,依附于一个经济实体来生存,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这实际上从源头上就反映出高职学生在意识上缺乏自主创业的动机和思想指引。其次,高职学生除了创业动机缺乏之外,在创业理念上也比较保守,因为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自己并不算一个优秀者,如果冒险去创业,本身风险就大,如果失败,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更大,因此,选择回避和保守些,可能更符合自身的实际。第三,高职学生本身的创业核心能力低下,一方面可能是基础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可能来自心理的原因更大,对创业的前景无法辨识,特别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支撑,对创业的认识不够,导致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即使开始创业,在创业核心能力上缺乏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敢于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使创业后无法继续下去,最终导致创业激情开场,草草收场的结局。
(三)高职院校没有系统培养方案,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少
高职学生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因为相应的专业在设置时也是奔着学生毕业即选择就业这样目标去的,所以高职院校在系统培养方案的选择上也是偏重技能培养和操作实践的。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并不健全,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连创业课程都没有开设,更别说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了。创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一方面要靠学生的自学和钻研,以及先天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阵地,具有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义务和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有针对性地在课程设置、实践操作、氛围形成等方面加大力度,针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建立系统的培养方案,比如,定期做一些创业培训,在常设课程中增加一些创业企划课、交际课、心理课、管理课以及会计课等,来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增加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筹码,使他们在学校的创业氛围中,形成主动的创业意识。此外,创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几乎涵盖了成功者必备的各种优秀品质,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主要停留在专业内的机械性操作,对于人际交往、复杂问题出现后如何解决,还没有在实践中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因此,从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对于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往往针对性还较差,最终导致创业成功的核心能力欠缺。
(四)高职学生的创业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佳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2到3年,时间短,学生毕业时年龄也相对较小,家庭作为第一责任方,对学生在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方面影响很大,特别是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这些学生的父辈本身就依靠体力农活或者打工维持生计,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传达给孩子的思想意识也是稳稳当当的传统就业模式。在这样落后的、僵硬的家庭教育理念下,高职学生更趋向于保守,很少有人去选择风险大、收益也高的自主創业[10]。除了家庭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很重要,创业本身成功的概率很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高职学生在创业的众多群体中,在资金、技术、理念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如果国家在政策扶持上力度不够,社会环境的容忍度也不够,高职学生的创业道路无疑将更加艰难。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开设更加贴合高职学生创业实际的培养课程
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必须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培养课程的设置是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具体来讲,首先,应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层设置课程。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程,旨在普及创业核心能力意识,包括创业企划课、创业基本素质训练、大众创业案例等;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开设旨在提高其创业技巧、技能的专业深化课程,包括创业心理课、创业筹资课、创业体验课等;第三层次,面向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创业方面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比如开设服装裁剪创业讲座、蛋糕生产销售模拟实训、美发创业实战等课程,这样更加接近实际,也更具特色。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做到层层递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创业需求,使创业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教育规律。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还应突出高职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模拟实训、创业职业体验、创业沙龙等纳入创业教育课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专业能力与创业核心能力结合的目标。第三,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之外,还需要不断更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内容,比如在具体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大数据等知识,使课程内容能够紧跟形势的发展,不断增强学生创业的知识厚度,进而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创业能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保障,同样也是高水平创业教育的保障,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决定力量是教师,因此,积极加强创业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通过两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强化原有的创业师资队伍业务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进修和多层面培训学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创业师资队伍配备独立办公空间,鼓励组建团队创业,通过创业实践来指导学生提高创业核心能力,总体来说就是要挖掘高职原有教师的潜力,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创业实践中。另一方面就是要花大力气引进创业人才,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创业成功的主要还是高层次的人才,他们的经验和学识能够在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多层次聘任师资来满足教学的需要。比如可以聘请优秀毕业生或者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进行专门的授课,传递创业过程中的能力需求,还可以通过兄弟院校的高职创业培训师资交流,共享成功创业案例,也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工商人员、税务人员、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等进行讲座,传授创业实践经验和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特别是成功的高职创业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三)积极与时代接轨,突出创业教育
高职教育在创业层面不能停留在原有基础上,仅仅把创业当作一门普通的课程,要积极与时代接轨。“大智移云”时代,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随时随地的事情,不出门就实现创业已经不是梦想。“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化素养、情商等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尽管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低,但是只要不断提高个人基本素养,具备基本的创业核心能力,在正确的创业指导下,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时代接轨,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应该把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成功创业的外在条件越来越容易取得,但是源于创业者自身条件的内在创业核心能力是短时间无法获取的,也不是一学习就能掌握和运用的,需要系统地养成和提高;其次,创业教育要通过学校的倡导,牵头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业氛围,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便利,家庭支持创业,社会理解创业,国家出台政策,学生愿意创业,通过各方合力,使创业教育拓展到各个领域,创业者随时随地能获取创业信息;第三,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要不分专业进行学习,但是对于不同专业,又应该分类进行指导,为此在教育模式上,不仅要重视基础创业教育,还要因材施教,重视不同专业创业者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意志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业实践。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修业时间较短,理论知识学习已经占据了大半时间,如果一个专业人数众多,实践的机会就会相对较少,通过实践来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的机会也就变得更少,因此,应依托学校创业资源优势,如:众创空间、创业社团等类似的创业机构、创业组织,积极为学生寻求创业实践机会,搭建创业实践场景,让学生深入其中,亲力亲为,真正体验创业实践的滋味。创业思维和意志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高职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创业核心能力组成部分。创业思维不同于常规思维,正常的思维创新性不足,将无法在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因此,创业思维的培养要突出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点[12],靠创新思维来实现创业。创业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创业失败的结果比比皆是,创业过程有时候也异常艰难,培养坚韧的意志是成功创业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想办法迎合市场需求,寻找创业机会,通过企划、筹资、签约、履约等各创业流程来训练自己的创业思维,在被动、艰苦、艰难的条件下,锻炼自己的意志、忍耐力,从而为步入社会,独立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多方参与,营造良好的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环境
受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培养的目标定位,可能仅是让学生毕业后找一份稳定和清闲的工作,在培养环境方面,普遍重视共性养成而忽视个性发展,使本就薄弱的创业能力得不到激发和提高,因此,鼓勵多方参与,营造良好的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可从四个方面来努力:一是政府方面,应继续加大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高职学生创业的投融资体系,简化创业流程,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二是学校方面,在能力方面除注重创业基础能力培养外,更应关注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三是行业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创业多主选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居多,比如快递行业、电子商务行业、餐饮行业等,因此,行业协会和行业自律组织应发挥相应的方向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创业进行规范指导,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解决困难;四是企业方面,高职院校应主动和企业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业核心能力。当然,除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为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培养保驾护航外,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条件的家庭应大胆鼓励孩子创业。本质上,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是自我素质提高的组成部分,即使不进行创业,创业核心能力依然可以在已有的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尽快建立健全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是高职学生创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尽管高职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和团队组建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创业核心能力是综合能力,在机会捕捉、社会实践、创新思维、团队组织和人际交往能力五个方面不能有太大的短板,因此,有意识和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机会捕捉能力,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创业竞赛,为高职学生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创业,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到创业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对于社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较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包括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校内实训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分工合作,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创新思维能力,则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思维的新思路,由学校提供部分启动资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于团队组织能力则可以在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人员分组分工,让每个学生在团队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通过变换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有组织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育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与合作伙伴、上下级相处等,为进一步开展创业实践打下基础。建立健全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要有意识地把相对应的核心能力贯穿到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以及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将创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核心能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34.
[2] Benson Honig; Christian Hopp;Learning orientations and learning dynamics: Understanding heterogeneous approaches and comparative success in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J] .Jounal of Business Reaearch,2018,(9):28-41.
[3] Thompson J L. The facets of the entrepreneur: Identifying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J].Management Decision,2004,42(2):243-258.
[4] Man T W Y.et al. Home-grown and abroad-bred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external context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ruue,2008,6(2):113-132.
[5] Muzychenko O.Cross-cultural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n identify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portunitie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8,6(6):113-132.
[6] 徐兴海. 适应时代需要 培养创业能力.[J].职教通讯,1999,(9):33.
[7] 陈秀珍.创业能力的内涵解读[J].职业技术,2007,(4):94.
[8] 尹苗苗,蔡莉.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1-11,19.
[9] 官灵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及现状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3):1-3.
[10] 张清娥,等.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辨析[J].职教論坛,2017,(13):36-39.
[11] 张磊,周文斌.高职院校学生“四融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以“互联网+”为视角[J].河北职业教育,2018,(6):83-85.
[12] 李宁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2):5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