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例谈

2019-05-20 02:58黄木女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几何图形数学建模数学思想

黄木女

[摘要]数学建模是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有利于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他们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数学建模熟练化,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课堂建模教学实例,如植树问题、找规律、几何图形、运算定律等问题,探讨数学建模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思想;几何图形;运算定律

数学模型不仅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意义。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建立各种数学模型,能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一、植树问题中的建模

在解决“植树问题”时,学生往往用“马路总长÷间隔长=棵数”来计算,导致结论错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利解题呢?教师首先和学生玩手指游戏,“两个手指一个叉,三个手指两个叉……”最后总结成为儿歌: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五个手指几个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四个叉。接着出示例题:植树队要在200米的马路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载),一共要栽多少棵?

审完题后让学生猜一猜答案,于是出现200÷5=40(棵)的运算,也有同学反驳说应该是41棵。究竟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先将题意简单化,启发学生把200米改为20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种树”。学生独自动手画图表示植树后,请学生上台投影展示他的成果,画得很认真,接近实物图。接着再请一位学生画,他画得更简练,是数学课中常用的线段图。结合两位学生的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马路总长(20米)”“间隔长(每隔5米)”“间隔数(4)”这几个名词。

接下来,有学生发现并指出,图中很明显看出棵数比间隔数多一呀!这一棵是怎么多出来的呢?进而发现:头尾都要种,多出的一棵是最前面的或最后面的那棵。

板书:马路总长÷间隔长=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

掌声响起,学生雀躍起来。教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这是不是普遍规律呢?有办法验证吗?”

出示表格,学生继续画线段图验证。

结果表明,答案与前面发现的规律完全吻合。接着出示变题练习:如果马路两边都要种呢?圆形花坛边沿每隔1米种一株花呢?上楼梯问题呢?这样,学生不仅会利用本节课建立的植树问题模型“马路总长÷间隔长=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应用这个模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找规律问题中的建模

以一年级“找规律”模型为例。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出示一组没规律的图形,看完后图形不见了,教师问:“记住刚才这组图形的请举手。”没人举手。教师出示第二组有规律的图形,很多人举手表示记住了。“为什么第二组图形大家都很容易记住呢?”从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找规律”,并说明现实生活里,只要开动脑筋,多观察,很多事物内部都有规律可寻。寻找到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后,既方便于记忆,又能帮助我们改造事物和美化生活,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紧接着课件出示情境图: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焕然一新,看看教室里你发现的规律。学生表达时会出现重复的现象,教师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最后,教师板书词语“为一组”“重复出现”,要求学生用自己提供的词说一句话。学生说:三角形按一黄一红为一组重复出现。这一叙述语言模型的归纳性语言,为后面的学习扫清了障碍,教师训练学生用这一语言模型来表达每组的规律。避免了重复,节约了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几何图形中的建模

学习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认识新事物时,不能单纯地灌输结论,而要引导其进入探索的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入手,通过转换等方法建立新概念、新模型,认识新的事物,解决新问题。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把圆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教师抛出“斑马的疑惑”:我被主人用2米长的绳子拴在一棵小树上,斑马最多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吃到的范围将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多大范围”意指这个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学生带着一连串疑问进入新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揭示“圆是封闭式的曲线图形”这一课题。接着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问:“平行四边形通过转换成什么图形后得到了面积计算公式?那么圆能转换成什么图形?怎样推导面积公式呢?”让学生拿出课前剪拼好的圆片,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剪拼的。

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转换过程。有的将圆转换成长方形、有的转换成平行四边形、有的转换成三角形……教师都给予肯定,并把转换后的图形粘贴在黑板上,说:“今天重点讨论把圆转换成长方形的例子。你们能不能找出剪拼前后两个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要求小组合作,记录发现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很快,有几个小组举手示意完成任务,得出以下三个结论:圆剪拼时,剪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发现圆的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圆周长的一半成了长方形的底;转换后,形状变了,周长变了,面积没变。

然后出示课件,用动画形式呈现转换过程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验证结论,让学生直观看到它们的联系。为加深印象,我还专门叫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解说员,叫一个写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一些他认为重要的东西,边看边说,边理解边写,最后共同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长方形面积=长×宽”得到“圆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进一步推导出“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这一几何模型,进一步问“要求圆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目的是明确模型要素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扫除盲目性。

有了圆面积公式的建模,斑马吃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有关买圆桌布、建圆形花坛等实际问题。

四、运算定律中的建模

运算定律建模实用性更强,它可以使生活中的运算简便。例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图文并茂的实例:3月12日是植树节,学生被分成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水,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提问: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课件放映情景图和信息,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发现问题,找准有用信息,逐题解决问题,最后反思检验汇报结果。汇报完,根据每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能否给它取个名字?会用字母表示这类关系吗?自己独立完成,有疑虑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最后得出4×25=25×4=100,即a×b=b×a,这叫乘法交换律;(25×5)×2=25×(5×2),即(a×b)×c=a×(b×c),这叫乘法结合律;(4+2)×25=4×25+2×25,即(a+b)×c=a×c+b×c,这叫乘法分配率。

通过对这几个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建模,学生今后的运算如虎添翼,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学业负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就是数学建模。建模情景的创设要与社会生活实际、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可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需求。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孙莹.浅谈小学数学建模与课堂管理的有机结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

[2]孙支南,王超辉.论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性[J].小学生,2016,(01).

[3]李少平.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建模的应用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5,(10).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几何图形数学建模数学思想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