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杰
摘 要:在教研转型升级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有选择合理有效的策略,才能让教研转型得到真正的推进[1]。而课堂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推动手段。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教学过程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提问教学法,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课堂观察视野下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展开探讨。
关键词:课堂观察;初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
課堂观察主要是指观察者或研究者借助录音录像设备、观察表等辅助工具,凭借着自身的感官并带着明确目的间接或直接地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且根据相应的资料展开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式[2]。在课堂观察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师再展开课堂提问,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以此拓宽教学广度和教学深度。
一、基于课堂观察进行适度性提问
首先,要注意深度。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3]。很多历史教师虽然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互动,提出诸多问题,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与问题的深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过于追求量而不注重质的课堂提问,很难拓宽学生思维深度。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问题越难越好。难度系数过大就会出现课堂上鸦雀无声的局面。所以,历史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对学生进行适度性提问。
其次,要注意广度。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历史教师还要注重问题的广度。通过调研得知,部分历史教师不够重视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学生在书本上就能找到确定的答案,或者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类问题不具有思考价值,很难让学生打开“话匣子”。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尽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意坡度。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需求、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提出坡度不同的问题,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目标,以此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基于课堂观察进行适量性提问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历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合理控制提问的总数。如果学生表现的意犹未尽,历史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需求。相反,如果学生出现认知疲惫,甚至有学生出现排斥情绪,教师就要适可而止,不可再继续提问,否则不但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做好预设工作,在问题的质量、趣味性等方面下功夫,确保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西游记》中的片段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唐僧从大唐去西天,这一路上每到一个国家都要进朝倒换关文、谒王验牒。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今天是否也这样做的?”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国家之间友好往来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这种提问既具有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又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三、基于课堂观察进行适时性提问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提问的“度”和提问的“量”,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间”。换言之,历史教师要把握好提问时机。这也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例如,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帮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以此提升学生听课效率。又如,在新课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再则,在课堂总结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实现知识迁移,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讲解《内战烽火》这节课的时候,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毛泽东,受到蒋介石的三次电邀,会去重庆谈判吗?”这样既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向课堂,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综上所述,基于课堂观察展开课堂提问,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局面,实现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加强对课堂观察以及课堂提问教学法的研究,使课堂观察和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达到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仕禄,杨静,严海峰.问题引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进实践研究[J].教育参考,2018(3):80-88.
[2]孟春容,李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3):98-99.
[3]覃章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的课堂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