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外,还有利于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不但对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现象起到辅助作用,而且对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实现情感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实践体会;学习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带来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变,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化难为易,降低教学难度
现在各个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历史资料片、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网络中大量的图片、视频短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认真地加以搜集、整理,去伪存真,既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历史教学中的信息通道,使视听结合,使历史知识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观认识和理解课本,降低教学难度。七年级上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迁移和此时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是七年级上册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问题,涉及古代两次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的问题。这个时期人口迁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五胡内迁”。北方少数民族迁到黄河流域实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第二种情况是北民南迁。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为躲避战乱南迁到长江流域又促成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在教学中可以制作动画PPT把两次人口迁徙放在同一张幻灯片进行区别对比,采用路线方向的移动、区域颜色闪烁、变色、图片的插入等演示方式,既能让学生看到这两次迁徙的不同,也能清晰地了解两次迁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讲解江南经济的开发做好铺垫,让学生理解课本变得容易。七年级主要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较多,如何让学生对不同时期我国疆域发展以及各朝代民族关系有个大致了解,网络地图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比如在讲下册辽宋夏金元的变化和民族关系时可以先把辽、北宋、夏对峙图展示出来,三者实力对比一目了然,也就不难理解北宋统治者为什么称臣议和。在讲南宋与金以及蒙古国灭南宋这些知识时,以辽、宋、夏对峙图为蓝本用多媒体把这些变化动态地展示出来,使地图变活,学生一下子就弄明白之间关系,大大降低教学难点。
二、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头疼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历史课素养的形成也是比较难的,需要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和情感交融的过程,当然这样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历史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中的相关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接受精神熏陶,提升精神境界。例如,反映中国古代和近代政治大事的影片如《牧野之战》《楚汉之争》《鸦片战争》《西安事变》《建国大业》《钢铁时代》,还是以人物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如《汉武大帝》《郑成功》《毛泽东》《邓小平》等。可以说凡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都在荧幕上有所展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可以把这些资料找出来,加以筛选、节选、整理,通过荧幕播放,让历史人物的言行再現,他们的精神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等都一一展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电脑、网络、交互式白板、投影、PPT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探究提供了资源及技术支持。例如,在上活动课“中国的传统节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制订任务分别探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代表以各自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有的小组播放视频,有的小组利用投影仪展示绘画并讲解,有的小组利用网络背景编排历史剧。各组展示完后再让同学们选出最受大家好评的小组。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教师一定要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比较科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韦兰.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10).
[2]于卫红.有关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3]徐建香.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