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律课在日常教学中常被老师简单当成法律知识课,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升法律素养,导致生活中依旧出现一些明知故犯的不良行为。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法律课必须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真参与,真思考,真领悟,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学以致用。
关键词:法律素养;活动探究;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
新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已使用两年有余,老师都感受到法律知识变多了,变深奥了……在老师专注于挖掘教材,力图把法律知识讲解得更透彻时,生活中却屡屡上演这样的现象:学习过《矫治不良行为》的学生拒绝不了网吧的诱惑、学习过《受教育权》的学生,依旧不能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基本义务、学习过《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学生图方便过马路时便会闯红灯……这不和谐的一幕幕向所有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敲响警钟: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那何为法律素养呢?“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一是指法律知识,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三是法律信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可见,对于法律课的目标,很多老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还停留在浅显的“法律知识”层面,课堂中也大多采用案例讲授法,往往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没有共鸣,没有感悟,自然也就没有践行。那如何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呢?我觉得可以巧用活动方式。
一、活动内容源自身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和注意力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一定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比起文字或视频展示,创设活动情境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教授《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天猫双十一开始在即,利用图片展示淘宝购物车里收藏的物品:有衣服、书籍、零食……有前多少名半价的,有前多少秒免单的,有买一送一的……学生都经历过双十一,或多或少都参与过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抢购,这样的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结合曾经收货时后悔的经历,通过对购物车里东西的筛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需要理性消费、需要提前了解商品信息、需要识别各种消费陷阱等。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都很高,知识理解也很容易,因为学生真共鸣,真感悟,真表达。
二、活动设置有针对性
很多老师在常态课上不愿意采用活动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活动形式花哨,效果却不好,特别是法律知识比较难时,活动法更是不如讲授法来得直接且有针对性。我觉得这是对活动法认识的一个误区,为什么活动法收效不好?因为设计活动时并没有弄清楚这个活动与所学知识到底是什么关系,即通过这个活动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对于掌握这个知识,特别是本课重难点,该设置怎样的活动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又能从学情出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课知识。
如教授《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我导入时设置了一个看似与教学没有关系的活动——派发奖品,我以近期班级卫生检查优秀为由将为数不多的礼物以抛洒的形式分发给学生,教室瞬间“乱了”,之后我分别请了抢到礼物和没有抢到礼物的学生谈谈感受,多数没有抢到礼物的学生一致认为这样发奖品的方式不科学,通过大家商议,最终决定以后发奖品要制订一个制度,按照一定规则发,这个提议最后获得全班同意。通过这样的环节我让学生在感性层面感受到“生活需要法律”的重要性,之后引导学生从发奖品需要规则,到社会中我们要遵循的共同规则是什么等问题引入今天的课题。
三、活动评价升华行动
法律课变成简单的法律知识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价环节设置不科学,以知识点的练习代替了教学评价,以题目完成的正确率代替了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的程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因此,在评价环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矫治不良行为》这一课的学习评价环节,我在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不良行为有哪些、不良行为的危害、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如何矫治不良行为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我帮你做更好的自己”计划表,即在班级中选择一个同伴,选取他现在身上存在的一个不良行为,帮助他矫治,并将过程记录下来。这份作业历时一个月,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展示活动成果时,大家都谈到了很多情感上的体验与收获,让人惊喜的是,帮助别人的小老师“以身作则”,自我约束能力变强,对矫治自身不良行为也是一个促进。
法律课的学习不能只关注法律知识的学习,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才是法律课最终的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层层深入设问,关注行动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参与,真思考,真领悟,真践行,从而提升法律素养,使青少年真正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