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雅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原有的教材内容已经逐步显示出一丝颓态,不能适应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与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对教材进行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此形势下,教材改革被大力实施起来,以新课程标准为目标的,更具有实际性、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被增加到教材体系当中来,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适应教材的改革,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更加突出,教师还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实效性有更大提高。在此对初中化学教材进行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分析;教法探究
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在生产中和科技中应用广泛的学科,制药、生物、化工、科研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知识。为了培养更多的化学人才,不断普及化学知识,我国从初中阶段就开设了化学学科,进行了化学教学。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因为教材已经多年没有经过改革,其中的部分内容明显已经不能切合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也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状态了,对于当前的化学教学形成了一种制约。为了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更大发展,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被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大量陈旧的内容被删,更多更富有现代气息和时代气息、能够更加快速为学生所接受的新内容被增加到教材中来,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也切实开展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不同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活动,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对概念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中具有大量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法则等理论性极强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假如采用为学生进行直接呈现知识,然后进行知识讲解的方法开展教学,或者是直接给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阐述,然后直接把这些理论知识明确出来的方法开展教学,这种方式尽管更加直接,不会耽误更多的时间,可以有效保证教学进度,保证教材内容的顺利呈现,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当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被边缘化了,甚至被隔离到教学活动之外,学生没有了广泛、深入的参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足够的学习体验形成,仅仅凭借对教师讲解的理解,必然会感觉学习的过程极度枯燥、無趣、乏味,缺乏吸引力,进而制约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故此,对于概念等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活动,最终形成对概念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师利用化学方程式来直接展现这一定律,直接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方法呈现到学生面前。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反其道行之,首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药品如硫酸铜、氢氧化钠等,提供了需要的实验器材如烧杯、烧瓶、胶头滴管、天平等,组织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然后在学习小组内部开展探究实验,首先使用天平称量出反应之前的药品的质量,之后进行化学反应,最后把反应之后的物质的质量又一次进行了称量。实验前后的称量中,尽管各组在使用天平称量或者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轻微的误差,但是总体的结论还是指向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总和是相同的。有了这一结论出现,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明确出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这一概念完全是学生通过实验过程进行的印证,所以学生对这一定律的记忆格外深刻,也完全理解了其深层的含义,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对元素及化合物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对元素以及化合物的认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有相关的要求,强调了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把教学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采用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进行多种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元素,接触到化合物,加深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感性认识,以保证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当前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的演示实验有22个,学生分组实验有41个,这些实验内容涉及了教学内容的各个层面,可操作性极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或者实验室教学中都能够进行操作,并且学生也能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实验难度较小,实验现象明显,反应过程控制难度不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利用以上种种优势,把实验教学大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真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能力提升,对元素及化合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感知,并利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广泛参与的优势来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细致的探究精神,促进初中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沪教版初中化学《认识氧气的性质》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分组实验活动,让不同小组对碳、蜡烛、铁、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别进行了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出现任何的意外事件,另一方面对学生实验步骤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并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不同物质在氧气中发生剧烈燃烧的现象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最后实验完成后,教师带领全体学生对实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了解了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认识到氧气的性质所在,让学生掌握了探究氧气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让学生以高度的主动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可以在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时候从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中进行迁移,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其他物质的学习和认知,提升教学的效果,保证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不断发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对化学专用术语及计算内容的教学方法
化学专用术语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专用名词及相关术语,主要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多种内容。可以说化学专用术语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假如不能准确掌握化学专用术语,那就不能对化学知识及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更不要谈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了。此外,计算内容同样也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兼难点内容。化学教学中需要大量进行计算的内容,但是学生一方面不懂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一方面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因此这些都对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严重困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日常强化训练、不断总结积累的方法,把教师的深入讲解和学生的系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用到相关元素的符号,需要用到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需要用到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物质的状态、性质等进行回忆,对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及生成物进行归纳,保证学生能够把各方面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明确,同时给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示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演练。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生彼此之间进行错误的指出和纠正,这样在加深所有学生的印象的同时,保证学生计算能力的更大提升,还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的批评产生逆反心理,保证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化學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把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来,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灵活、机动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实践同学生的学习密切融为一体,保证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开展,为把学生打造成世纪性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龙社.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5).
[2]蒋海峰.探究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黑龙江科学, 2017,8(15):106-107.
[3]阳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7):121.
[4]王素军.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C],2012:14.
[5]林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中学), 2012(9):118.
[6]张力参.对初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9):10-1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