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念琪
摘 要:《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内在情感。文章结合课标要求,对《囚绿记》这篇课文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关键词:《囚绿记》;语文教学;教材分析;教学设计
中圖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9-0069-01
一、教材分析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重点在于让学生鉴赏文章的风物美景,从中感受作者所赋予的真情实感。《囚绿记》在这一单元中的价值在于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绿”的外在美感,更能够让学生感悟到“绿”所象征的丰富意蕴和内在力量,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语言优美的现代散文,他们善于发现,观察力强,这些都是开展教学的有利因素。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表面,对于散文中“物”的深层次内涵还比较陌生,因此要理解文章中“绿”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对学生来讲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绿”的深刻内涵。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课,把握文章脉络,感知整体内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明确“绿”的特点和深刻内涵;通过迁移拓展,丰富“绿”的精神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绿”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深刻含义。
3.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4.教学过程
第一,语言导入,接近“绿”。如果只能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春天的话是哪个颜色呢?为什么?文人墨客常常借“绿”来抒怀,所以我们一想到绿色就会想到生机、健康、充满希望,那么如此有生命力的绿,却有人要囚住它,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囚绿记》中一起探索。设计意图:文章叫《囚绿记》,通过“绿”来导入,既与文题相映,又能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第二,整体感知,了解“绿”。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的题目叫《囚绿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囚“绿”的过程,那么课文都记录了作者和“绿”之间的哪些事呢?能否用动宾结构的词语概括一下?明确: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设计意图:默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通过选词概括让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第三,课文研读,分析“绿”。多媒体上设置问题:问题1:朗读并赏析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囚绿?明确:作者把绿色看成是希望,是生命,是快乐,毫不吝惜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绿的渴望和喜爱,想要得到的心情就像鱼盼望着雨水一样急切。为了装饰简陋的房间,改善抑郁的心情,作者想要囚住绿,并且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对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问题2:作者为什么囚绿之后又放绿?结合课文来分析。明确:作者虽然把绿囚禁起来,但是绿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细叶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并没有因为作者的喜爱而丧失了自己,由此可见它的固执,对于阳光和自由的向往。问题3:“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有什么深刻内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作者是在抗战前期,被日本侵略军包围在租界里,内心压抑而痛苦的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想起自己曾经囚“绿”,但是被囚禁的常春藤却依旧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这和作者以及当时被压迫的中国人民的处境一样,所以这也正是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的象征。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于“绿”的喜爱,同时也寄托其中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光明的追求以及对中国人民不屈服于日寇铁蹄之下的民族精神的歌颂和赞美。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要囚绿”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并且通过对语句的赏析,总结出“绿”特点,明确“绿”的第一层象征意义——幸福、希望。
第四,拓展迁移,丰富“绿”。作者心中的常春藤就是这样充满爱和希望,永远向阳,渴望自由,不屈服于黑暗的样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常春藤,会在不同的时候被不同的问题囚牢,请列举一些你知道的被苦难囚住却不低头的“常春藤”,谈谈他们带给你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常春藤”来进行拓展迁移,深化理解,感受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榜样。
第五,布置作业,延伸“绿”。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同时要流露出真情实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消化文章之后可以学以致用,学会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弘.构建“生本、生态、生命”的语文课堂初探——以《囚绿记》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4(08).
[2]李光.从囚绿到“绿囚”英雄永生、民族永存——《囚绿记》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