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4-17 14:41王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王静

摘 要:当前社会对审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应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双向达标的毕业生。因此,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以哈尔滨广厦财经学院审计学人才培养为例,阐述该学院在审计学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双向培训的管理模式,以期为其他院校审计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101-03

一、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取得成效

(一)构建了“双循环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双循环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即:各门课程单项实训循环与毕业前综合实训循环,同时推出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模块,包括财务审计岗位实训模块、出纳业务实训模块、纳税申报业务实训模块、审计业务实训模块,审计报表实训模块、财务分析实训模块。在模拟实训内容、模拟教学形式以及模拟教学环境方面达到立体式的全方位,实训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不间断地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把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锁定在岗位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四年连续不断线。

(二)积极倡导互联网+审计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统的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必然也会引起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上探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进行审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审计互联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促进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了毕业生能够更快融入企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根据学情分析、社会行情分析,结合教学经验制订出一套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使之处于动态的管理中。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化发展状况及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审计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1.由企业制定教学大纲,行业讲师、财务总监进行授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了达到财会课程教学的目的,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课程,对于每一个专业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可以描述的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了完成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设计中进行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且结合合适的载体后形成了课程中的多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功能在逻辑上也应该是一个可描述的完整的小单元,为了实现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都将进行一系列基于各种课程载体分解之后的子载体的单元情境设计,每个单元情境设计中应该包含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2.校企协同共建理论教学课程平台

與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移动云教学平台,平台包括资源平台、互动平台等。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教师发布到云班课的学习资源,通过详细的学习引导和后台的视频微课资源,预习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课上进行讨论,并实施翻转课堂。这种上课带手机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同时与正保会计教育集团共同开发了在线课程、资源库和习题库,进行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实践。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云班课)和教学资源(云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建议立一套完整、高水平、创新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大面向未来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新型课程的应用和交流力度。

3.聘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

行业专家进校可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我院跟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财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中期和末期会安排几次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他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结合工作实际问题参与课程教学及设计指导,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工作实践方面的不足。如财务总监做的专题性报告、财务总监走进课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校企协同开创实践课堂

(1)带领学生走进企业

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带学生到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可以熟悉制造业商业企业等工艺操作实际过程,弥补会计基础和审计课程理论课表达中的不足;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加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共建实验课堂

通过课程教师与企业财务总监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报税以及学生的账务处理,指出其与实际工作的不足之处,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拓展创新课堂

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各类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工作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以老带新申请各种创新类项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走进创新课堂。把财务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沙盘和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课程建设情况

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财经学院已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分岗位教学

审计学课程按照岗位进行分解,分为企业内部审计岗位、注册会计师审计岗位、审计项目经理岗位、审计助理岗位岗位、政府审计岗位、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手段进行教学,采用校企协同的课程建设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同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学生既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上的方法又具备实践操作、岗位操作的理念和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职业证书纳入课程体系

课程把会计资格证书纳入教学体系内,在学习阶段可以考取初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证书,体现能力培养。

4.基于专业竞赛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专业竞赛,如会计技能大赛、会计扑克大赛、省级会计技能大赛学生全员参与竞赛,同时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成绩中,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云教材建设

项目团队开发了《财务会计》云教材,立体化的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辅以微课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片、案例,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有助于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6.校企协同式的实践课程开发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由企业讲师授课,把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实践案例,提高财务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开发能力。如校内基地嘉一信财务公司的代理记账业务、财务智能机器人应用,餐饮业案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协同制定实训教学大纲。

二、审计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

(一)完善审计专业培养方案

我们将结合“培养通财会、知法律、懂管理、擅沟通、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完善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完善中体现夯实专业主干课程,以拓展综合能力作为基本原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差融合学习方式,夯实基础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另外还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具备更广的择业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以审计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为学院其他专业建设为重点专专业奠定基础。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重视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体系之中,积极主编和参编教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同步实习、课堂互动式教学。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多个角度考核评价。

(三)加强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

拟通过在职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或参加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等途径,进一步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的审计前沿问题举行专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采取“传、帮、带”和相互讨论研究的办法,以及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的方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继续重视质量、数量与结构的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紧紧抓住稳定、培养、引进和用好四个环节,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和人才强院战略,使师资队伍在结构、质量和数量上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

(四)改革拓展实践教学

1.校内实验教学环节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审计学手工模拟实验、审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综合实验实训等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累计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修订。使教学计划能够很好地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充分保证实验教学的时间,逐步提高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和实验质量。在建设中,将加强对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设计更多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习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期内要建立完善的综合实习制度(包括修改完善实习指导书,加強课程实习的实施过程管理和实习效果的评价),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校内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2017 年8月,我院与嘉一信公司共建财会综合实习基地,加强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2019年,我院与嘉一信公司继续深度合作,建设嘉易信智能财务共享就业创业基地。财务共享就业创业基地是以解放君人工智能财务软件(以下简称“智能财务软件”)为平台,给学员提供多套真实企业建设财务共享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运营管理信息,学员以个人为单位或分成小组,按照既定的操作流程完成财务共享相关的基础数据设置、业务及组织规划、共享业务处理、运营分析等实际操作,直接参与到企业真实工作中,工作成效决定企业交付结果,真正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实现未毕业先就业。

提高学生对财务领域认知及热爱程度,广开思路,认清方向,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财务职业生涯,进而提升院校会计专业实际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为企业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真正满足现代企业需求。

打造全国财经院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模式新典范,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以会计专业为核心的企业与院校深入合作,实现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整体教学教研水平。实现将企业搬入校园,学生未毕业先就业;实现专业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打造一批专创融合项目。留住本土人才、助力龙江经济振兴,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为了巩固和继续加强我院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期内拟再新建2—3门院级精品课程,完成1—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取得成功。通过教材建设,将最新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六)继续深化管理会计实验班建设

在建设期间,对管理会计实验班进行内涵建设,跟踪建设效果,力争培养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在就业、考研等方面有所突破。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开设 CMA(注册管理会计师)方向班。

(七)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认真完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在已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科学修改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明确管理职责,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三年建设期内,学术带头人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研教改、科研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强化教学资料管理,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动态化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科学化意识和服务意识。

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教学评价和检查,如新引进教师的试讲和跟踪听课、在职教师的定期听课和不定期抽查、学生听课效果检查和学生民意调查等,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控和整改。

建立健全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制度。通过对审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状况,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以确定本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73-175.

[2]  金春云,秦桂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4):68-70.

[3]  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等教育管理,2014,(1):6-9.

[4]  周广秀,盛永志.关于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3,(3):144-145.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