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2019-04-09 03:28陈慧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文本细读教学设计

陈慧芳

摘 要:许多语文课上教师都在重复学生课前预习已知的内容,以致课上学生兴趣不浓、收获甚微,而老师如要教给学生未知的东西,则需要备课时对文本潜心细读,“咬文嚼字”,读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才能巧妙地设计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追问作者写作意图、细究文中暗含矛盾、比较阅读品味语言等方面进行文本研读,并运用具体的案例逐一展开阐述。

关键词:现状 思考 文本细读 教学设计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收获?笔者认为我们老师读得深入,课堂设计才会精彩;老师读得细致,课堂上学生发言后我们的发言才不会是重复学生的发言,而是深化学生的理解。[1]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语文教学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正确答案”,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教学内容,我们语文老师如果问一问自己:这堂课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收获?恐怕心里是没有底的。多数语文课低效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老师没能拥有比学生更高明的解读,学生在课堂上自然难以有启发与感悟。[2]

孙绍振先生认为 “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就需要老师自己对教材“咬文嚼字”,能够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

那该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笔者认为一定要咬文嚼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追问作者写作意图

我们教学时往往重视文章“写了什么”,而文章“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容易被忽视,文章“写了什么”有些时候是学生预习课文就可以知道的,后两者才是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读文章,追问作者写作意图是细读文本的关键。而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老师们需要抛开教参,逐字逐句品读,圈出自己也不是一下子能理解的词句,对这些词句重点思考。另外,查阅作者相关资料,阅读作者系列作品从而了解作者,或者查看名家解读,帮助自己理解,而当我们无从下手时,其实板块名和专题名也是编者给我们的一种提示。

二、细究文中暗含矛盾

艺术形象经过作者的加工创造后往往与生活形象不同,而作品在构思上为了不平铺直叙,往往也会通过矛盾深化主题,这矛盾可能是艺术形象与生活原生形象的矛盾,也可能是文章内部情感的矛盾。因此细究文本中暗含的矛盾,多思考文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这个“不合常理”之处,很可能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突破口。

三、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那就要多品味语言,钱梦龙认为教语文首要的是教语言。老师细读文章的语言可让学生课上有收获,很多句子学生自己阅读时并不能发现它的精彩之处,而老师如果引导学生体会出来,那学生对语文课就会充满期待了。品味语言要注重语言形式,关注句子的表达,可以揣摩作者的用词,语句顺序,甚至有时候标点符号的使用对表情达意也起着重要的效果。我认为品味语言较好的方式是修改原文,或增删、或替换,让学生比较探讨原文语句和修改后的语句,这样学生能够较深地感受到原作语言表达的妙处。在长时间的这样的语文课的熏陶下笔者相信学生对字词的感悟能力会逐渐提升。

以下笔者以《说书人》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以上几点的教学实践。

师陀的《说书人》是一篇看似浅显的文章,课前学生自读就能大致把握说书人的形象。笔者初次备课时,教学设计的主问题是“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说书人”,课堂上学生都能说出说书人命运的悲苦以及说书人技艺的精湛,说书人带给听书人许多感动安慰。但一堂课下来,总感觉学生还是游离在课文之外,并没有真正理解说书人的伟大。

笔者再次细读文章,咬文嚼字,再次设计教学。

以下是我优化教学之后的教学片段:

1.从“我”的所见所闻中感受说书人的孤苦凄凉。

如文中“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为凑一个馒头他还要乞讨几次,引导学生留意此处标点符号,为什么不是句号也不是逗号?朗读时注意分号的停顿比逗号稍长,表明他在尴尬地等待别人掏钱,不用句号是因为他没讨完,这一处分号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想象说书人的窘迫。又如从杠手的对话中读到杠手对他漠不关心。由说书人长衫的变化读出他的可怜。但文中除了写“我”的所见所闻,还有大量笔墨在写 “我”的所想,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文中用的不是“留”,而是种下,意味着留得很深很深,生根发芽的。

2.说书人在“我”的心底里到底种下了什么?

在生探讨说书人“给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师适时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感受到“现实世界的沉闷”?“只有那些被吹嘘的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改写:只有那些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安闲下来,他们便在我们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

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删掉的这些词语中读出了什么?

这些听书的人在现实世界里是很疲惫忙碌的,现实里也并不如意。灰暗的现实让听书的人希望从说书人那里获得力量。年幼时的感动或许是因为这些英雄形象很生动,而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还会感动是因为说书人通过他的吹嘘让这些疲惫的心灵有了一个安定悠闲的地方。师生探究后总结:说书人在“我”的心底里种下了英雄形象;种下了正義的故事;种下了一个不同于沉闷现实的侠义天地;种下了感动与幻想;种下了一种精神安慰;种下了“我”对说书职业的痴迷与向往。说书人一个卑贱的身躯却创造了杰出的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说书人的死,在“我”心里又种下了什么?荒凉。

3.如何理解文末的“荒凉”?

这种荒凉不仅是现实中环境的荒凉,更是说书人走后给“我”造成的精神的荒凉。而说书人的陨落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凋零、说书人构建的行侠正义的天地渐行渐远......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文本细读教学设计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