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的“打开方式”

2019-04-08 01:09朱红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文素养

朱红艳

[摘   要]古诗鉴赏历来是考试中的难点,教师认真教学之后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不确定性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诗歌的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攻克古诗鉴赏这道难题。

[关键词]诗歌教学;古诗鉴赏;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6-0012-02

古诗鉴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说别的,光鉴赏方法就教了不少,比如分题材鉴赏,读懂诗歌要“五看”等,结果教学效果还是不理想。学生在考试中碰到诗歌鉴赏时,依然一头雾水,写出的答案更是和标准答案相去甚远,有些答案直接是背道而驰的,与标准答案八竿子打不着。

鉴于古诗鉴赏教学的现状,我们首先得明确诗歌鉴赏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为以下两点:一是明确诗歌的特征;二是明确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一般意义上,诗歌具有这几个特征:从语言上来说,它具有文言性,古代诗歌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从表达上来讲,它具有形象性,诗歌总是借助描绘的景物或塑造的人物形象来传达情感;从作用上来看,它具有抒情性,诗歌是一种用来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据诗歌的特征,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三步:(1)读懂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功底,还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把握诗歌形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意蕴,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归纳、分辨的能力;(3)情感体验与思辨,进入诗歌语言表层下的诗人内心世界,体味诗人的心境,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基础与思辨的素养。

一、读懂诗歌内容

怎么才能读懂诗歌写了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问:整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1)本诗描写了从日暮到夜晚江上美丽却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凄凉之情;(2)本诗描写了红日西沉和月亮东升的江上美丽、宁静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可怜”二字上。这里的“可怜”不是“值得同情”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可怜”有“可爱”的意思。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的 意思是说邻居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字叫罗敷,姿态可爱无比。杜牧《睦州四韵》中的“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是说这儿的山水着实可爱。所以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正是用“可怜”二字表现出内心深处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

从以上事例不难发现学生忽略了古代诗歌是用文言写作的特点,从而曲解了“可怜”的意思,导致对整首诗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如何读懂诗歌这一步上,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文言的角度去理解诗歌大意,注意重点实词、虚词的文言意思,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倒装、省略等特殊的文言现象。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的“信”应译为“确实”。“惟觉时之枕席”一句中的“觉”应译为“睡醒”,读作“jiào”。在文言文中“觉”没有“睡眠”的意思,只表示“睡醒”。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觉而起”,译为“睡醒了就起身”。其他如“栗深林兮惊层巅”一句中的“栗”和“惊”应是使动用法,整句的意思是说熊咆龙吟声使深林战栗,使层层峰巅震惊。“故国神游”为动宾倒装,正确的语序应该是“神游故国”;“城阙辅三秦”是倒装,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三秦辅城阙”;再如“人迹板桥霜”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另外,诗歌表达的跳跃性不仅仅表现在语言表达上,还表现在时空的变换、情感的抒发上,这就需要学生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补全诗歌的空缺,从而完整并且正确地理解诗歌。正如苏辙的《诗病五事》中说的那样:“事不接,文不属,如连山断岭,雖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也。”以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为例:“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前两句写自己在除夕之夜客居他乡,孤独难眠,叩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凄凉。三四句却不作回答,而是写了远方的故乡。“故乡今夜思千里”,即故乡的亲人今晚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我”。三四句在空间上进行了变换,写故乡的亲人思念自己,其实是在写身处千里之外的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这样的情感抒发方式呈现东方式的含蓄委婉。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思乡或思人题材的诗歌往往体现了时空的跳跃。再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首诗体现了时空的跳跃,诗中描写的身处鄜州的妻子思念丈夫,体现了空间上的跳跃,而“忆长安”则是回忆曾经和妻子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跳跃。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些跳跃之间的空白填补出来。诗人身处乱军之中,想到往昔和妻子同看鄜州月时共同回忆过在长安的安定生活,而今妻子独看鄜州月而回忆长安,其中的辛酸无人能懂,小孩的不解,更能体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学生要从文言的角度解释诗句大意,补全诗歌因为表达的跳跃而出现的空缺,这样就可以基本掌握诗歌大意了。当然,要准确描述诗歌大意,还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术语和锤炼自己的语言。

二、把握诗歌形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意蕴

诗人一般都是通过描写或塑造一些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营造一定的意境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把握诗歌形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意蕴,从而准确地体味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诗歌形象的外在指的是诗人对于形象的限定和描述,即对时间、空间等的限定,对事物的形、色、态等的描绘。诗歌形象的内在意蕴包括形象构成的特点,以及诗人寄托于诗句之中的言外之情、言外之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的主要意思为:在山里的夜晚,皎洁的月亮从松树的缝隙中洒下清光,地上是斑驳的松树的影子,清澈的泉水顺着山势从石头上淙淙流淌。诗句突出了月色的明亮,山林的静谧,泉水的清澈与水声的悦耳。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宁静、明亮、幽闲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眼前之景的喜爱之情。

同一形象在不同诗歌里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意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要学会将不同诗歌中同一形象的内在意蕴与外在特征作比较,然后归纳、分辨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时诗歌形象的描写往往采用一些方法技巧,如比喻拟人、动静结合、对比衬托、色彩渲染等等,这些也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这句诗写了燕子和鸳鸯两种可爱的动物,写燕子飞行的动态,显得春意繁闹;写鸳鸯睡觉的静态,显得闲适自在。诗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相互衬托,从中可以探究出诗人的心境是愉悦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结束多年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

学生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明确诗歌形象的外在特点与内在意蕴后,就可以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接近诗歌的内核即诗人当时的情感世界。

三、情感的体验与思辨

古诗鉴赏的最后一步是情感的体验与思辨。鉴赏古诗,我们如果只是搞清楚作者写了什么,情感是怎样的,而不管这首诗与“我”有什么关系,和现在有什么关系的话,也就没有上升到诗歌的情感体验与思辨的层面。所谓情感体验就是要将学生自己平时的情感与诗歌中的情感进行比较、感受,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把诗人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将自己阅读每首诗歌所得到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找出共性与典型背景下的独特性,就是情感的思辨。

诗歌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加上后人不断地分析,使得人们对诗歌情感的解读呈现多样性。所以在鉴赏古诗时,情感的体验与思辨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深入诗歌的内核,认清其本质,又要跳出诗歌,进行辨别与评价。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学生既要结合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去了解韩愈被贬之后的情感世界,也要看到它有别于一般贬谪诗的独特所在。52岁的韩愈因为劝诫唐宪宗迎佛骨,在幸免于死的境地下被贬至千里之外的潮州。对于大半生仕宦蹉跎的韩愈来说,怀着一片忠誠之心的自己竟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对统治者的怨愤之情、被贬谪的悲苦之情充溢胸膛。这两点和学生学过的贬谪诗具有共性,但在本诗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到诗人刚直坚定、无悔不屈的情意,这是本诗的独特性。在思辨的基础上,学生还应对诗歌进行一定的评判与评价。

当然,就诗歌的鉴赏来说,光知道“打开方式”还不够。诗歌的鉴赏不止于完成考试题,还应该深入发掘诗歌的教育价值和感受它超越时代的生命力。不过,只有“打开方式”正确了,学生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学习,不是吗?

[  参    考    文    献  ]

[1]  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  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3]  俞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语文素养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