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当下,家校共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家校共育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然而实践中家校共育存在教师与家长职责不清的问题,家长过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学,有些家长甚至称自己已经成为“编外教师”。家校共育作为学生管理、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倡导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家校共育;共育教学;教学思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则共赢,分则皆输。实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在育人目标等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厘清相互之间的职责与边界;学校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领父母更新育儿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家校双方都应致力于儿童研究,理解儿童、走进儿童世界;探索规律,把握家校共育的“有效期”和“节奏”。
实践一再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则共赢,分则皆输。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合作?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 统一思想认识
有共识才有合作,有合作才会产生合力。试想,学校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并通过“每月一事”有序推进,但父母对习惯一无所知,或者不以为然,孩子的好习惯怎能真正养成?学校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大力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但父母为孩子安排了一个又一个特长班、兴趣班,或者干脆不闻不问,孩子又怎能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当然,应该承认,真理并不总站在学校一边。尤其是当我们面向全体提出统一要求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孩子被边缘化,甚至被排擠在外。对此,家校双方都应当警惕,力争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尤其是育人目标,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上达成共识。学校在这方面要主动作为,根据父母的需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寻求家校共育的一致朝向。可以想象,失去了这一前提,家校共育将无从谈起。
二、 明确双方职责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确实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最新的相关研究表明,三者的关系正由过去传统的“顺序模式”转变为“重叠模式”,即在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三者相互联系地共同发挥着育人的作用,形成了一种整合的优势。这值得关注,但我们依然要清晰地认识到,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亦不能趋向同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家庭看作“第二学校”“第二课堂”。总体来说,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树根是家庭教育,树干是学校教育,树冠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为孩子奠定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为孩子储备成长的能力,社会教育为孩子提供生活的智慧。三者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促进孩子全面而具个性的成长。
三、 引领父母成长
现阶段,小学生父母的成长伴随了我国社会转型的全过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婚姻观、亲子观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上,“重智轻德”的观念大行其道,“修身明德”的传统逐渐式微。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普遍表现的简单粗暴,缺少应有的实践智慧。我们清楚,希望学校完全改变父母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但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育的优势,对父母提供专业帮助,对他们的育儿目标、理念、路径、方法、手段施以影响,应当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我校进行的专项调查中,92.6%的家长表示,在家庭教育方面亟需学校的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应将“引领父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写入学校计划,并切实付诸行动。
四、 聚焦儿童研究
儿童是家校共育的对象,是逻辑起点,也是最终归宿。他们就在我们面前,活泼泼的,然而,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或者往往见到的是理论中的儿童、理想化的儿童、泛众化的儿童,难觅现实中的儿童、情境中的儿童、独特性的儿童。忽略真实的儿童研究是当下家校共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至于,我们每天都和儿童生活在一起,但儿童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个“熟悉的陌生者”。虽然,这一结论让人沮丧,但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确实“有时候熟悉,有时候陌生;对有的熟悉,对有的陌生;看起来熟悉,实际上陌生;严重的还在于用熟悉掩盖陌生,以陌生代替熟悉”。因此,家校共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认识儿童、理解儿童,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作儿童”“让孩子做一个孩子”。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课程、组织活动;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感受,理解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愿望和行为。如是,才可能创造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
五、 总结
家校共育,从学校来说,最主要的是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如学校提倡的“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这些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从教师来说,和家长沟通主要通过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从家长来说,家长和学校经常沟通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情况,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孩子出现不良现象的教育问题等。
我们在做每一次家校共育活动时,都会认真思考活动中能够解决各方需要关心的问题,让活动能够真正解决实质问题,家校共育实际实效。为了更好的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我校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学校每两学年,公开选举选出家长委员会,分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全面履行各项职责。(2)学校每学年对全体家长,对支持学校的家长和教子有方的好家长进行表彰,每年六一表彰,让家长产生荣誉感,更好推动家校共育工作的进行。(3)“卓越”父母课堂带进校园,让家长知道如何做好“卓越”父母,父母改变1%,家长提高99%。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做好,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通过以上几方面进行,推进家校共育更好的进行。
作者简介:
刘金龙,陕西省安康市,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