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芳
[摘 要]创设高中小说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对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媒体情境、活动情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4-0022-02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对小说教学进行优化。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的情境,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众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教师还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全面调查,以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度。
一、创设生活情境,接轨学生认知基础
创设小说教学情境時,教师要对创设形式进行筛选。小说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体裁,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小说的生活化特征展开教学情境创设,自然能够接轨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形成重要的教学激活动力。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列举生活案例、介绍生活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搜集生活信息,帮助他们快速获得学习认知。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之前,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进行最为恰当的设计。如教学《药》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中医为病人开药方时,往往需要用多种药材,甚至还要用上药引子。大家听说过这个事情吗?学生开始议论。教师继续提问:药引子非常重要,且寻找药引子非常困难,因为药引子大多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认真阅读鲁迅笔下的小说《药》,看剧中人物是用什么做药引子的?学生由此展开热议。
教师从一个药引子着手,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之后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探究活动。鲁迅小说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教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更为丰富。阅读鲁迅小说的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引导需要多重优化,以切准学生学习脉络,这样才能顺利展开教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学贵有思,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学生都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深入小说情节进行感知,使他们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学然后知不足,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取向,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项链》是莫泊桑的小说,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布局合理,但又有出乎意料之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时,利用提问题的形式:马蒂尔德为什么不询问项链的真假就开始赔偿?马蒂尔德性格形成原因有哪些?作者对马蒂尔德持什么态度?我们如何看待虚荣问题?这些问题抛出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都给出了个性解答:“马蒂尔德借的项链是假的,这个情况她并不知晓,因为怕人笑话,不去主动打听情况,而是借钱买真品赔偿给别人。”“马蒂尔德这个人物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其思想根源受其社会属性影响。她因为虚荣,造成了悲剧。”有学生不以为然:“马蒂尔德虽然虚荣,但这与社会制度没有太多关联,小说硬要与社会进行关联,有些牵强了。”
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个性解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思考机会。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发动,能使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三、创设媒体情境,激活学生体验意识
选入高中教材的小说大多属于经典篇目,有许多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教师利用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与小说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学生产生更多直观感知体验。声光电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体验意识。多媒体、白板等媒体设备,都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
《荷花淀》是孙犁的小说,小说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这部小说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片段,为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信息。学生观看视频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围绕视频材料提出问题:这部小说涉及抗日战争背景,大家对抗战时期的影视作品都比较熟悉,结合阅读经历,说说这篇小说为什么被称为经典。学生对抗战相关的影视有一定的认知,自然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抗战神剧塑造了大批抗日英雄人物,但不得不说其中有些剧情违背了历史真相。孙犁笔下的水生和水生嫂的形象极为典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描写中没有太多夸张和渲染,但人物却更为生动典型,这样的塑造贴近生活,其生命力更强。”
教师通过创设媒体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形成更鲜活的学习体验。
四、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学科能力
小说中有完整情节、个性人物,还有环境描写,非常适合用于课堂演绎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课本剧演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观后感、课堂辩论、角色演绎、课堂复述、人物鉴赏、课本剧创编、课外阅读活动等,都属于活动形式,教师要结合不同小说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以顺利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王蒙的《春之声》是一篇意识流小说,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作者利用丰富的想象展开情节构建,凸显小说主题。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堂辩论话题:这篇小说写了主人公在火车上所联想的各种事情,你对主人公持什么态度?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思想自由,追求无拘无束。也有人认为,人物具有多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问题抛出后,立刻引发学生的热议。有学生认为:主人公具有社会意识,能够对生活和社会形成一些主动认知,虽然他对社会的一些丑陋现象很反感,但其思想是独立的,是要求进步的,他能够对现实问题和现象展开理性思考。教师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对相关话题进行个性解读,给学生一定的启迪。
教师为学生设计讨论话题,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教学发动。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学习呈现主动性。学生在具体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是多元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个性观点,没有给出太多的是非评价,而是与学生一起进行对话讨论,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创设教学情境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普遍选择,教师要注意对创设方法进行创新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说是高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小说有特殊情结,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小说的主动性,为后期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