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宸,范金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九科,北京,100041)
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更是表情器官,眼睛及眼周的生动表情具有传递情感信息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交流时的非语言反馈。诗人之所以把眼睛描述为“心灵的窗户”、“心灵的镜子”就是因其丰富的情感交流功能[1]。美丽的眼睛能增加个人魅力,而具有吸引力的外表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并获得帮助[2]。研究证明眼睛比自然状态放大5%-10%的女性更有魅力[3],且重睑被认为比单睑更有吸引力,而大约50%的东亚和东南亚女性是单睑或“内双”,这也解释了近几十年来,眼部整形持续占据亚洲美容外科手术首位的原因[4]。
眼睑整形不仅要求整形外科医师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相当的审美能力,将容貌美学理论运用至医学审美方面,并与外科技术相结合,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眼睑整形。亚洲黄种人与西方高加索人眼睑的解剖结构上存在差异,使得亚洲人的重睑形态及审美标准也与西方不同,如忽略求美者自身条件,一味追求“欧式”,不仅不能实现对美的追求,反而会造成五官的不协调。根据时代、地域、性别、种族等不同,对眼部审美标准也产生相应的变化,Perrett DI等人研究表明利用人群平均数据合成的面部图像更具有吸引力[5],但目前亚洲眼睑成形术的外形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外科医生的个人经验[6],所以应该全面了解本民族眼周数据、眼睑结构及审美标准,才能更好的实现对眼睑外形的重新塑造。
美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追求的对象,“美学”这个术语是由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通于18世纪提出,经过长期研究,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一门学科。但是美学的评判是基于主观感受及比例和平衡,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带有明显的哲学性和艺术性,人们不断努力用语言及精确的数学比例定义美,但目前尚无完整的关于美的定论。
古人认为眼睛具有超自然的神力,他们描绘出许多神可以使用这些超自然的神力,随着社会发展,眼睛发挥出各种各样的重要性,比如古希腊和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是吞掉被征服的敌人首领的眼睛,因为他们相信神力存在于眼睛中。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科学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究和分析,面部和眼睛在人类的自我认知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古埃及人首先提出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身体或面部的比例,他们在艺术创作时利用正方形网格状作为比例参考,但古希腊人改变了这一做法,他们不是利用固定单位而是利用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来描绘人体。公元前6世纪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可以被数学或比例规律所描绘的,他提出的黄金比例沿用至今,他用“cosmos(和谐)”形容美,认为美是宇宙中数学规则的一部分,这也是“cosmetic(整容)”的来源[7]。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雕塑家Policlitus的《法则》是他对人体比例思想的理论阐述,而他的雕塑作品《持矛者》被认为是按照《法则》中的严格比例创作而成。虽然《法则》与《持矛者》原作均不存于世,但借助罗马人的复制品及其他资料整理得关于《持矛者》的眼部尺寸为眼睛长度3.316cm,眼睛高度1.77cm[8]。波利克利托也指出了人体理想形态比例中“对称”概念的重要性。公元前1世纪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对比例和对称的概念,本质上也是受希腊文化影响。
罗马人延续古希腊人审美观点的同时也有了一些独创的发现,如建筑家维特鲁维提出对面部三等分的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先驱的新古典主义把理想的面部宽度以眼睛的长度为单位平均五等分[9],与古代中国的“三庭五眼”有异曲同工之处——比例,该理念不仅对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形外科医生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各种族及部落在各大洲之间频繁迁移,各地区的面部特征也发生着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面部比例标准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的整形外科[10]。
外貌的审美观是在一定时间、地域和民族内部达成的共识也反应了当时人们外貌的共性。中国古人的面貌及审美观可由历代肖像画体现。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主人公额头饱满,眼睛为单睑,细长而上扬,下颌向前突出;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女性形象大多也是单睑细目,眼角略微上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西子浣纱图》是南唐画家周文矩的工笔人物画,描绘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虽然不是西施的本来面目,但也反应了作者同时代的审美标准,画中西施单睑细眉,瞳孔下方露出白色巩膜。从历代的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原人大多是单眼皮,古人认为的美眼大多是细而长的丹凤眼或圆润的杏眼,但绝大多数都是单眼皮。直到唐代,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有了交流融合,中国才出现了更多双眼皮。古人认为,一双眼睛的神韵是最重要的,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波流转间自成一股风流,如《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形容“回眸一笑百媚生”,这种神韵是中国古代美女的神态审美标准。古人并不十分欣赏双眼皮大眼睛,而重在眼部神韵,眼神最好要清澈明净、楚楚动人,古人常用“秋水”、“秋波”等形容美人的眼睛,如“双眸剪秋水”(白居易《筝诗》)、“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都说明了在古人的审美里,一双美丽的眼睛:眼不在于大,更重于神韵。
古代的 “面相”虽属于封建迷信,但其中眼睛的突出地位也从一定程度反应了古人的审美。《麻衣相法》[11]是宋代编撰的相面术著作,其中“眼目为人身之日月,左眼为日父象也,右眼为月母象,则神处于心,寤则神游于眼,是目为神…眼长而深,光润者,大贵…”等反应出古人认为眼裂较长、瞳孔巩膜黑白分明、眼尾上扬、带有“卧蚕”的眼睛是较“好”的,认为内眦缺损、虹膜四周露出巩膜、三角形眼睛、眼球突出、巩膜发黄、圆而小的眼睛是“不好”的。这与自古以来中国人欣赏凤眼较为吻合,其型极细长、内勾外翘,延伸到太阳穴附近,目光如炬,神气逼人。
19世纪40年代摄影技术传入我国,早期照片较为模糊,仔细观察可发现清代女子照片多为单睑,可能与当时贵族家庭多为满族有关。虽也有重睑人物,但重睑线高度大多偏低。至19世纪初期电影行业的兴起,演员的容貌同时也代表了大众的审美趋势。早期影视明星胡蝶、阮玲玉、周旋等大多数女星都是重睑,且眼裂高度较大,这与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审美观念受到了影响有关,西方人的眉骨高眼窝深,国人逐渐开始崇尚更加立体的眼部轮廓。
中国古代女性的美在于她们娴雅、贤良淑德的形象,单睑细目被认为是美。但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审美趋势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追求眼裂增大、睫毛上翘、消除内眦赘皮等更加西方化的眼部形态。但东方人与高加索人的眼部外形特征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东方人单睑外观形态表现为眉弓低平, 睁眼时上睑饱满, 闭眼时眶睑沟平坦[12];另外东方人单睑比例较高、内眦间距较大、眼窝较浅。如一味追求西方审美标准,无疑会造成五官不协调,所以应根据本民族特点与审美设计出个性化的眼部整形方案。
健康的人眼球大小基本一致,但眼部形态却差别很大,决定眼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有上下眼睑的长度、曲度、开合程度,内外眼角的形态、角度等,所以眼部整形时首选眼睑整形。
不同人种眼周解剖学上的差异造成了整体眼周形态的不同。与高加索人相比,亚洲人眼睑解剖学特点有:1、重睑线缺失或重睑高度较小 2、睑板较短3、眼睑较厚4、上睑提肌腱膜与上眼睑真皮之间几乎无联系[11][12]。另一个重要的解剖区别是大约90%的东亚人都有内眦赘皮。内眦赘皮会遮盖部分内眼角,从视觉上缩短眼裂长度,并加宽内眦间距,产生一种鼻根较宽的形态。眼周的整形主要是对眼周皮肤、肌肉及纤维组织进行调整重塑。这里主要讨论重睑的解剖结构。
上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重睑是由上睑提肌纤维束穿过眼轮匝肌到达皮肤,在眼睑打开时产生重睑线;而对于单睑人群,此结构终止于睑板而没有穿过眼轮匝肌,也不到达皮肤,因此在眼睑打开时不会形成重睑线[13]。研究发现,当眼轮匝肌束排列稀疏、间距较大时确实有上睑提肌腱膜纤维束穿过眼轮匝肌与皮下纤维融合,但肌束排列紧密时,上睑提肌腱膜纤维束就不能穿过肌肉[14]。
除此之外,上眼睑组织厚度也是决定亚洲人重睑与否的原因之一,Hirohiko Kakizaki[15]等测量了13具日本人尸体的眼睑数据,显示眼轮匝肌的厚度和形态,以及重睑线处皮肤的厚度在重睑形成中发挥重大作用,但上睑皮肤厚度及皮下组织厚度在重睑标本和单睑标本之间无明显差异。Jeong S[1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亚洲单睑人的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有一层疏松的脂肪组织并且睑板前面有脂肪附着,这些结构无疑增加了上睑的整体厚度,有碍于重睑形成。
亚洲人眶隔的融合位置变化较大,单睑的眶隔与提上睑肌腱膜融合处低于睑板边缘,腱膜前脂肪穿过疏松的眶隔延伸至眼睑边缘的地方[17]。重睑的眶隔融合于睑板边缘,与高加索人相似,但皮下脂肪和眼轮匝肌脂肪多余高加索人,因此眶隔的融合位置和脂肪的数量影响了亚洲人重睑线形态[18]。
李阳[19]等通过分析眼睑部MR图像发现,虽然先天性重睑中眼睑皮下脂肪及肌下纤维脂肪垫普遍存在,但都于睑板上缘1~2mm处终止,睑板上缘以下眼睑组织厚度整体偏薄,其上方组织厚度则明显增加。腱膜前脂肪的最下点约在睑板上缘上3~4mm处(闭眼时),使睑板上缘眼睑较丰满,增加与下方较薄组织的差异,从而加强重睑的形态。
采集眼周数据时测量方法各异,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眼周数据测量,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常见方法:1、手工测量法:直接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受试者眼周数据。该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直接,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缺陷:当距离较近时,受试者难免出现不自主躲闪、抖动或抬眉等;很难紧贴测量点如外眦、内眦或瞳孔中央,测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很难进行准确的角度测量。2、2D摄影测量:在一定条件下拍摄受试者清晰的多角度照片数张,并在被测量平面放置标准长度的参照物,一般为2mm的软尺,后期通过电脑软件定点测量各数据。这是目前眼周数据测量时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因为拍照无需现场测量耗时较短,易于被受试者接受,而且利用电脑软件图片选点测量较为便捷准确,角度等数据的测量较为准确,但由于面部是三维立体结构,因此在平面照片上测量具体数字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眼部标志物的深度可能会对一些数值产生影响[20,21]。3、三维测量:Yasas S.N. Jayaratne[22]等利用一种3dMD 面部立体摄影系统,在不到2毫秒里通过3对同步相机捕捉6张面部图像(4张单色,2张彩色),系统自动生成逼真的人脸图像,有研究表明该系统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23],但该此套设备较为复杂且尚未普及,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
根据各个研究方向的不同,对眼周数据测量的标志点及标志线的选取及测量方法也存在差异,这里列举一些常用的眼周标志点及测量内容[22]。
表1 眼周标志点
表2 眼周测量内容
表3 眼周测量常用比例
近年来随测量手段的不断发展,眼部测量逐渐完善,但还没有系统的测量标准。针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汉族人群的眼周测量数据对指导眼周整形的手术设计有较高的价值。
Wang Dawei[10]Thuy T. Le[24]等人为确定新古典主义面部标准在亚洲及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适用性,采集并分析了健康成人的面部数据,并与北美高加索人进行对比,新古典主义标准中与眼部相关的主要是内眦间距与睑裂长度,但并均未单独分析女性数据,结果见表4。可能由于测量方法与地域等原因的限制,结果显示差异较大,但都显示出新古典主义的内眦间距与睑裂长度相等的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汉族或亚洲人群。Thuy T. Le的研究还表明不同国家的亚洲人群的内眦间距与眼裂长度没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不同亚洲人群与新古典主义标准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北美高加索人与新古典主义标准之间的差异明显较小。
表4 新古典主义在北美高加索人与中国人中的适用性对比
2005年Leslie G. Farkas[8]等测量了4个种族25个民族的面部数据,14个参数中有3个与眼部相关,分别是内眦间距,眼裂长度,外眦间距,数据分析后显示新加坡的中国女性的内眦间距明显大于北美高加索女性,眼裂长度明显小于北美高加索女性,外眦间距没有没有明显差异。2013年 Yasas S. N. Jayaratne[22]等人利用3dMD 面部立体摄影系统对香港的103名(其中女性52名)18-35岁的汉族人的9项眼周数据进行采集,作者称这是首次利用3dMD 面部立体摄影系统测量人群眼周数据并建立数据库。2016年Qian Li[20]等人利用2D摄影技术对20-30岁的162名(女性83名)中国青年进行眼周数据详细的采集分析。可以看到多个研究的数据相比略有差异,可能与中国人的地域及种族差异有关,但总体上都反映了与北美高加索人相比中国汉族人群内眦间距较大的特点。这与新古典主义的en-en=en-ex的理想模型有所差异,所以新古典主义的en-en=en-ex的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汉族人群,根据本民族的自身特点来定义新的理想比例模型。
表5 不同样本人群眼周数据对比
国内各省市也对当地测量结果进行了报告,不同的地区略有差异,总体上能反映出我国汉族人群的眼周形态特点。
上述各研究表明中国汉族人群的眼周形态主要特征:1、睑裂长度较小;2、睑裂高度较小;3、内眦间距较大;4、眼睑较厚;5、内眦赘皮发生率较高。并且新古典主义的内眦间距等于睑裂长度的理想比例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中国汉族女性,所以要根据本民族女性的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眼睑整形手术。但目前研究因地域、测量方法、标志点的选取、测量内容的不同,样本量的不足等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汉族女性眼周的形态特点,如内外眦角度、眼裂轴倾斜角、重睑宽高比等重要资料尚不完善,因此全面系统的利用统一测量标准的资料采集分析,对于了解中国女性眼周形态非常关键,并将对眼睑整形手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表6 国内不同地区眼周数据对比
人群整体数据对于求美者个体而言只能起到指导意义,个体五官差异和审美差异都会影响眼睑整形的设计,眼睛与面部其他部分是一个整体,尽管什么样的眼睛是最美的没有标准答案,但配上面孔却一定有一双最适合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