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摘 要:当今,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心理健康
在目前的学术界,心理健康的定义却仍然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查阅之后,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的涵义主要由如下3个方面构成:1)内容:心理健康是现实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2)本质:心理健康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3)现实表现,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真正健康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处于心理相对健康的状态,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1.2 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2002年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在中小学校实施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统称为“心理健康教育”。[3]美国在《2002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指导手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促使学生提高社会、情感或行为的适应能力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助性活动。[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指导和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大包大揽,帮人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是在个体不能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才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1996年美国国际学校心理学会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指受过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可能发生影响的环境下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专业人员。[4]2002年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校实施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统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4]
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使学生热爱学习。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后进生”通常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做好转化工作,在课堂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许多单亲家庭孩子,缺少与父母沟通,这些孩子不是缺少母爱,就是缺少父爱,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4)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5]
5)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升学竞争、追求升学率,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状态。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6)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里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里状态,学生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里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具有重要意义。[5][6]
2.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情况
2.2.1 现状及原因
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1)许多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成瘾,逐步发展成为“问题”儿童,而对这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工作却做的远远不足。[7]
2)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不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3)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4)心理教学理论系统庞杂,没有自己特色的统一教材,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及教师用书层出不穷。[9]我们在启用国外先进心理理论的同时必须考虑其适应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原则。[7]
5)学校领导不重视,只看重学科成绩,甚至有“心理教育无用论”,打击教师工作动力,就算偶尔有支持但是力度不够大。
6)国家对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如(资格认证、职称评定)。
2.2.2 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措施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时期的最基础阶段,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部门要各司其责。
1)国家:国家要高度重视,立法保障,多投入经费保障(如课题);规范入职门槛,有较完善的督导制度(如执医,不仅有证书,还得规范化培训)。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考核与评价,完善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同学科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理念,形成教研制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学教研室;多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成果互惠。
3)教师:不断构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多外出参加培训,增加操作技能。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平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养成积极关注的习惯。[7]
3 研究总结与反思
3.1 总结
通过查阅与对比文献,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存在上述不少问题,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又普遍较低。今后在加深和拓宽此类研究时,要结合多种方法多种因素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
3.2 反思
很多研究都是从教师方面入手,忽视了学生们的需求。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是不是可以以中小学生为突破口,通过访谈法或者调查法的形式了解学生们的需求是什么,他們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是什么样子,期待心理健康课以什么形式开展会更有兴趣参加。可以在需求中有目的有方向性地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促进他们更加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张伟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J].行政科学论坛,2016(12):54-58.
[2]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32(02):274-277.
[3]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J].人民教育,1999,32(11):9-10
[4]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01):87-89.
[5]滕妍,于海英,鲍谧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06):48-49.
[6]李霞.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7]刘杰瑞,李灵.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提升途径[J].社会心理科学,2015,30(0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