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璐
(贵州大学 贵阳 550025)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构建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民族伦理和宇宙伦理,从内心的信念到外在的行为规范,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道德要求。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伦理体系的基本核心或理性核心。一般来说,传统道德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伦理学家推广,或由统治阶级推动并提升到理论的道德规范;第二种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习惯规范,尽管它们没有在理论中得到反映和表达。前者比后者更有社会意识性,后者比前者更民主、广泛和纯粹。这些道德规范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先秦儒家修身观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修身观从人们内在的修身自律教育到外在的行为规范教育,从自身立德,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教导民众,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教育体系。先秦儒家修身观对后世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仁由己”[1]的提出形成了道德主体内向探索的主体性道德精神,体现在以律己修身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中,它强调道德主体的自律和自控,通过建立道德自我,成就更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2]儒家认为修己是个人修身治国、实现自己价值的根本。所以《礼记》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想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里解释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慎独”是儒家道德教育思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3]它强调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做出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降低个人品行的操守,影响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修已慎独的道德教育培养了中华民族道德的主动性与实践性,形成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性格的“君子”。
先秦儒家修身观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从这个前提出发,儒家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4]“为己”是儒家思想提出的较低要求,“为己”指的是自我的改善,其目标是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在儒家思想中,“为己”在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中都起着主导作用。主体是否遵循道德规范,是否真正成为君子取决于自己的独立选择和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部力量,是以自我为本位的。儒家思想认为从道德目标、道德实践到道德培养,都强调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在儒家思想中,自我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自我实现与尊重他人并不矛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我的实现是尊重他人的前提;另一方面,道德主体不仅要“为己”,还应由己及人,达到“成己”。“成己”是儒家提出的较高要求,《中庸》二十五章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4]“成己”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自我改善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成就自己以外,还应成就他人成就万物,这才是人生价值真正的体现,才是儒家思想对生命最本质的追求。因为在成就他人成就万物的过程中,自我的实现可以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它是对自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在儒家思想中一直以人为本,孔子提出了的“修己以安人”[1]思想,“修己”即自我的完善,“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进步。
先秦儒家修身观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是一种能把理想与现实合理融合的“极高明而道中庸”[5]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先秦儒家修身观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它认为外在环境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论语》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可以促使人成为一名高尚、善良的人。相反,一个糟糕的外在环境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则有巨大的负面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名的“孟母三迁”。所以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认为,如何选择与营造外在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先秦儒家思想通过制定进步的道德观念与规范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形成较高的道德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意识到了教育的重大作用,从而把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视教育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引导作用。但是,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认为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内心的修养与理性自觉,他提出了“修已慎独”,通过道德主体不断的“学习”“内省”“践行”,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人的存在价值在于道德人格的实现,它是儒家精神基本的价值追求。只要我们坚持道德自我并以良知为主导,做到“修已慎独”[4],我们就能超越本能的欲望,实现真正的“自我”甚至“超我”,实现人格的完善、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对人格理想的境界“内圣”的追求。
先秦儒家修身观把人分为了不同的道德层次,提出“为己”和“成己”的道德要求。极少部分“成己”之人拥有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修养,这部分理想人格的人称之为“圣人”。而现实中对大多数能够做到“为己”的普通人则只用较低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们,这些拥有较低道德层次的人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他们也可以称之为“君子”。“圣人”是一种道德标准极高的理想人格,在现实中很难有人能够达到标准,如果一味的以较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和教育民众,会使大多数的民众因标准太高无法达到而灰心放弃。“君子”却是一种较低道德标准的现实人格,对于大多数的民众来说,通过自身内心不断的修炼是可以达到的,这种标准是可以进行长期而普遍的推广的,先秦儒家并不要求每一个民众都成为“圣人”,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他们希望大多数的民众都成为“君子”,这是可能达到的也是合理的,孔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1]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认为如果大多数民众的道德修养都提高了,那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与层次也就提高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成为“圣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但如果你仁爱孝悌、诚信知报、修已慎独......你就可能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君子”,这种“现实”的标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是一种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合理要求,是一种“真正”的引导与激励。
先秦儒家修身观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且有意义,那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如何才能正确的做到既传承其精神又与时俱进,既吸收其精华又开拓进取,真正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修身律己、敢于担当、诚信做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
现在大学教育过于强调“升学率”与“就业率”,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教书育人”,育人应放第一位。部分大学的教育偏重于对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会了专业知识,却没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我们不希望再看到“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生硫酸泼熊案”......所以,现在的大学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比如加大对思政课的改革,学生德育考核制度的完善,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正确引导,辅导员班主任及各学科老师重视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与道德教育环境。
“修已慎独”“修己以安人”都强调道德主体律己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及自我的完善。大学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强、修省律己、不断完善自我的人。通过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成为具有自律自控能力,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具有自己独立见解、独立选择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人;具有自信自重、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人。大学道德教育应该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已年满18岁,已经是独立的刑事能力及民事能力人,要为自己的行为独立承担责任甚至付出代价,应谨慎对待自己的选择,从而减少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应该让他们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应该让他们学会拥有正确恋爱观与性观念,从而减少逐年递增的“大学生艾滋病患者”。
有的高校把道德教育和时代的发展割裂开,没有意识到传统的道德教育也需要发展、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在享受更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诱惑。例如,国家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获得贷款的大学生却没有按照协议在工作后积极还款;不法分子利用有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心理发展不成熟、三观还未定型、思想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等特质,故意引诱大学生进行网贷、甚至裸贷。因此,现在的大学教育应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诚信观念和安全意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法制建设的完善以及整个社会的正确引导。
现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统一化、理想化,笔者认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应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有所区分。现代大学道德教育都期望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殊不知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家庭不同、环境不同、教育不同,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成为有一样思想觉悟、对社会作出一样贡献的人。所以,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大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人,他不用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只要他心怀仁义、积极向上、敢于担当、乐于助人,对自己、他人、社会甚至整个自然界都心存善意,成为仁义礼智信之人。其次,再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例如,对出国留学的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他们学业有成后,回国报效祖国。
总之,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社会的未来,只要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不断完善,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自然就会显著上升;只有每个大学生的道德追求不断提升,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