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货币金融学” 课程教学改革

2019-03-05 03:18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平时成绩金融学

杨 艳

(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行动时代,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金融行业2013 年在我国诞生,2016 年开始已大规模普及,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货币金融学”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的发展,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剖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货币金融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货币金融学”教学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货币金融学”教材版本众多。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重点通常体现在货币功能、货币创造、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方面,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偏重宏观层面而缺微观层面[1]。近年来尽管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货币金融学”教学内容仍以传统金融为主体,涉及现代金融的知识较少,以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严重脱节。

1.2 教学方式单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多数高校将“货币金融学”教学大纲设置为理论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疲于记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缺乏独立思考,纯粹的死记硬背,对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和吸收。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2]。

1.3 考核方式未能准确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

“货币金融学”通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未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节约成本,大多采取合班上课,任课教师很难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客观评分,平时成绩往往流于形式,从而期末考试成绩成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途径。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轻过程、重结果,平时上课不认真,乃至旷课,在期末考试前几天通过突击死记硬背,甚至通宵自习、作弊等方式求通过[3],很难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货币金融学”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学内容的更新

2.1.1 货币形态

对于货币形态,传统“货币金融学”主要介绍信用货币,对于电子货币涉及较少。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已产生并成为主流货币。因此,教师在介绍货币形态时应重点介绍电子货币,让学生正确认识Q币、比特币等电子货币。

2.1.2 金融工具

在金融工具方面,传统“货币金融学”主要介绍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内容的介绍较为简单、匮乏。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人们金融活动的参与度更高,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需求更为迫切。从当前实际需求来看,教师应该丰富金融工具的内容。一方面,补充货币市场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期权、期货和信托等传统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重点补充互联网金融工具,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网贷、众筹等[4]。

2.1.3 金融中介

在金融中介方面,传统“货币金融学”重点介绍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信用中介、信用创造及金融服务功能。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了金融脱媒的趋势,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在逐步削弱[5]。因此,教师在介绍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时,应该加以补充说明传统的金融理论需要适当修正。同时,由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进行在线支付,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现金漏损率明显下降,货币乘数有上升趋势。这种在线支付习惯导致商业银行的存量货币增加,增强了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然而,P2P 网贷平台的产生打破了商业银行垄断存款创造的垄断局面,货币供应量的测算难度增大,教师需对此补充说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大程度地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与政策调控效果。

2.1.4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方面,传统“货币金融学”注重我国目前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但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严重滞后于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实践,仍需不断完善。因此,教师在介绍金融监管时,应结合理论前沿提出目前金融监管所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必要的评价。

2.2 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2.2.1 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延伸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微信群和设立微信公众号,延伸课堂时间,拓展课堂的空间,使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货币金融学”学习平台,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相互交流。

2.2.2 使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讲授理论知识

重难点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熟悉案例导入,利用案例分析讲解复杂的基本原理,归纳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趣味性更强,避免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对于枯燥的知识点,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教师先提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从而了解相关的知识,形象而生动。对于仍未形成系统理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分组讨论教学,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书写报告的能力。

2.2.3 利用金融APP 进行体验式教学

互联网金融APP 可以运用到“货币金融学”的教学中[6]。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金融工具中的货币市场基金后,教师可以结合金融APP“支付宝”“微信钱包”等向学生讲解如何在线购买余额宝与理财通,并让学生亲自体验,邀请体验过的学生分享感受,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

2.2.4 增加实践式教学环节

在“货币金融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式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深入金融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金融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活动。

2.3 考核方式的完善

2.3.1 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

为了避免平时成绩流于形式,教师应该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制定明确的平时成绩评分标准。根据“货币金融学”的课程特点,丰富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各个部分的分值指标,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但需提前向学生公布。

2.3.2 强化过程化管理

为了避免目前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应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强化过程化管理。使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小测验、专题讨论、专题报告、读书笔记等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

2.3.3 确保期末考试试题的灵活

在期末考试环节,教师应尽量做到考试试题的灵活性。考试试卷包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和考查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案例分析题与论述题等主观题。对于客观题,题量可适当增多,分值以少为宜;对于主观题,题量尽量少,增大分值。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平时成绩金融学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影响探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