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磊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轮机工程系,江苏 南通 226010)
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推演出抽象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也是人们在世界上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空间。在微媒体时代中,各种“晒”已成为微媒体文化的突出特点,所“晒”的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的一切,这带给了人们全新的人生体验,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话语风格和生活仪式[1]。基于此,探讨利用“微思政”构建生活化思政教育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微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微媒体时代的特征,积极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微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
从价值论视角来看,借助“微思政”构建生活化思政教育空间,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微媒体互动性、个体性、时效性和便利性的优势,突出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能深入学生内心,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从本体论视角来看,借助“微思政”构建生活化思政教育空间,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至其根本的逻辑起点,明确大学生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地位,促进思政教育由生活出发,并最终回归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从假大空的目标、虚无的理论和空洞的教育中出发[2]。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借助“微思政”构建生活化思政教育空间,使高校能在现实生活中开展以往仅在课堂中才能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微媒体发现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经历,将个人生活素材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以拓展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并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进而将其所学转化为实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理想信念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在微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微媒体平台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所开展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大学生网络微媒体生活。
2.1.1 借助微媒体,树立理想信念
学校应借助微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辐射作用帮助其树立理想信念,发挥其信息传播的显著优势,加强微媒体平台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帮助大学生抵御微媒体平台上的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想[3]。可开通微博和微信的官方账号,通过生动的图文、声音和视频等相关形式,利用微平台传播生活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1.2 借助微媒体,将理想信念与生活相结合
高校应借助微媒体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理想信念。微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个性的有效平台,为教师认识和了解学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应将理想信念深入大学生心中,将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其困惑进行结合,引导其树立科学、理性、进步的理想。
2.1.3 借助微媒体,加强理念信念在生活实践的转化。
高校应为理想信念在实践中的转化创造必要的实践环境,帮助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价值。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得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高校道德教育应以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实践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展开,必须对微媒体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开展德育工作,引导高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混乱,鼓励其通过社会实践,将道德的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道德行为[4]。
2.2.1 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
高校应提高大学生对微媒体平台信息鉴别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微媒体信息传播通常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平台之上充满了各种虚假信息。与此同时,微媒体亦具备其便捷性,其新闻信息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判断,高校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恰当地对待微媒体平台所传播的信息,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2.2.2 形成正确的微媒体行为
高校应引导大学生遵守微媒体时代的伦理道德。微媒体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但亦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将相关课程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形成对微媒体正确的认识与反思,加强自我教育,产生正确的微媒体行为,以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2.2.3 以案例开展道德教育
高校可利用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开展道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讨论和辩论,要求其通过辩论明确自身学习与生活的方向。而教师亦可在微媒体中发布相关案例和分析,通过生动的图文与音视频信息展现传统美德,并借助微媒体开展爱心传递和诚信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索身边的美好事物,并在微媒体中通过图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递正能量。
微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比互联网时代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媒体环境下,网络的自由和虚拟性使没有足够自制力的学生易于陷入自我放任的状态,从而暂时将现实中的法律规范忘却。同时,网络的便利性和广泛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和实践案例,从而使微媒体成为生动的法律课堂,因而有必要结合微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针对性开展生活化的法治教育。
2.3.1 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
高校应加强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法律知识传播,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高校借助于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传递法律知识,而教师则可以在互联网搜索经典案例,将其引入思政课堂,引导广大学生主动关注法治相关的微媒体公众号,鼓励其积极参加微媒体法律知识普及的相关活动,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实效性。此外,教师可以在个人微博和微信上发布法律知识、案例和微视频,以提升法治知识在微媒体传播的渗透率。
2.3.2 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微媒体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在微媒体平台开展法治活动,以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认识,使其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法治知识。例如,通过微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语的收集活动,号召和组织学生进社区宣传和推广法律知识。高校可以运用微媒体技术开发虚拟法庭,让学生参与各种虚拟的司法活动或者远程查看真实案件的审判过程等[5]。
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其主要源于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生活问题。思政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人格,必须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大学生能更加轻松自信地表达自我,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与氛围。
2.4.1 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
高校必须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其品质的形成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认识,进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借助微信和微博等微媒体广泛宣传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故事,鼓励当代大学生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媒体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大学生融入集体,提高其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而引导开发心理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2 积极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高校适时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加强心理干预,实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针对在校生开展广泛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预防学生出现可能的心理问题,并为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尽可能地提供相应的指导。
2.4.3 善于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开展心理咨询教育
高校应善于发现微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教育。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定期浏览和关注学生的微媒体空间,并能有效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家庭环境特殊的学生,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发现和疏导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学生集体之中,培养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形成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心态。
微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微媒体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可在开展思政课堂教学之前,提前录制思政教育相关的微视频,收集和整理图文、音视频等学习资料,并通过QQ、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上传至微媒体平台,供学生提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独立开展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6]。同时,高校亦可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账号,或者在校园网范围内进行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学生通过微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助于教师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微媒体时代要深入推进思政教育生活化的重要前提是要促进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尤其是当前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微生活”。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当代大学生喜欢使用QQ、微信与朋友们进行虚拟的即时聊天,关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亦喜欢阅读微小说、微视频、碎片化的新闻内容,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更加多样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及时掌握其微生活状态,亦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充分利用移动微媒体资源开展思政学习活动。
微媒体时代为教师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互动,使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的生活状态及其思路历程,破除了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沟通的局限。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及要求,以微信、微博和QQ 等新媒体工具作为施教载体,搜集时事、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开展思政教育,使受教育者自觉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大学生通过微媒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亦可通过转发和评论积极参与所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实时表达自己的意见、爱好和情感问题等信息,再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引导受教育者开展交流互动,帮助其确立基本的是非观,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学生的“朋友圈”,通过与他们建立友谊,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与人文关怀,并通过与大学生就热门话题进行互动,对其给予及时的引导与帮助。
3.3.1 培养微媒体素养意识
目前,微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的主要平台,并形成了许多新 的微语言、微心理,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 微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语言和心理及其生活规律,以帮助自己真正进入大学生的生活,思政教育者应培养起良好的微媒体素养意识,通过加强自身与学生的沟通,积极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而在微媒体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3.3.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传播技巧与能力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净化微媒体信息传播环境,掌握微媒体的使用方法,对微媒体平台上的大量信息进行选择与过滤,保留对大学生有价值的信息,以净化微媒体信息传播,同时,亦应提高思政教育者分析和生成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海量信息中筛选高质量的信息,并将其以具有感染性的语言,图文、音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提高思想教育内容信息的趣味性与可接受性。
3.3.3 在实践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微媒体素养
高校应根据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微媒体素养状况,制定实用的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举办专家培训讲座活动,并为其提供微媒体相关的书籍和设施,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讨论与分享等相关活动,使其能够充分利用QQ,微信等微媒体的优势,抢占微媒体思政教育的阵地。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多元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其思想道德极易受不良影响,若仍运用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思政相关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自我建构,思政教育将必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微媒体时代丰富的资源进行挖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微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提升自身主体意识,主动塑造健康的心灵世界。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空间所开展的工作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学校移动网络平台,微博、知乎、网络电台、直播软件等分享平台开展“微党课”“微视频”等在线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覆盖面和实效性。
在开展思政教育微活动的过程中,高校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活动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微媒体显著的特征在于对媒体受众具有强大的辐射传播功能,高校应充分发挥此优势,激发高校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微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参与意识与参与度。二是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思政教育活动能够体现足够的内涵性,是否可以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使学生能够具有广阔的心灵世界,其关键在于高校所开展的微活动能否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三是融入学生的人生。目前,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障碍。因此,思政教育微活动应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探索如何寻找贴近既能够反映学生生活现实,亦具备社会典型性的教育材料,将其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
微媒体时代使大学生行为具备高度的自由性,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微行为”,如在微媒体平台上浏览他人发布的信息、发布自己的动态信息、结交新的朋友以及参与微媒体活动等。与现实世界中行为相比,这些行为更加普遍和常见,对学生更具影响力。因此,微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思政教育者积极参与学生微生活,与学生开展双向的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适当引导,增加大学生自我教育、克制和成长的动力。
微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微行为的引导主要包括:一是正确引导学生在微媒体平台上的行为,帮助能够自觉抵制微媒体环境下的不良信息,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自律和信息辨别能力,学会对微媒体上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和选择,以提升对低价言论和文化的抵抗力,增强在微媒体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同时,高校亦应引导大学生在微媒体传播中运用文明用语,坚持不传播虚假信息、夸大事实以及窃取别人的信息。其次,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和参与到健康向上的微媒体活动。微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交往空间,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微媒体上结交良友,在现实生活中积极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恰当处理线上与线下两种关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有益的微媒体社会活动,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