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宇 李长辉 黄 信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 天津 300300)
高校工科专业的专业课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课程和途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科专业课的特点是课程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课本所述知识单一、抽象,学生一般通过自学很难理解现实工程问题,导致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全面正确掌握其重要知识点,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和提高,因此通过调研发现对于工科专业课的学习,课堂不学习、课后自学的学生,只是将学习等同于机械性记忆,带给学生的感触是觉得学习难度大、效率低,并且最终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与工科专业课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有关。
为了学好工科专业课,学生应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具体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积累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课堂上结合工程问题认真学习,然后课后复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工科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在考试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对以后的专业工作有所帮助,同时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学生不注重工科专业课的课堂学习,仅通过课后自学或临考前突击学习,学生很难理解知识,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放弃学习或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结束后很快忘记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够应用,同时不能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职业发展。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工科专业课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仅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高等教育中,善用平时成绩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而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源于自身学习兴趣之外,很大程度上源于外界给予的学习压力和动力。
传统成绩考核通常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比在15%左右,考试成绩占比在85%左右。其中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课堂考试等完成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学期末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最终确定学生的总成绩,这种考核制度看似公平合理,但是存在一定弊端。
(1)平时成绩占比过少打消学生课上学习积极性。平时成绩占比过少,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不听讲甚至不上课,就靠期末突击学习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此现象的存在导致过多学生学习效果较差,而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业绩要求,人为降低试卷难度或考前圈划重点,结果是学生大多通过考试,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做题的学生,最后总成绩与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区别不大,这样长期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长此下去随着不同届学生对学习的交流,很多学生进而放弃平时成绩,直接最后突击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差,产生恶性循环。
(2)教师在考前圈划考试重点或降低试卷难度,会使得学生降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导致学生对专业课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有深造意愿的学生,这样的做法直接对其考研深造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声誉。
(3)平时成绩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教学失信行为。平时成绩作为督促和考察学生平时学习的手段,应严格量化并执行平时成绩制度给予学生压力。但现实教学工作中,如果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期末试卷成绩不理想,教师通常会通过调整平时成绩使得学生总成绩达到合格。长此下去学生会因教师执行平时成绩不严格而不重视,对这种教学过程的失信行为产生厌烦情绪,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诚信理念的塑造,这样的做法本身是失败的教育。
从现在高校的学生特点和考核方法来看,虽然学校对平时学习情况进行了考察,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过少,执行不严格,间接的引导学生试卷成绩为最主要的学习成绩,体现了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仍然不够重视,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影响了教学质量,更严重的是不利于塑造学生的诚信理念。
高校平时成绩考核是学生过程考核的主要实践手段,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兴趣不同,考虑到以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平时成绩的评分标准要做到统一标准,对平时成绩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开性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定量化原则,[2]同时严格执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考核可以有以下方法:(1)点名、随堂提问和随堂小考形式考察学生旷课、迟到和早退现象,督促学生上课,使学生能够走进课堂;(2)为了防止学生为了点名而上课,上课不听讲、不学习,课后不复习,同时考虑到每个学生课堂吸收能力不同,对本次课堂所传授知识和上次课堂所传授知识同时进行考试,考察内容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的考察,而非记忆性的考察,将所有课堂考试成绩的平均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3)为了分层次考察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情况,给学生留一次平时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基础上的知识扩展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上三种平时表现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平时作业情况和大作业情况)加权平均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为了严格执行落实平时成绩考核,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讲清楚平时成绩具体评价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定时公布学生的平时成绩,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最后需在考试前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所占期末最终总成绩的分数公布,让学生心理有所准备,做好最后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同时要特别声明并严格执行平时成绩制度,不能随意改变平时成绩,防止失信行为发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对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外学者普遍的观点是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应由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延伸到包括学习过程的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是考察学生学习过程情况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生对于课程的最终成绩,[3]平时成绩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检验学生的学习态度;期末成绩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两者相辅相成。[4]然而,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权重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对于高校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权重大部分在10%~20%之间,例如国内某高校对所有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要求为15%,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成绩,导致学生不上课、迟到、早退以及课堂作业敷衍了事现象严重,考前突击完成课程学习,但工科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过于肤浅,不能很好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有悖我们设置平时成绩的初衷,同时期末试卷一旦灵活变化,很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生毕业和就业产生影响。
通过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平时成绩,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的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期末考试的备考复习。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将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可以消除一卷定分数的现象,但过高权重的平时成绩也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5]如果平时成绩权重达到60%以上,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偏差很大,[6]说明学生注重平时成绩,而不注重期末成绩,导致平时成绩好而期末成绩差,这样没有达到让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目的。
因此,根据工科专业课特点,需要制定合理的平时成绩权重。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平时成绩权重对学生专业课成绩影响的研究方案。具体方案如下:(1)选取同一年级相同专业的三个班级a、b、c为研究对象。(2)选取三门专业课分别为A、B、C,每门专业课必须由同一个教师讲授完成。(3)课程开始前向学生声明平时成绩权重情况,并严格执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制度。平时成绩权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平时成绩权重情况
(4)学习结束后对三门专业课进行期末试卷考试。通过此方案的研究,重点分析设置不同平时成绩权重的每门课程三个班级的课程表现情况以及不同平时成绩权重的三门课程同一班级的课程表现情况,研究平时成绩权重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影响规律,其中课程表现通过学生迟到、早退、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及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最终的试卷考试成绩,分析不同平时成绩权重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影响规律。
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案,可以分析出平时成绩占比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可以确定最优的平时成绩权重,使得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又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这样就可以一方面督促学生课上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尽可能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学习而学不会带来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一卷定成绩的不合理性。
从高校工科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出发,分析了工科专业课的平时成绩严格执行的重要性。另外,关于平时成绩的权重对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研究最优的平时成绩占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学生应付平时学习过程和期末突击学习的现象,达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