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宪 志,潘 昌 盛
(安顺学院 政法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后,国内纷纷开展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从学校整体功能的角度,强调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发挥作用。但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顺承了传统教育重脑重智的认知教育,忽视了心性塑养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高校立德树人应从心性文明的视角,加强大学生的心性塑养,并将之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路径。
1.心性文明概念释义
心性,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探讨的重要内容,因而“心性”一词就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说,通过对心性范畴的深入阐释,并围绕心性展开对人的文明开化的研究,“心性”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神,“形成了一种对于人类心灵精神的独特理解”[1]。当然,尽管传统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对心性范畴内涵的分析,以及对心性塑养路径和功夫的主张各异,如儒家提出“尽心知性”“存心养性”,道家提出“修心炼性”,佛家提出“明心见性”,[2]但总体上都重视了人的心——并非仅指血肉之体——的功能性态。传统心性思想的核心追求就是开化并文明人的内在心性,期望塑养心性文明的理想人格。概要之,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文明人的心性,使人的内在心灵性情达到心性文明。
在拙作《当代大学生心性文明建设路径分析》[3]对心性及心性文明的概念作出了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认为,“心性”是指心规约人的性情及行为的功能、性态及价值,着重强调心在影响、支配甚至生成人的思想和言行的内容、价值及意义的缘起性,着重强调“心”在规约先天生性和后天习性中的心理机理及性能性态,强调“心本论”或“心本位”。与西方“脑本论”强调脑在影响和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独霸”地位不同,“心本论”强调“心——脑”在影响和支配,甚至形成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耦合共鼎功能,即“心”在“脑”接受、储存、分析、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先天生性和后天已经习得的性情,产生新的性情并统摄思想和行为。对思想和行为的规约,实质是“脑控”和“心统”的耦合共鼎。因此,心灵的性态好坏,直接决定思想和行为的好坏:文明的心性产生文明的思想和行为,因而真、善、美的心性产生真、善、美的思想行为。相反,低劣、恶俗的心性产生低劣、恶俗的思想和行为,因而假、丑、恶的心性产生同质的思想和行为。
基于心性的根基性功能和性态分析,“心性文明”主要关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其一,是指心灵的内在性向度的真、善、美性态,这是内隐的,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性态和意义起直接决定作用。其二,是指心灵的外在性向度性能的价值度,即通过内在心性的真、善、美性态的塑养,支配并形成外在言行的真、善、美性态,这是目的性的。
因此,从心性文明的视角探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就是首先强调大学生的心性塑养,通过塑养大学生自身内在心灵的内在性真、善、美向度,到达及其言行的外在性同质价值度,成为内在心灵和外在言行文明的人。
2.心性文明的时代意义
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这为高校教育圈定了重点。自十八大后,各高校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积极研究和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但总体上都是注重对人的大脑的道德认知教育,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中一直强调“脑本位”,从而导致“文化程度与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价成反比”[4]139的“现实悖论”:弱势的社会群体成为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榜样,而强势群体则被认为是最不满意的群体。[5]这不得不反思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脑本位”观念的实效,不得不从心性文明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问题。
探讨心性,并非仅仅将传统心性思想“炒冷饭”,而是应将传统心性思想世俗化,通过心性塑养培养心性文明之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用传统心性思想的精神精髓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心性文明的视角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就在于着重人的内在心性塑养,塑造完美心性和人格,强调心性塑养和心灵塑造。因为“人们决定采取道德原则的事情,……我们查看一个人的真正观点,是来自他的内心深处。”[6]从大学生的“心性文明”建设角度开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促进大学生心性的全面发展,提升其心智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心性文明的当代大学生,成为当务之急。
心性塑养路径,即将心性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心和着力点。心性塑养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不同,后者更多地强调对观念、观点和规范的大脑认知和理解,而前者则在后者的基础上,更多侧重于心灵的接受并内化为稳固的、文明的心性品质。从《大学》“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7]6的论说中可以看到,首先强调脑的“格物致知”,在此基础上强调心灵的“正心诚意”,先脑后心,才符合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8]
拙作《当代大学生心性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中,对心性的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当代大学生心性的内涵包含“公心党性”“仁心德性”“善心人性”“智心理性”四个方面。本文认为,心性还包括“信心灵性”这一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发于内心而外在显现的生机美。因此,心性文明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应从这五个方面加强心性塑养。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其将来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处于中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就要看大学生是否具备文明的心性,而最重要的就是看其是否具备“公心党性”,是否具有公心情怀和党性精神,这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大众的事业,是民族的事业,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就早已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256这是对“公心”的最早诠释。按照孙中山先生的理解,公心就是“为众人服务的道德心”[9]。因此,公心即出于为公众利益考虑和奋斗的心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发展,为人类谋解放的事业。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从传统文化精神,还是从现当代人类发展要求来讲,都应心怀公心情怀,塑养党性精神。
党性是公心长期沉淀的稳定性心性品质。然而党性不仅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更是所有人的心性文化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0],因为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员也是人们群众中的一员,因此从这一意义讲,党性等于人民性。“怀公心,务民义”,这是党性的核心精神和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追求就是实现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党性不仅仅是共产党人,而应是所有人的内心崇高心性,深怀公义之心,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和追求。
高校立德树人,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最高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仰,而公心党性塑养,正是这一要求的路径选择,以培养学生的政治高度和公度情怀。因而高校立德树人应把“怀公心务民义”的价值观作为公心党性塑养的核心精神,作为心性的内在品质。公心党性塑养的关键就是:用共产主义思想的价值理念塑养学生灵魂品格,让广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共产主义的真、善、美价值,让学生在内心认可“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1]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可共产主义并非乌托邦理想主义,而是关注和关切当下“现实的人”的福祉并消灭与之相悖的一切,应在其心性中塑养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自觉以当下人民的现实根本利益为重,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和使命,具有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和敢于负重的担当精神,对人民效忠,对民族效忠,对国家效忠,勇于担当人民福祉、民族复兴、国家命运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孔子以“仁”统摄了所有传统德性,是一个德性的全称概念,其内涵包括如恭、宽、信、义、仁、圣、忠等。这些德性概念,本质而言都是“仁”——人伦之道——的不同质面。因此,“仁心”就包含诸如孝悌之心、恭敬之心、宽容之心、廉耻之心、诚信之心、仁义之心、和合之心、忠恕之心、敬畏之心、敬业之心等等。
德性是仁心的恒常性品质描述。德性概念基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旨趣而有各异的意蕴。[注]麦金太尔认为,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彼此不相容的德性概念,因而不存在真正统一的德性概念。[12]基于德性概念的丰富内涵,本文认为:德性是指称个人内在仁心层面的品性概念;德性以“仁”为核心并基于仁心,是仁心最稳定的心灵性态,是基于人道的道德品质,标示的是人的情感心理的仁的文明指称。
仁心德性,是品德的根本。高校立德树人,最核心的就是在中小学德性教育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尊道贵德。经过中小学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仁心德性,但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将肩负更多的、更大的社会责任,因而,尊道贵德是对大学生的心性修养的更高要求。
尊道贵德是老子的核心思想,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就指出:“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3]“尊道”就要求尊奉道的规律性;“贵德”就要求以“有德”作为自身高贵的根本,并以是否“有德”作为评判、敬奉一切的格准。做到知德、重德、习德、守德、行德,以自身有德而高贵,以他人有德而敬重;做到要以德的积蓄作为发展的前提。
因而,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使大学生尊天道、尊地道、尊人道,亦即尊奉规律、尊顺本性、尊崇规范,以德为贵,败德为耻。当代大学生应从不同层面加强提升德商[注]1996年,哈佛大学的精神病学专家罗伯特·科尔斯教授在他的专著《孩童的道德智商》中明确提出了“德商”(Moral Quotient,缩写成MQ)这一新的术语。,将天道、地道、人道内化于心,求道成德,并真正“尊道贵德”。
大学生,是有文化、并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大脑具备了一定的智商,智力较高。由于教育长期重脑轻心,脑力较好而心力较差,导致心智不成熟,因而需要强化智心的塑养。智心,是心智水平的程度性描述,是智慧之心的简称,与蒙昧之心相对。智心是人们通过大脑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的感知信息进行记忆、储存、分析等程序加工后,经过神经中枢传导等生理机能而实现心—脑共振的心灵能力,是大脑信息处理和心灵情感综合的心脑“共时性”信息交互的结果。
智心性态的习惯性人格品质即为理性[注]理性(英语:reason)最早源于希腊语“逻各斯”(λγοç,logos)。根据2000年版《辞海》对理性的解释是:“‘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是与感性相对的语词描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欲望和意志是人通过自身的理性控制的,而西方近代唯理论者更加明确地将人性归结为理性,相信理性可以创造出整个世界。[14]这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家对理性的看重程度之大,也说明了西方传统的理性惯常思维。当然,这种理性实际是指脑的分析认知能力。与西方重脑的认知理性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心灵理性,将心与脑统合起来,并强调心的能力。王阳明认为“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15]从王阳明的阐释中不难看出,理性主宰于心,禀赋于性。实际上,宋明理学心性思想就是把理性作为心灵的基本性能,通过格物达到对理的内心把握,“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15]。正人心,息邪说,正是智心理性的最基本性能。
心性文明意义的理性,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科学真理性来源于脑对外界和人自身的科学认知的结果,即知识理性;而价值合理性则是内在心灵性情对科学真理性的意义把握,即科学真理对人(人类)的意义或效用,实质是一种心灵理性或性情理性(但不是单纯意义上与理性相对的感性)。因此,心性意义的理性是从心性视角,探讨的不仅是知识理性或科学真理性,而更重要地探讨集价值合理性、情感敬理性和行为顺理性于一体的心灵理性。心灵理性是通过脑和心共同作用的“人独有的用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16],是基于脑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性分析、认知而积淀于心的心灵自觉习性和心性品质。因此,心灵理性本质地内涵了科学理性,并对人的性情、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规约,体现出一种深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因此,心性理性通过心灵对主观期望和客观真理的权衡明觉并将二者较好地结合,在思虑和行为时其显著的心性特征表现为冷静、审慎、节制、深思、明理、反省、自主、理智等。
近现代以来,由于工具理性式强而价值理性式微的理性主义转向,“世界不再是爱和思的对象,而是计算和工作的对象”[6],加之社会的转型,由于“理性超越与现实功利的交互,使得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陷入一种精神困境”[17],自身认知的局限导致对现代理性的质疑,就大学生个体而言,“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则表现为个体感性在摆脱神性与理性的双重束缚之后的自我放逐”[6],凡事以是否对我有用,是否对我有利而评判和追求,一部分大学生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当前唯分数论、唯就业论功利性教育的结果。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就是要最大程度匡正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肆意放逐,形成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于一体的心性结构理性,塑养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而非纯自我功利化的人。
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应将智心理性作为当代大学生心性塑养的路径内容,提升智心理性涵养。塑养大学生智心理性,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大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品格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智心理性的养成不仅要具有西方式的思辨、分析、实证理性精神,更应该具有一种“内求于心”“外求于道”的、注重“本心仁体”内心体证的中国传统理性精神,不仅在情感上敬理,而且在行为上顺理;在专业上求真,在社会实践和价值追求上务实,成为求真务实之人。
高校立德树人心性塑养路径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的“善心人性”塑养。弗洛姆认为,“探讨人性,是为了解放人性。”[18]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应把“善心人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解放人性之恶,树“和美良善”人才。
“善心”一词首出《荀子·乐论》:“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善心,即指善良的心意,心地善良。善心的稳定性品质就是人性,所以讲人性之善,就是讲心地善良的稳定性人格品质。善心包含怜悯心、同情心、敬畏心等。
人性,是中西哲学家都极为关注的论题。我国如孔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告子“性可善可不善论”、王充“习善为善习恶为恶论”、杨雄“善恶相混论”等等,都是围绕人性善恶展开论讨。西方从心性的视角关注人性,最具代表性的如康德。他认为心灵是灵魂的“显象”,是与身体相对的内感官对象,因而人性之恶源于人性存在着“人的本性的脆弱、人心的不纯正和人心接受恶的准则”三个倾向。[19]康德认为人的本性禀赋是善,人应克服其心灵的颠倒,把道德法则真正放在心上来加以敬重。[20]可以看出康德将人性直接皈依于心灵,其心性论的人性视角是相当深邃的。总体上,人性的实质就是通过内在心灵对善、恶的把持,以正心息邪驱恶向善。因此,人性之善,关键靠善心的塑养。
从心性的角度,人性即人文性,强调的是通过善心的塑养,把一切符合伦理秩序的道德法则放在心上加以敬重,包含敬畏而不肆虐生命,关怀而不霸凌弱者,尊重而不践踏人格,维护而不贬损尊严,关怀而不漠视人类命运。因此,人性是人内在的善的心灵品质、高级心理、道义良知和价值情怀。
高校立德树人塑养大学生善心人性,目的在于培养“和美良善”之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始终追求和谐、和睦、和合、优美、良善。在善心人性的塑养过程中,将自觉性向度和目的性向度的统合起来,既要将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统一,同时更要将别人、社会、自然“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手段”[21]。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高校立德树人应把善心人性作为心性塑养的重要方面,通过各种平台和载体,在学生内心深处存养善心,种下善根,并修炼成稳定的人性品质,在言行中彰显人性的善美,追求合融与和谐。
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能否成功地达到预定目标把握程度的内在心理情绪,表现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意志、自我实现的心脑共振心性状态。信心的强弱直接决定个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结果:较强的信心则表现为阳光、积极、上进、朝气蓬勃、富有精气神、办事效率高。相反,信心不足则表现为消沉、低迷、憔悴、没有生气、办事效率低。
信心的稳定性内在品格称为灵性[注]灵性是哲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但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通常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通过精神风貌表现于外。信心足,则富有灵性;信心不足,则灵性差。有学者认为灵性就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目的和使命探索最深层次的内在生活态度”[22],或认为灵性是“生命的活性促成主动的存在趋向。”[23]23本研究从心性的角度,认为灵性(inner active spirit)实质是公心而就的党性、仁心而就的德性、智心而就的理性、善心而就的人性的外在的精神度。灵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引申为生命蓬勃、富有生气”[24],灵性是精气神的代名词,即基于内在心性对外显现的气场,展现于外的是一种生机美。灵性具有先天禀赋与后天养成之分,先天灵性受遗传的影响,而后天灵性需要在成长经历中通过内心沉淀。因此,灵性需要在先天灵性的基础上,着重在后天塑养,形成内在的灵魂魅力。富有灵性的人,即使在5米之内,都能给人以友好舒适的气场氛围:动时从容、果敢、坚毅,而又不失幽默、风趣;静时内守、沉稳而不呆滞。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起(18—25岁),“在社会心理上存在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否则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大学生信心灵性的心性塑养至关重要。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育的功利化,而功利化教育的问题在于直接追求升学和就业,偏离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因此,教育的本体功能应在于发展人的灵性,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根据个体的需要和追求,设计契合个体人性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并根据这一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使受教育个体在接受教育中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官商腐败、就业形势严峻等等社会问题,这不仅仅直接影响到教师群体,更直接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各种不同的焦虑,如人际焦虑、学业焦虑、就业焦虑、情感焦虑、生活焦虑等,这些焦虑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信心不足造成的,没有20世纪70—90年代大学生的外在精神气质,这不仅仅关系学生个体发展,还关系着整个社会、国家和民族发展。高校立德树人,应及时展开对学生信心灵性的塑养。
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应在以上四个方面心性塑养的同时,加大信心灵性的塑养力度。高校教师在增强自身信心灵性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灵性,如激励学生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不断对学生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通过优化校园环境,开展多种活动树立学生自信的外部形象等等;在获得他人认可的同时,关键使学生自己认可自己,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对自己自信,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使当代大学生富有朝气、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成为争优创新的人才。
结语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符合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高校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重地,应有恰切的路径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心性塑养路径是在借鉴传统心性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针对现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而应该采取的切当路径选择。高校要从公心党性、仁心德性、善心人性、智心理性和信心灵性五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心性塑养,培养求义务民之人、尊道贵德之人、求真务实之人、和美良善之人和求优创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