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最后十天高效复习策略初探

2019-02-26 08:43陈福文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重复复习历史

陈福文

摘要: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历史最后十天的高效复习,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提高能力、端正态度、受益终生。因而,老师既要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历史;复习;重复

中考最后十天,各个学科都到了冲刺复习阶段。学校会给中考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全面参与中考冲刺复习,学生、家长在思想上也重视起来,可以说,最后的十天,是真正出成绩的时机。然而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之前已经把基础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最后十天不就是练习吗?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做题,强化练习,效果反而一天不如一天,学生疲劳应战,得不偿失。

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历史中考最后十天的高效冲刺复习,可以让学生的基础更加牢固,在中考考场上更自信、更扎实,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探索适用于中考历史学科最后十天的高效复习策略并直接与学生的会考成绩紧密相连,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益终生。本人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历史学科最后十天的高效复习策略,具体如下。

一、真情“话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中考有时也意味着分别,中考过后,初中历史就成为历史,可以和学生“话别”,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真正“我要学”。

倒数第十天,中考冲刺复习刚刚开始,相对来讲时间还是充足的,可以在课前拿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做一次“话别”演讲,明确告诉学生,中考之后,老师将成为你校园中的陌路人,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真正的“历史”。紧接着回顾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可以回顾印象深刻的欢乐时光,也可以回顾训斥学生的黑色三分钟,向学生告白,表达自己的不舍,表达自己的怀念,更要清楚地表明此时告白不是为了挽留,更不是为了索取,而是希望同学珍惜最后的时光,迎接美好的未来。

此时,肯定有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会听得两眼通红,复习态度自然会变得相当认真,内在动力就激发起来了。一旦学生内在的动力被激发出来,复习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二、激情“呐喊”,保持学生的内在动力

通过真情的“话别”演讲,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然而,最后十天,一刻也不能放松,如果把刚刚调动起来的热情演变成三分钟热血,那么一切努力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保鲜”。

最后十天,每天可以加上一个课前“呐喊”,师生共同制定一个能够激发斗志、点亮心灯的口号,一般四到六句,不要超过八句。每天上课前全体起立,大声地喊出来,以此让学生内在动力保持住,不至于松懈。最后老师鼓励,“历史的车轮压倒一切,同学们加油!”

每次模拟考试前,老师分小组和学生把手放在一起,大喊“一二三加油!”既给学生增强信心,又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之前老师在演讲中表露的感情都是真的,希望学生的未来更美好。

三、科学“重复”,让基础知识更加扎实

历史学科说到底需要将基本史实掌握清楚,不记牢相关史实,一切能力都无从谈起。因而,最后的十天,学生还是要将基本史实再次掌握扎实,并将相关史实串联起来,将知识由零散的点,串联成线、组合成面。

这就需要科学地重复历史知识,笔者探索出“三线重复法”,认为特别适用于最后十天的冲刺复习。

“三线重复法”指的是从时间、人物、国别三个线索进行史实的再记忆,让整个史实在学生心中形成体系。比如在复习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的时候,我就带领学生先按照14-16世纪大事记、17-18世纪大事记、19-20世纪大事记三个时间专题进行史实串联。再用列提纲的方式组织学生串联和华盛顿有关的史实有哪些?和克伦威尔有关的史实有哪些?马克思有哪些贡献?这样就把刚才的史实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再串联,形成体系。最后再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联想,和英国有关的有什么事情?和美国有关的大事是什么?和日本有关的大事又有哪些?这样,一个个历史事件印在了学生的脑海,而且在头脑中形成体系,便于学生考试时运用。

四、真心“实战”,保障效果生根發芽

最后十天的复习比起日常的复习肯定需要做大量的模拟试卷,进行实战演练。既然是“实战演练”,就得真心把“实战”做真。

每次模拟考试,老师要精心准备,按照正式考试的要求编排考场、设置答题卡。模拟时请监考老师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监考,既可以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慌张,也可以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生夯实基础。

模拟成绩要记录在案,根据学生几次模拟考试分数的走势及时对边缘生进行一对一的工作。模拟试卷老师要;提前做,仔细批改,以便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再次详细讲解,哪些可以忽略不讲。

同时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整理错题,并把做题理由、做题反思都写在本子上,下次模拟考试前的准备时间,就盯着错题本看,避免同一错误出现第二次。让“实战”真正产生效果,而不是练一次打击一次。

历史中考最后十天的复习飞律挤乙的是高效,老师既要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师生共同努力,收获的将不仅是让人满意的中考分数,还可以从中学会学习方法并受益终生。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重复复习历史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