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基于山西16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2019-02-22 14:34高媛媛马彩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问卷

高媛媛,马彩莉,谷 越

(1.山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东北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海量信息与技术革新正在改变着世界。大学生思想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既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也是受新媒体技术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活、学习方面,也包括思想观念、价值选择、道德认知等方面。其中网络道德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与新媒体的交织更广更深。那么,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如何?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相比有无新变化?现有网络道德规范的被认知度是高还是低?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能否发挥最大效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展开研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一)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问卷采用必答题形式,设置了单选、多选、量表、主观四种题型,囊括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运用情况;第二板块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现;第三板块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状况;第四板块是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二)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封闭式网络问卷,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式,通过点对点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中发送问卷二维码或网页链接,学生通过扫描或点击进入问卷即可作答。调查对象为山西省16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涵盖本科一年级至五年级,专科一年级至三年级,不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这16所高校分别是: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吕梁学院、太原工业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为期一周的调查,回收网络调查问卷共2759份。考虑到普通人的阅读速度是300—500字/分钟,而本问卷字数接近2000字,那么填答时间至少在2分钟以上,如果填答时间小于2分钟可能存在理解不透彻、态度不认真的情况,故作无效问卷予以剔除。最后保留有效问卷2672份,问卷有效率达96.85%。在对问卷总体进行信度检验后得出问卷的Cronbach α 为0.754,说明问卷信度良好,适合做研究。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运用情况

1.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大学生接触、运用新媒体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当前高校大学生几乎人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这更多归因于智能手机的比较优势,如价格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集通话、短信、影视娱乐等为一体。也正基于此,在问及“您主要的上网设备”时,高达99%的受访学生表示使用手机作为主要的上网设备。

2.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时表现出工具选择的大众性与使用目的的多样性特征。调查显示,在众多新媒体工具中,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是QQ(93.90%)、微信(89.60%)、微博(58.60%)、百度搜索(43.20%)等,这些实际上也是其他普通大众使用较多的工具。而就使用目的的调查,85.90%的受访学生表示主要用来“聊天和交友”,83.6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查找资料”,66.9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听歌”,66.7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看视频”,62.5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浏览网页、获取资讯”,56.7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网购”,51.35%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更新个人动态、刷微博、逛论坛看贴吧”,48.2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学习网络课程”,34.70%的受访学生表示用来“玩网络游戏”。

3.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根据“您使用新媒体上网的频率”的调查,显示10.74%的受访学生每天在2小时以内,35.22%的受访学生每天为2—4小时,31.29%的受访学生每天为4—6小时,13.81%的受访学生每天为6—8小时,还有8.94%的受访学生已超过8小时。人均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长达4.5小时。而针对“您认为使用新媒体可以满足您生活、学习需要和目的”的调查,57.67%的受访学生表示使用新媒体“可以”满足自身学习、生活需要,还有39.86%的受访学生表示基本满足,仅有2.47%的受访学生表示现有新媒体还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综上,通过受访学生的新媒体的使用频率、满意度调查不难看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影响还在扩大。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现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增多且严重性增强。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虚拟田野调查法了解到,“网络抄袭”,“转发、点赞未经证实的消息”,“制造、传播虚假消息”,“聊天、讨论、打游戏时使用粗俗语言”,“网络语言暴力(低俗谩骂、恶意中伤)”,“浏览、下载色情、暴力内容”,“泄露、散布他人隐私”都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突出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也是大学生上网自律比较弱的部分。且通过对上述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打分”和“周发生次数进行评估”进一步得出,大学生群体中最严重的网络不道德行为是“聊天、讨论、打游戏时使用粗俗语言”,得分为6分;位居第二的是“转发、点赞未经证实的消息”,得分为5.9分;位居第三的是“网络语言暴力(低俗谩骂、恶意中伤)”,得分为5.8分;位居第四的是“网络抄袭”,得分为5.7分;位居第五的是“制造、传播虚假消息”,得分为5.4分;位居第六的是“泄露、散布他人隐私”,得分为5.2分;位居第七的是“浏览、下载色情、暴力内容”,得分为4.9分。而关于“过去一周您最好的大学生朋友发生以下行为的次数”的调查,2672位有效受访者的“最好的大学生朋友”中有过“网络抄袭”行为的占比为39.03%,且周发生次数约为3.4次;有过“转发、点赞未经证实的消息”行为的占比为43.11%,且周发生次数约为3.8次;有过“制造、传播虚假消息”行为的占比为26.50%,且周发生次数约为3.8次;有过“聊天、讨论、打游戏时使用粗俗语言”行为的占比为58.61%,且周发生次数约为4.3次;有过“网络语言暴力(低俗谩骂、恶意中伤)”行为的占比为40.04%,且周发生次数约为4.1次;有过“浏览、下载色情、暴力内容”行为的占比为23.32%,且周发生次数约为4.4次;有过“泄露、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占比为22.53%,且周发生次数约为4.1次。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现出对新媒体技术的更强依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很大,以大学生群体中位居前三的网络不道德行为为例予以分析。第一,聊天、讨论、打游戏时使用粗俗语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话语表达的新变革,产生出所谓的第五媒体语言——新媒体语言。新媒体语言生动、活泼、随性、自由、贴近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交际表达的粗俗化。第二,转发、点赞未经证实的消息。当前,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工具具有转发、点赞、评论、收藏等功能,这就为“转发、点赞”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广阔平台。而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的存在及大学生辨识能力的有限性、加之责任意识的淡薄,则使“转发、点赞未经证实的消息”这种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滋生且趋于恶化。第三,网络语言暴力。网络交际语言粗俗表达的进一步演化即成为低俗谩骂、恶意中伤。与过去相比,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有了更多的渠道,如比较典型的“弹幕语言暴力”,就是借助“弹幕”这种新媒体工具对网络主播、影视剧演职人员等进行诋毁、攻击、侮辱。已有学者指出,喜好“弹幕”的群体中,有些人缺乏自律,把“弹幕”当作渲泄个人过激情绪的出口。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状况

总体来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淡漠。派派、无秘、比邻、友加、米聊、陌陌、探探等新媒体社交软件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本次调查中就有59.02%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同学使用过这些新社交软件。社交软件的增多,无疑拓宽了人们的交友渠道,但并未增强人际信任。在问到“您相信网上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吗”时,只有15.61%的受访学生选择“相信”,而选择“半信半疑”的占到55.73%,选择“不相信”的为28.67%。其中,选择“相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专科生多于本科生,农医军类学生占比明显低于其他学位类型的学生。在问到“您相信网上能找到真心的感情吗”时,只有10.52%的受访学生表示“相信”,而选择“半信半疑”者占到45.51%,“不相信”者占到43.97%。其中选择“相信”的男生占比多于女生,专科生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

2.网络价值观不清。因其极强的互动性和代入感,“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新媒体交互方式之一。但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成熟、恶性竞争、网络主播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原因,网络直播乱象丛生。直播中不乏裹挟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就“您对于大学生自己直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的态度”调查,其中73.2%的受访学生认为做出这种不良行为的大学生是“为了赚钱、出名等而丧失了道德底线”;但也有12.57%的受访学生认为“无所谓好与不好”,存在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此外还有14.22%的受访学生竟认为是“网络发展的正常现象”,存在网络价值观不清的问题。

3.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到底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折射[1]。但有的大学生却认为虚拟网络空间有所谓的“绝对自由”。在“您对进行网络实名认证的态度”调查中,有79.42%的受访学生表示“支持”,认为这是“规范网络行为的有效举措”;但也有7.30%的受访学生表示“反对”,认为会“限制网络言论自由”;还有13.29%的受访学生表示“无所谓”。而有关“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是否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去实现”的调查,有27.32%的受访学生表示“反对”这种观点;有64.26%的受访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还有8.42%的受访学生表示“支持”这种观点。

4.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度较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2001年11月22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发布的,当前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但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公约》的了解度并不高,只有19.20%的受访学生表示“知道”这个《公约》;有47.34%的受访学生表示“一知半解”;还有33.46%的受访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在自觉遵守相关规范方面,相较遵守“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这三条,高校大学生在“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及“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两方面的自觉性、自控性相对差一些。

三、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

1.新媒体的“双刃剑”效应在高校大学生中愈发凸显。一方面,使用新媒体,大学生信息获取相比过去更加便捷、高效,人际交往更加顺畅、自由,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使用新媒体刷微追剧看直播,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由本次调查中受访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占首位的是“聊天、交友”而不是“学习”即可见一斑。更为甚者,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判断是非、甄别真伪的能力有限,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其中充斥的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小冲击。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挑战仍大但向好愿望强烈。新媒体环境下,多样的网络不道德行为甚至网络违法行为,消极、非理性的网络道德态度,较低的网络道德规范认知水平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不良行为和态度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大学生自身成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值得肯定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制定、完善、实施网络道德规范有较高认同,对网络道德教育有需求有期待。本调查中就有94.27%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必要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有92.66%的受访学生表示“当前高校大学生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二) 建议

1.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实现德法共治。第一,推动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制定和宣传推广工作。《公约》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层面的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尚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出台。事实上,高校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参与者[2],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3],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4]。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义重大。正基于此,有必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特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及上网心理特点等制定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可以先在全国各高校征集意见,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更符合实际、学生更好理解、更易接受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公约”等。同时,加大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公约的宣传推广力度(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匮乏)。以学校作为主体,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 采取诸如在教室、宿舍、走廊、校园宣传栏等地张贴纸质宣传页;在学校、各学院官网滚动展示相关内容等具体方式来扩大影响、强化认知。

第二,进一步完善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单纯依靠道德规范很难达到理想的约束效果,还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撑。现实社会如此,虚拟空间亦然。自1994年我国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又相继出台了不少网络法律法规,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这些网络法律法规对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必须承认,现有法律法规还存在规定过于宏观、宽泛,内容重复交叉,甚或缺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保证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网民有法可依、依法上网。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修改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相关的纪律条例、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2.创新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第一,基于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创新。因材施教根本上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具体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一是根据年级、专业、性别等的不同,选择略有侧重的教育内容、教育切入点;二是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即在开展一般性普遍教育的同时,针对网络道德问题突出或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施以再教育。

第二,基于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新表现的教育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受新媒体技术影响较大。因此,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至少需要围绕“新媒体”和“网络道德”这两个方面,开展包括新媒体的概念、特点特别是作用、影响等的基础理论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典型案例解析教育等具体内容的教育活动。

第三,基于“新媒体+”的教育创新。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拓宽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路径,实现教育手段创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努力重点。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而言,也需要优化新媒体技术运用,以丰富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效果。根据本调查问卷得知,高校大学生接触、使用的新媒体工具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百度搜索、知乎、百度贴吧、腾讯网、今日头条、网络直播平台等。那么可以重点考虑借用这些新媒体工具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如利用QQ、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与单个或多个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教育引导;在师生QQ群、师生微信群中编辑、转发与大学生网络道德相关的教育内容,特别是一些精练的短文、感人的故事等;可设置专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教育内容(减少纯文字性内容,增加音频、视频、动画等,增强吸引力);可开通学校官方微博或个人微博,发布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参与到如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大学生关注的贴吧、论坛中,正向引导网络舆论,规范学生的网络道德;可利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等。与此同时,要注意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文件式、官方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将网络道德规范、上网要求等内容用评论体、段子体等文体风格和流行的网络用语加以改编,用生活化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进行表述、阐释,增加亲和力和亲近感,提高认同度和助推理论的实践转化。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问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问卷网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