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娟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2264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初中数学“真学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相关领域的教师所采用,当今数学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真学课堂”能够达到此教学目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文科与理科的观念已经形成,理科学习与文科学习过程中的明显差异就是理科学习有许多的实验课程安排,这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具有吸引力.虽然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安排上已经逐渐规范化,但是很多知识点已经设计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但学生的思维模式仍旧有些幼稚,如果想要初中生真正地投入到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就一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几何图形与函数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几何图形与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几何图形与函数部分的知识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利用几何画板课件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几何画板课件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图形的变化过程及对其存在的规律进行总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本质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是涉及数字与计算的内容,都与数学知识相关,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中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初中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真”.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先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通过先自己去寻找数学的知识点,然后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记忆与理解,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有帮助的方式.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平移》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的物体,电梯来给学生举例,让学生对平移的概念产生直观的形象概念.在《轴对称》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飞机、蝴蝶等一些例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事物特征的观察与总结自行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的印象.
初中学生在不论是在解答练习题的过程中,还是在数学考试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数学题型,学生容易多次犯错.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或者是印象不够深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学习知识记得快,但是忘得也快.对于数学练习题的主动接受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改变原有的练习题讲授模式,将原本每天课程结束前对前一天布置的练习题讲授解答,变为在每周专门找时间进行单独的习题课解答,这样一来能够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析与整理自己不确定的练习题及做错的练习题,由此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问题的思考,增强学生对错误题型的分析与注意,便于学生对错题加深印象.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在二次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加减都向学生讲授之后,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单独一节课的答疑,使得学生在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都掌握后,能够明确意识到之间的差别与关联,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之前学习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印象.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大多数初中教师只看重学生的考试结果,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造成忽视.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学习接受能力要求十分高的课程,但是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接受能力肯定是不同的.有一些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数学培养比较重视,在小升初的时候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初中数学相关课程的培养,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会比较强一些.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课上可以针对数学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一些拔高训练,对于数学接受能力比较弱一些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帮助其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确保班级里面的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具有真实性,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都能够有所提高.教师应做到不管是什么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具备发现学生亮点的眼睛,要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与众不同的亮点,引导每一个学生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自身本真的优势,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学好数学这门学科,这也是“真学课堂”的教育核心,以此达到真学课堂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地加快了进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与抽象性,如何能够让学生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初中数学教师们也是绞尽脑汁,“真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逐渐引起了数学教师的重视.所谓真学,就是从数学的本质出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来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以此达到数学“真学课堂”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