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评价时机,好“评”才能有好“价”

2019-02-14 05:48辛尚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评价语言课堂评价小学数学课堂

辛尚鸿

摘 要: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上课的效果。教师的评价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也促进或阻碍教师专业的发展,首先介绍了如何有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课堂出现的关键时机,提出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评价;评价语言;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也促进或阻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把握评价时机?如何正确评价学生,让评价更有效?鉴于以上考虑,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即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是能够产生好“价”的,并对几个关键的评价时机如何正确评价学生举例说明,以期对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课堂评价方面做出有益的探讨。

一、如何恰当运用教学评价语言

1.教师要恰当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评价,另一种是无声语言评价。教师的有声语言、无声语言评价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和谐、学习过程的快乐。如有学生精彩回答时,教师可以与他握握手,向他投去赞许的微笑;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不够完整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的手势或眼神,如果还回答不上来时,教师可以用眼神示意学生再想想,在这种积极信息的带动下,学生的潜能被激发,积极性被调动。

2.语言评价要“因材施评”

学生的个性、能力以及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性格的差异等等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规规矩矩,认真听课,但发言不太积极。而有的学生几乎不举手发言,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评价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异,恰当的评价能够改变学生一节课的学习状态,有时甚至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3.评价的语言要生动,表情要丰富

经常在课堂上,我们会听到教师会说“不错”“很好”“你真棒”“你太棒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必须努力学习了”等表扬话语。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还有的老师的表情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总是一个表情持续一节课甚至是一个学期、一年等等,这些单一的表情时间久了必然导致学生厌烦,那么这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多用一些赏识性、启发性的语言,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善于使用各种语句、语气,加上老师丰富的肢体动作,让学生一会儿在紧张的思考环境中,一会儿在松弛的聆听环境中,一会儿又在惊讶、惊喜、惊奇的兴奋中,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激情和趣味。

4.评价要以激励学生为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赞赏,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给予的肯定会产生愉悦的心理,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学习水平相对低下的学生,取得任何学习成果对他们来说更是不易,教师对他们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和肯定,他们就会获得学习的动力。

二、准确把握评价时机,好“评”才有好“价”

1.当学生过早暴露答案时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当一个问题刚提出,其他的孩子还没有深入思考,而恰巧某名学生的答案刚好是教师心中的答案时,一些教师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对学生进行大肆表扬,这种方法其实也暗示其他学生:这个答案是完美的,即使别的学生有另外的想法和见解也不敢表达出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扼制了他们回答的欲望,因此,这时,教师需要给其他学生继续思考、表达的机会,可以对这个学生说:“这是你的想法。”转而问大家:“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还有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等大家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一致时,再给予肯定性评价。而对于有些问题,也可以交给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听懂他的想法吗?”接着可以说:“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他的想法”等等。这样的评价方式,把更多的机会给予更多的学生,给学生创设更多表达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当学生回答错误时

进行课堂语言评价,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定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在可能面对其他孩子嘲笑的时候,教师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出错,那老师可以微笑着安慰说:“别着急,再想想,让我们先听听别的同学的想法。”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或者粗心出错时,老师可以说:“别急,再想想,你肯定知道。”

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时,我是用这样语言评价学生的:

师:谁能说出一个20以內的加法算式吗?

生1:13+9=22

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你真棒,老师还没教,你就学会了,但是请你仔细观察,这是2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别着急,再想想,你肯定知道。

生1:12+8=18

师:你好聪明,这次听懂了老师的问题,回答得非常正确。还有没有同学也来试一下呢?

生2:……

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没有忽视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本人和下面学生的回答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当学生汇报不能清楚表述时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会解题,但是让他们具体讲清楚思路,却遇到了困难。甚至一道题出来,他能马上说出答案,但具体的解题过程是怎样的,他却不能完整清楚地表述出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忽略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耐心地倾听,及时用评价语言“别急,再想想,慢慢理清思路”等鼓励性的语言、手势,一步一步帮助他理清思路。适当时可以提醒他。如果教师这时候打断他,甚至用厌烦的语言打乱他的思路,学生可能会非常难堪,甚至陷入自卑的境地。当然,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尽量避免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思路,最后再在全班汇报。

4.当学生遭遇尴尬时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思维不受羁绊和约束,所以课堂上经常会“节外生枝”。当出现尴尬的场景时,教师要学会运用机智灵活的评价语言去化解。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认识四分之三”时,在学生通过折纸、涂色认识了四分之三后,提问:四分之三里有几个四分之一?学生通过刚才的操作观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但是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时,这个学生估计上课走神,站起来不知要回答什么,看老师的手指着图片,才犹豫着说:四分之三。说完就低下头,学生哄堂大笑,回答者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华罗庚曾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像这种答非所问的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原因可能是理解上的错误,更多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上课时“走神”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成人固然如此,小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他为何出现这样的错误?”“自己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注意力分散了?”“这样的错误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当学生确实回答不上来时,我们可以将问题重复一遍,让其明白问什么,再请其回答,给予纠正的机会,这样不但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挽回了面子,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课堂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每个错误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成因。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容许学生出错,给学生改正的机会,特别对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言行不要轻易地否定和指责,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5.当学生的回答难以一致时

在数学课堂中及时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也需要延时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进行交流思考。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学生对于用3 cm,5 cm,8 cm的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意见不一致。

(学生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意见分歧很大。对此,教师没有及时评价对错,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见分成两组。)

师: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咱们可以开个辩论会。认为可以的同学为正方,认为不可以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反两方利用教师给他们提供的三根小棒,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正方同学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面对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并没有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教师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引导学生摆事实、说理由。采用延时评价的方法比即时评价方法要有效得多。学生在延时评价所留下的广阔空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从而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6.当遇上特殊学生时

无论情感态度,还是是非标准,教师不只是通过说教、告诉的方式去表达,有时采用评语评价,师生之间会达到心灵相融、灵魂互触,它有助于产生“化学效应”,有利于点燃学生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唤醒、激励学生自我完善。比如,对于那些腼腆的学生,他们平时上课不怎么发言,偶尔发言,如果出错,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上课状态,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非常在意别的同学及老师的看法,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捕捉这些学生的问题。在课堂练习时,可以用小纸条写一段话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可以写上:老师认为你是最棒的,因为你是敢于举手发言的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犯了错及时改正就可以了,你说呢?

总之,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要充分预期,抓住时机,将不同的评价形式巧妙结合,让学生体会教师评价的真诚,从评价中得到快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向姣.小学教师课堂评價语言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2]李娜.巧用课堂评价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4(14).

[3]王萍.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14):124.

[4]陈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教育革新,2011(5):62.

[5]刘林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评价语言课堂评价小学数学课堂
灵动的评价语言让课堂锦上添花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巧用评价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浅析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