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樱
摘 要: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公民素质养成有更为迫切的需求,而现今的未成年人公民教育又更多地停留在说教和应试上。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城区少工委借力少先队品牌活动——雏鹰争章,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公民教育。通过争“小公民章”,整合学校、社区、社会等多种资源,共享资源、互补优缺的形式,让少先队员经历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全过程,以实践体验活动浸润公民教育。下城区少工委在本研究中先后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小公民章核心活动群”“‘小公民章争章标准”等体系化策略,经过一年的实践收到了多维度的教育实效。
关键词:公民教育;小公民章;雏鹰争章;少先队;体验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一)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公民素质养成的迫切需求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及伦理观念的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公民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的表征,它的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认同,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进而建设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不但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要求,还设置了微观细则,它是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防止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合格、积极的公民是教育界必须认真切实完成的大课题。
(二)未成年的公民教育现状亟待改善
未成年人公民教育的途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指的是小学、中学等各类各级学校中实施系统的、以课程为主导的公民教育;另一类是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团体、组织等开展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划、有针对性的公民教育。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公民教育现状是:
1.学校公民教育更倾向于文本的知识灌输,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的途径,实践性、趣味性未能真正得到提升,所以学校公民教育有规划、有落实,但是教育实效还未能满足社会需要,满足未成年人的实际需要。
2.校外公民教育利用强大的社会资源可以让未成年人接受各种类型的公民教育,但是对于个体未成年来说,接受的公民教育信息是片面的,不够系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公民教育欠缺评价。这样的公民教育虽然对未成年人是有意义的,但只能成为其他公民教育的补充。
事实上,以上两种对未成年人的公民教育途径完全可以整合。校内教育可以借助校外资源开展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校外教育可以借助校内教育完善的教学目标、方法、评价、辅导员等体系,让公民教育活动成效更明显。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公民教育
狭义的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是指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广义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是指现代社会中,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公民素质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多方面。
公民素质教育:它是指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对所有公民进行的,旨在培养公民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所关注的焦点是生活于民主社会的公民在处理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关系中应具备什么样的公民素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公民素质要求确立为教育目标、具体为课程标准,并通过教育活动内化为教育对象本身的仪式、价值观,外化为教育对象的行为。
公民意识教育:它是将爱国、民主、平等、自由等理念转化为公民的内在情感和内在价值,是使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主动地接纳民主文化,支持民主行动,是现代公民教育内容中公民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组成部分。
公民教育的内容宽泛。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教育,更確切的概念应该是公民素质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教育的内容又可分为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
2.雏鹰争章
1993年10月,全国少工委推出了“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参加“雏鹰争章”活动。“雏鹰争章”把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等实践环节,不断确立新的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的足迹,促进全面发展。引领少先队员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让每个队员都取得成功。经过少先队工作者20年的努力,“雏鹰争章”已形成一套科学性强、人文性强、操作性强的系统体系。
3.小公民章
“雏鹰争章”活动中的一个章目。以少先队员的年龄分层,细化目标要求,把公民素质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争章要求中,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转化为争章细则,形成“小公民章”的争章体系,继而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五个环节完成实践体验教育。
小公民章的具体实施内容设置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公民教育的内容。
本文采用以下的分类方法:一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求,培养与现代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二是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帮助每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三是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的认同;四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
国外公民教育的研究丰富,国内有关公民教育的研究有大量的比较学研究。比较对象有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与台湾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研究者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能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定的公民要求作出界定。
罗许慧(2011)对美国NAEP评价系统中的公民学评价研究,认为该评价体系完整,评价组织模式科学,评价试题设计灵活。随后还提出过对我们公民教育的改进对策,例如,“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并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掌握的学科技能和领悟到的学科意识。”“只有在正确的评价观念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公民教育评价体系。”
姬振旗(2009)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成为国内公民教育的重要依据。他认为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尚未形成明确的公民教育目标体系;权利与义务教育不对称;公民教育在实践中被漠视;缺乏科学的公民教育观。
就公民教育而言,国内外的研究很丰富。国外的公民教育发展快,各个国家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比较明确,目前他们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评价方法”,这些研究,我们都可以加以借鉴。国内研究多停留在公民教育(高中课程)的学科上,对未成年人开展公民教育研究少。公民教育的实际操作载体的研究,以未成年人作为目标人群的研究很欠缺。特别是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品牌活动“雏鹰争章”形式开展的公民教育的文献,在前期资料收集中没有发现。
三、研究的意义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品牌活动“雏鹰争章”中设立一枚“小公民章”,少先队员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五个过程,以实践活动来浸润公民教育。它的意义在于:争“小公民章”,整合校内公民教育和校外公共教育资源,两种教育类别取长补短,合理优化实践活动教育,尽力提高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
其核心的意义在于:
首先,争“小公民章”,形式丰富、趣味性强,重实践,重过程,寓教于乐,激发少先队员的学习兴趣。
其次,争“小公民章”,建立相对规范的学习内容体系,有计划、有分层、系统性强,有利于少先队员的知识和能力由“量化积累”到“质化飞跃”。
最后,争“小公民章”,完善评价工具,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公民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途径地全方位联动开展,立体的教育机制可以最大化提高教育质量。在义务教育阶段,少先队的品牌活动“雏鹰争章”无疑是连接学校、家庭、社区最好的活动载体。依托“雏鹰争章”,设立“小公民章”,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公民教育是一项可操作性强的举措。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制订与完善《下城区少先队员分年级“小公民章”争章标准》
2.下城区少工委开展“小公民章”的争章策略研究
3.下城区少工委“小公民章”的实施意见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访谈等设计方案,通过对“小公民章”的章目制订、争章标准的设计,开展区域里的公民教育活动。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3年4月—2014年12月)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参加杭州市德育高研班,请导师指导研究工作,明确研究思路。
2.第二阶段:制定方案。
3.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在下城区全面开展“小公民章”的争章活动,收集活动案例、活动实录等一手资料。
4.第四阶段:总结反思。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案例、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
五、研究实践
下城区少工委关于“小公民章”的实施,严格按照《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要求,从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五个重要环节层层落实。
(一)定“小公民章”
定章是指少先队辅导员根据少先队员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年)初,确定本学期(年)的雏鹰争章章目,并号召少先队员积极制订自己的争章计划。从两个层面出发,从辅导员层面,辅导员需要前期认真研究章目的设置价值,如何制订相应的争章标准等具体实施内容;从少先队员层面,少先队员应该在诸多章目中根据自身特点决定预期的争章意向。本文在此阐述的是辅导员层面的定章意义。
设定“小公民章”是为了落实对未成年人公民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公民教育中学校、社会资源互补,形成稳态教育环境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层次二十四字是本课题对“小公民章”分年级争章标准、核心活动载体建立的基础。有了它的依托,针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活动载体是“垃圾分类我先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五水共治”;“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核心活动载体是“小小和事佬”“我的选票我做主”“小小法院”;“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活动载体是“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文明出行進万家”(如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小公民章”核心活动群)。
(二)争、考“小公民章”
争章、考章,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队员向着目标积极努力参与的过程。《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坚持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注重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把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为了让“小公民章”的争章、考章过程更为科学、有效、便捷,让争章活动的形式、途径、渠道更为全面、丰富、充实,联合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二课堂场馆、安全体验中心等场所的力量,共同开展“小公民章”争章活动。
1.下城区少工委“小公民章”的考章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