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下)

2019-02-10 04:11单天罡
现代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古文字易经

单天罡

摘  要:《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其文字和语言叙述应该和后来发现的甲骨卜辞有某些共同特征。因此,不宜过于使用后世的文字理解或思想观念来释读《易经》,而是要尽量从它产生和形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考虑其内涵。参照甲骨文或金文等早期文字,从古文字的角度来看待《易经》,将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研究角度。此前两文针对《易经》中的《乾》至《家人》卦中的一些文字,对照它们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结合《说文》等文字学资料,做了一些尝试性阐释。这里赓续前篇,对《家人》之后的诸卦的某些文字继续辨析。

关键词:《易经》;卦爻辞;卜辞;古文字

此前,笔者研读《易经》,认为它既然是中国十分古老的一部占筮之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应该和基本同期出现的甲骨卜辞有许多内在的关联。因此,应借助卜辞中的文字文献来看待《易经》,并对其中的《乾》卦到《家人》卦,提出了一些看法,形成了《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上)和(中)两篇文章。后来,对《家人》之后的诸卦又有一些心得,胪列于下,作为上两文之再续。其中,有与前两篇内容关联而未能申述者,并补足之。同前两篇一样,本文所引《周易》经传原文,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明胡震亨、毛晋同校,万历间刊刻,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不再出注。

22.《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

郑玄解释“扬于王庭”说:“扬,越也。……阴爻越其上,小人乘君子,罪恶上闻于圣人之朝。”[1](卷6,P1)高亨认为:“扬疑借为详,古字通用。……《说文》:‘详,审议也。孚借为俘。《说文》:‘俘,军所获也。厉,危也。扬于王庭句,言审议俘虏于王庭也。……孚号句,言俘虏被刑而哭号也。”[2](P282)李镜池则认为:“扬是武舞,舞于王庭是快乐事,故用以说明夬有快乐义。”[3](P603)

按:《说文解字·手部》:“扬,飞举也。”《说文解字·日部》:“昜,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强者众貌。”[4](P603)①知昜是扬的本字。饶宗颐释卜辞“鬼方昜”说:“‘鬼方昜者,昜疑读为禓。《说文》:‘禓,道上祭。《玉篇》:‘禓,强鬼也,道上祭也。《礼记·郊特牲》:‘乡人禓。郑注:‘禓,强鬼也。谓时傩索室殴疫逐鬼也。此即《论语·乡党》之‘乡人傩。《周礼·春官》占梦:‘始难。郑注:‘难,谓执兵以有难却也,故书难或为傩。《淮南·时则训》:‘天子乃傩。高注:‘傩,犹除也。难、傩、扬俱通。故知鬼方禓犹言‘难却鬼方也。《御览·礼仪部》引《世本》云:‘微作傩。微即上甲微,是时傩逐鬼驱疫之俗,殷时已盛行之。”[5](P1099)

既然“昜(禓)”为“道上祭”,是在道上设祭以驱鬼,怎么又说“于王庭”呢?王,甲骨文作“”或“”,像一个高大之人正面站立在地上的样子。而“庭”字,马王堆帛书《易经》作“廷”[6](P10)。卜辞中有“”字,有时也写作“”或“”,象一个人侧面挺立在地上(下部的黑点或圆圈,代表土块),各家释读为“”,即挺立的“挺”,“庭”“廷”皆从“”。徐中舒甚至认为,“”在卜辞中借作《礼记·曲礼下》“鲜鱼曰脡祭”之“脡”,可能也是祭名[7](P928)。因此,所谓“王庭”,大概根本就不是“王之朝廷”的意思,而是站立的意思。“扬于王庭,孚号”意谓:于道上站立,举行驱鬼之禓祭,用孚(俘)装扮恶鬼或疫鬼而驱虐之,故“孚号”。初九“壮(伤)于前趾,往不胜”、九二“惕号”、九三“壮于頄”、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即趔趄)”、九五“苋陆夬夬”、上六“无号”等,应该都是对于禓祭场面的描述。

23.《姤》:“女壮。勿用取女。”

《易·序卦》:“《姤》,遇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姤,薛云:古文作遘。郑同。”[8](P50)①按:《说文解字·辵部》:“遘,遇也。从辵冓声。”冓,甲骨文作“”,像木交叉而结构,应该是“构(構)”的本字②。加入表示行走的形旁,则作“”“”或“”,即“遘”。那么,“冓”也是“遘”的初文。据于省吾先生说,卜辞中但凡祭祀活动言“冓(遘)”者,一般可理解为鬼神既降,则可与之相遇。但也有学者认为,殷世有“冓祭”之礼,“冓”字本身即为祭名,如“其冓上甲史钦”“其又勺岁自上甲冓昱”等即是[7](P443)。至于“冓祭”的具体形式、意义等,后世无传焉,我们也不能详细考知。

如果《姤》卦所说确为“冓祭”,那么卦辞“女壮”,可理解为“壮(戕)女”,大概有残害女奴或女俘以供祭祀的意思。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柅,或作檷,《说文解字·木部》:“檷,络丝柎也。”柅、檷,盖络丝用的工具。羸,即累,本为绳索,这里用作动词,用绳索捆缚。孚即俘,俘获也。这条爻辞的意思似乎是用绳索之类的东西俘获豕。九二“包有鱼”和九四“包无鱼”之“包”并为“庖”,也与整治祭品有关。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义同《夬》卦九四。九五“以杞包瓜”,马王堆帛书《易经》作“以忌枹苽”[6](P2)。杞、忌均从己,或即“己”字。己象弋鸟之缴,或象缫絲的工具。“包瓜”,或为祭品。上九“姤其角”,高亨理解为“构(構)其角”,即《大畜》六四“童牛之牿”所谓“牛触人,则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之义[2](P287)。恐非。“角”在卜辞中均用作人名或地名,似与牛角无关。

此外,《易经》中的“遇”字,亦有几处可以理解为与“冓祭”有关,可作“姤”解者。如《丰》卦初九“遇其配主”、九四“遇其夷主”,《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九四“弗过遇之”和上六“弗遇过之”,其中的“遇”和“过”同谊,皆谓祭祀而遇神也。

24.《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易·序卦》:“升而不已必困。”郑玄曰:“君子处乱代,为小人所不容,故谓之‘困也。君子虽困,居险能悦,是以通而无咎也。”[9](P420)《经典释文》:“困,穷也,穷悴掩蔽之义,故《彖》云:‘刚掩也。《广雅》云:‘困,悴也。”皆以“困”为穷困、困难之困。所以,高亨解此爻为:“困于石者,足踬于石也。据于蒺藜者,手据于刺木也。……足既踬于石,手又据于刺木,譬人之遭乎坎坷之境,而依乎奸宄之人,其将丧失其妇,必矣。”[2](P294)

章太炎先生讲授《说文》“困”字时曾引用了这条爻辞。他说:困,“故庐也。今人称睡曰困,亦曰寝,路寝也,与故庐同。……困不可引申为穷,引申为依据,《易》‘困于蒺藜。”[10](P268)意思是说:困的本义是“故庐”,亦即旧家。今人称在家中睡觉曰困,又曰寝。古时所谓“路寝”,亦不过是天子、诸侯所居之正室。从这个意义上说,“困”可以理解为居、处、依据,不可理解为穷困、困难。按:《说文解字·囗部》:“困,故庐也,从木在囗中。”段玉裁注:“庐者,二亩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树墙下以桑是也,故字从囗木。谓之困者,疏广所谓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也。困之本义为止而不过,引伸之为极、尽。《论语》‘四海困穷,谓君德充塞宇宙,与横被四表之义略同。苞注曰: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也。”正是章先生所本。因此,这里的“困”字,若作名词,则与六三爻辞“入于其宫”中的“宫”字同义,是“故庐”“正室”“旧家”的意思;若作动词,则与“据于蒺藜”中的“据”字同义,是“止而不过”“依据”“占据”的意思。

此外,甲骨卜辞中亦有“困”字,如:“乙酉贞,取河其困于上甲雨。”这里的“困”当为祭名[5](P1373)。《易·困》卦辞言“亨(享)”、言“有言不信”,九二言“朱绂(宗庙之绂)”、言“利用享祀”,九五言“赤绂”、言“利用祭祀”,也都与祭祀相关。

25.《革》初九:“巩(鞏)用黄牛之革。”

《经典释文》:“鞏,固也。”按:《说文解字·革部》:“鞏,以韦束也。《易》曰:‘鞏用黄牛之革。”段玉裁注:“王弼曰:‘鞏,固也。按此与卦名之革相反而相成。”“相反而相成”,是说“革”指皮革,尤其指牛革。用牛皮绳捆扎东西,十分牢固,不易松动,此即“固”之义,是“相成”也。《说文解字·革部》又云:“兽皮治去其毛曰革。革,更也。”段玉裁注:“(革、更)二字双声。治去其毛,是更改之义,故引伸为凡更新之用。《杂卦传》曰:‘革,去故也。”这里,“革”又指变化,是去故取新之义,是“相反”也。因此,《革·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其《象》又曰:“君子以治历明时。”郑玄据以释《革》卦云:“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犹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谓之革也。”干宝更引申之,云:“武王陈兵孟津之上,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国,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未可也。还归。二年,纣杀比干、囚箕子,尔乃伐之,所谓‘巳日孚,革而信也。”[1](卷6,P37-38)这是历来治《易》对该卦的理解。

不过,“鞏用黄牛之革”之“鞏”,马王堆帛书《易经》作“共”[6](P10)。卜辞中多见“”,隶定为“収”,或“廾”,其实就是“共”字。《说文解字·廾部》:“廾,竦手也。”段玉裁注:“竦,敬也。……谓竦其两手以有所奉也。”故其今字又作“供”或“拱”。(共)象两手相合,有聚合之义。因此,学者多释卜辞之“人”“众”为聚合众人以事征伐,而释“牛”“羊”“马”为聚集牛、羊、马之义。对此,吴其昌另有异解。他认为:“盖之言执也;引而申之,则为合也、集也、聚也。《尔雅·释诂》云:‘拱,执也。《诗·抑》:‘克共明刑。《韩奕》:‘虔共尔位。毛《传》并云:‘共,

执也。盖由‘而‘共而‘拱,乃后起逐渐增附字,推源其本,‘正象左右两手相合之形。两手相合,故可以执也。”所谓“牛”者,谓执牛以祭,而羊、马,则为执羊、执马祭祀了[5](P943)。既然如此,焉知“人”不是执人以祭呢?

果如此,则《革》卦辞之“巳日乃孚”、六二“巳日乃革之”就可理解为:巳(祀)日乃用孚(俘)作牺牲来祭祀;初九“鞏用黄牛之革”,可理解为:用牛皮绳把牲俘捆绑结实;而九三“革言三就”,乃谓牛皮绳要捆扎三匝三重,方才结实①;九四“有孚改命”,谓有些俘虏本来是要用作牺牲的,但后来改变了主意。

九五“大人虎变”、上六“君子豹变”之“变”,历来多理解为“变化”,而李镜池先生更释为“象虎豹一样发威发火,动辄咆吼,这没有好处”[3](P625)。“变”,马王堆帛书《易经》作“便”,宋吕祖谦《古易音训》引晁氏曰:“京作辨。”[11](P103)按:“辨”与“便”通。《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赞》引《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裴骃《集解》:“徐广曰:‘一作辨。”[12](P2761)“辨”“便”又与“平”通。《尚书·尧典》“平秩东作”之“平”,《周礼·春官·冯相氏》郑注、《风俗通·祀典》均引作“辨”。《毛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之“平平”,今文《韩诗》即作“便便”。其实,“平”乃“釆”之讹字,因形近而誤。“釆”即“番”字,《说文解字·釆部》:“釆,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说文解字·釆部》:“番,兽足谓之番。从釆,田象其掌。”釆的古文作“”,番的古文作“”,均像兽蹄留在地上的印迹②。故段玉裁注“釆”云:“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文理之可相别异也,遂造书契。釆字取兽爪分别之形。”段玉裁注“番”云:“下(田)象掌,上(釆)象指爪,是为象形。”所以经传中“釆”“辨”(或“便”),皆是“分别”义。汉代扬雄《法言·吾子》云:“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貍别,其文萃也。”化用《革》卦,文正作“别”。《法言》李轨注:“如虎之别百兽,炳然殊异。”汪荣宝疏:“《说文》:‘辨,驳文也。《苍颉篇》:‘辨,文貌也,杂色为辨也。字亦作‘斑。司马长卿《上林赋》:‘被斑文。李注:‘斑文,虎豹之皮也。曹子建《七启》:‘拉虎摧斑。注:‘斑,虎文也。”[13](P72)如此说来,所谓“大人虎变”“君子豹变”,意思是大人、君子具有虎豹那样的花纹,用以区别于众人。马融注《革》卦九五云:“虎变威德,折冲万里,望风而信。以喻舜,舜干羽而有苗自服。周公修文德,越裳献雉。故曰‘未占,有孚矣。”[1](卷6,P43)大人、君子有虎豹之文,正可呼啸万里,威服天下四方,哪里像小人仅仅是“革面”而已,此正契合《易》之本谊。

26.《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易·序卦》:“震者,动也。”郑玄注:“震为雷,雷动物之气也。”[1](卷6,P51)《说文解字·雨部》:“震,劈历,振物者。从雨辰声。《春秋传》曰:‘震夷伯之庙。”段玉裁注:“劈历,疾雷之名。《释天》曰:‘疾雷为霆。《仓颉篇》:‘霆,霹雳也。然则古谓之霆,许谓之震。”如此说来,“震”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名词“震”即“霆”,是疾雷之名;动词之“震”乃疾雷“振物”,即《左传》所谓“震夷伯之庙”者。

《震》卦辞和初九爻辞“震来虩虩”之“虩”,《说文解字·虎部》:“《易》:‘履虎尾,虩虩。虩虩,恐惧也。”许慎所引,乃《易·履》卦九四爻辞,今作“履虎尾,愬愬”,《经典释文》云:“马云:‘恐惧也。……荀作‘愬愬。”马王堆帛书《易经》此卦正作“震来朔朔(愬愬)”[6](P6)。虩、愬、朔在上古音中都属于铎韵,可通。下一句“笑言哑哑”之“哑”为影纽铎韵,读如“憎恶”之“恶”,与“虩”为韵。此与《史记·刺客列传》说豫让“吞炭为哑”之“哑”不同。章太炎先生说:哑,笑也,是今天“呵呵”“哈哈”之声的变音。“哑巴”之“哑”当作“嘎”,是另外一个字[10](P65)。《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河上公本“嘎”即作“哑”[14](P222)。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匕”即“匙”字,《说文解字·匕部》:“匙,匕也。”鬯,郑玄注:“秬酒,芬芳条鬯,因名焉。”[1](卷6,P52)按:《说文解字·鬯部》:“鬯,以秬酿郁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从凵。凵,器也;中象米;匕所以扱之。《易》曰:‘不丧匕鬯。”段玉裁注:“攸服,当作‘条畅。”意思是说用秬(黑黍)和郁艸酿酒,其臭芬芳条畅,可以降神。因此,各家多认为“鬯”是一种香味浓郁的酒类,或者是某种香草的名称。不过,“鬯”字甲骨文作“”或“”,《毛公鼎》和《盂鼎》之金文字形略同。从字形来看,鬯应该是一种可以酿酒的器皿,上面为甑,大概可以蒸秬,下面较小的部分可以接受上面甑析出的酒。卜辞中以鬯盛酒来祭祀神祖,因而又转化为祭祀的名称。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虞翻注云:“死而复生称苏。”[1](卷6,P54)既然可以死而复生,当然就“无眚”了。《说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段玉裁注:“眚,引伸为过误,如‘眚灾肆赦‘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也。又为灾眚,李奇曰‘内妖曰眚,外妖曰祥是也。又假为减省之省。”马王堆帛书《易经》正作“省”[6](P6)。今按:疑“眚”实乃“星”之借字。眚、省上古音属山纽耕韵,星为心纽耕韵,音近可通。章太炎先生谓“眚”乃“眼中起星”[10](P152),则此爻假借眼中之星为天上列星也。“震行无眚”的意思是说,天上打雷,看不到星。

27.《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

《彖》曰:“艮,止也。”《序卦》《说卦》《杂卦》同。《说文解字·匕部》:“艮,很也。从匕目。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易》曰:‘艮其限。”段注:“‘目相匕即‘目相比,谓若怒目相视也。”章太炎先生亦谓:“怒目相视,相视必定,故引申为止。”[10](P347)但把“艮”解释为“止”,于本卦之艮其背、趾、腓、限、身等,均很难理解,“止其背”“止其趾”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卜辞中反复出现“”和“”之类的字形,上为目,下为人,一般释为“见”字,唐兰先生认为也是“艮”字。“艮”,《说文》篆作“”,其下部之“匕”,乃“人”字的变形,与“見”字下从“儿(人)”篆作“”,是一个道理。唐兰认为:“其实,艮为见之变。见为前视,艮为回顾,见、艮一声之转也。艮为回顾,艮、顾亦双声也。”《易》曰“艮其背”,亦即反顾其背的意思[5](P605)。高亨先生也作如是观:“艮从目从匕,匕即人之反文,则艮即见之反文明矣。故余谓艮者顾也,从反见。”并进而申之曰:“顾为还视之义,引申为注视之义。……本卦艮字皆当训为顾,其训止者,当谓目有所止耳。”[2](P311)这样,卦辞“艮其背不获其身”,就可理解为:注意背部而不保护(获,读作护)全身,只知局部不知整体。

我们认为,“见”和“艮”本为一字之变体的说法值得肯定。不过,“见”在卜辞中或用为“献”,是祭祀仪式或祭名,如屡屡出现的“雨”“百牛”“癸巳”“牛”等,可以佐证。这样的话,《艮》卦爻辞中的几个字眼就显得十分有意味了。例如:初六“艮其趾”,趾为足大指。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腓,郑玄注:“膞肠也。”俗称腿肚子肉;随,马王堆帛书《易经》作“隋”,《说文解字·肉部》:“隋,裂肉也。”段玉裁注:“裂肉谓尸所祭之余也。……尸祭刌肺黍稷之属,已祭则为肉余,无用之物,故云裂肉。”①拯,本作“抍”,马王堆帛书作“登”。《说文解字·手部》:“抍,上举也。”又作“”,手在左在下并无差别。按:卜辞中屡见“”或“”字,从示从,隶定为“”,表示祭祀时双手向上进献品物的意思[5](P1078-1079)①。《仪礼·覲礼》:“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沈,祭地瘗。”[15](P533)说明升乃是古代祭祀山和丘陵的一种仪式。“不拯其隋”即“不把剩余的祭品再奉献给神(尸)”。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限,虞翻注:“腰带处也。”[1](卷6,P58)《经典释文》:“马云:‘限,要(腰)也。……夤,马云:‘夹脊肉也。”《说文解字·屮部》:“熏,火烟上出也。”六四“艮其身”,身,马王堆帛书《易经》作“躬”,躬本作躳,从呂,是脊椎骨的象形,故“身(躬)”乃人之躯体也。六五“艮其辅”,《说文解字·车部》:“辅,《春秋传》曰:‘辅车相依。人颊车也。”简而言之,辅乃面颊之肉,车乃牙床之骨,“艮其辅”,或献其面颊之肉欤?上举五爻,自下而上,皆与人的躯体骨肉相关,血淋淋让人毛骨悚然!

上九“敦艮”之敦,甲骨文作“”或“”,隶定为“”。《说文解字·亯部》:“,孰也。从亯(享)羊。”这里,“孰”即“熟”。《说文解字·亯部》又云:“亯,献也。”段玉裁注:“按《周礼》用字之例,凡祭亯(享)用亯字,凡飨燕用飨字。”“敦”字在卜辞中用为三种涵义:一是享祭,二是迫近杀伐,三为地名[5](P1939)。卜辞中多次出现“”二字联用,我们认为应该就是“敦艮”。“见(艮)”既然有“献”义,那么“敦艮”应该也是祭祀献牲了。只是本卦所描绘的,却是十分血腥的献祭过程,人们向神祖所献的竟然是身(躬)、趾、腓、限、夤、心、辅!

28.《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易经》之卦辞爻辞,许多是韵文,是可以押韵来读的,如《渐》卦之六爻辞就比较典型。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干、言二字在上古音均为元韵,可押。《经典释文》:“荀、王肃云:‘山间涧水也。翟云:‘涯也。”涯就是“岸”,则“干”字可读为“涧”或“岸”,涧、岸二字也为元韵。惟马王堆帛书《易经》“干”作“渊”[6](P14),渊属影纽真韵,于“干”不谐,疑释读有误。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马王堆帛书《易经》“磐”作“坂”、“衎”作“衍”。磐、衎、坂、衍四字均为元韵,可谐。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陆、复、育三字均为觉韵,可谐。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木、桷均为屋韵,可谐。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马王堆帛书《易经》“孕”作“绳”。陵、孕、胜、绳四字均为蒸韵,可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陆为觉韵,仪为歌韵,不谐,故宋人便改“陆”为“逵”。但“逵”属群纽幽韵,仍不能与“仪”谐。所以,清代以来学者多以为“陆”当为“阿”字。山阿之“阿”属影纽歌韵,可以和“仪”押韵了。只是“阿”“陆”字形相差太远,怎么可能用混呢?所以,于鬯怀疑“陆”应该是“隓”的误字,陆、隓形近,有致误的可能。《说文解字·部》“隓”之篆文作“”,从土从隋,即墮字。“墮”与“嶞”均为定纽歌韵,可通。嶞是山峦的意思(见《尔雅·释山》),鸿渐于嶞,犹云鸿渐于峦,与五爻“鸿渐于陵”正相比次[16](P63)。于说或是。

29.《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亨,即享,祭祀也。假,至也。本卦辞谓:举行祭祀,王亲自到来。无忧,适合日中祭祀。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配,《经典释文》云:“郑作‘妃,云:‘嘉耦曰妃。”高亨认为“配”是“妃”的借字,“配主,盖谓女主人也。遇其配主,言出行之人,遇其女主人也。”虽(雖),即“唯”字。旬,十日为一旬。“唯旬无咎”,“言在十日之内无咎也。”[2](P322)

上文已述及:遇,即“姤”或“遘”,可理解为祭祀中鬼神既降,人可与之相遇。《易经》中多处言“遇”,或与祭祀之“冓礼”有关。配,当释为“正副”之“副”,二字在上古均属唇音滂纽,可通。副主,即祔于主神之侧而受祭者,《说文解字·示部》:“祔,后死者合食于先祖。”旬,《说文解字·勹部》:“徧也,十日为旬。”王国维《释旬》云:“卜辞有、诸字,亦不下数百见。……、即旬字。余徧搜卜辞,凡云‘贞旬亡卜(引者按:当为字)者,亦不下數百见,皆以癸日卜。殷人盖以自甲至癸为一旬,而于此旬之末卜下旬之吉凶。云‘旬亡卜者,犹《易》言‘旬无咎矣。曰自甲至癸而一徧,故旬之义,引申为徧。《释诂》云:‘宣、旬,徧也。”[17](P141)章太炎先生亦谓:“本训为十日,引申为徧,即均。”[10](P379)盖商人每旬必卜,其卜在本旬末日(即癸日),以卜下旬大事之休咎。殷卜如此,《易》言“唯旬,无咎”,或周筮亦当如此。因此,本爻的意思可能是说:祭祀时以某祖祔于先祖,旬筮无咎。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繁体作“豐”。《彖》曰:“丰,大也。”《说文解字·豐部》:“豐,豆之丰满也。从豆,象形。”同部“艳”字下又云:“豐,大也。”段注:“谓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丰。”因此,历来解《易》家均理解为“大”。《说文解字·宀部》又云:“寷,大屋也。从宀豐声。《易》曰:‘寷其屋。”因此,研究者或以为“丰”本作“寷”,是大屋的意思,“豐为借字,寷为本字”,“本卦四豐字皆指屋室而言”[2](P322)。不过,段玉裁注“寷”字云:“此说寷从宀、豐,会意之恉。宀,屋也;豐,大也。故寷之训曰‘大屋。”原来,“豐”“寷”本来就是两个字,“豐”是大的意思,“寷”才是大屋的意思,并不是说《易·丰卦》之“豐”本作“寷”。“蔀”字《说文》未收,《经典释文》引《略例》云:“大暗之谓蔀。”又谓:“马云:‘蔀,小也。郑、薛作‘菩,云:‘小席。”《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日蔽云中称蔀。”[1](卷7,P15)因此,高亨认为,蔀者盖院中架木,上覆以席,所以蔽夏日也[2](P322)。“日中见斗”,《经典释文》云:“见斗,孟作‘见主。”或以为“主”即“烛”,意谓:因院子被席蓬覆盖,遮挡日光,正午只好燃烛照明。

按:卜辞中多有“”“”“”或“”之形,研究者多释为“豐”或“豊(礼)”字。该形的下部,形状很像“豆()”,亦像“鼓”字的左边之“壴()”,上面的两个“丰”,像三玉连贯之形,字或当为“(豊)”。《说文解字·豊部》:“豊,行礼之器也。”古代行礼用玉帛,故从玨。如此,“豐”和“豊”其实是一字而有两形,“豊”表示豆中有玨,指其事;“豐”则表示豆中丰实,象其形——要在均表示祭祀用玉以敬献神祇。若两字不从“豆”而从“壴”,则鼓也是祭祀之器,对于“豐”“豊”与祭祀相关之本谊并无妨害。“日中见斗”之“斗”,即《诗经·小雅·大东》“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之“斗”,也就说北斗星。这样说来,本爻所云,当为祭祀之时,发生了日食,天空突然被遮蔽,以致中午看到了北斗星。

“有孚,发若,吉”:“发”,高亨据《广雅》释为“开”和“去”,认为:“发若吉,言开去其蔀则吉也。”[2](P323)我们认为,孚还是“俘”字,此句没有必要与上文联系起来解释。发,甲骨文作“”,像手持棍棒在两只脚之间拨打之形。《释名·释言语》:“发,拨也,拨使开也。”应该是用棍棒拨打俘之双脚,以驱赶其前行的意思。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经典释文》:“沛,本或作旆,谓幡幔也。……沬,微昧之光也。……林作‘昧,云:‘斗杓后星。……《子夏传》云:‘昧,星之小者。马同。薛云:‘辅星也。”马王堆帛书《易经》“沛”作“薠”,“沬”作“茉”。[6](P7)①按:“沛”字疑作“藩”。沛上古属滂母,水盛的样子,亦为水名;又音帮母,郡名;藩属並母,又音藩篱之藩,属帮母;薠属並母,一种叫青薠的水生植物。三字均为唇声,可通。《说文解字·艸部》:“藩,屏也。”段玉裁注:“屏蔽也。”其谊与“蔀”正同。

30.《兑》初九:“和兑,吉。”

兑,《彖》和《序卦》均释为“说(悦)”,故虞翻注云:“和兑(悦),吉矣。”[1](卷7,P31)不过,既然这里说“和悦,吉”,为什么六三又说“来兑,凶”呢?高亨不同意《易传》的说法,认为:“兑即说之古文,从人,从口,八象气之分散,……当取谈说之义,非喜悦之悦也。本卦兑字皆谓谈说。和兑者,以温和之度向人谈说也。”[2](P332)

我们认为,本卦亦与祭祀活动有关。兑,甲骨文作“”,下部“”,或以为是“贶”或“祝”的古文。郭沫若说:“第六片‘祖乙岁,其兄于祖丁,父甲,在勺。言于祖乙岁祭之日兼祭祖丁父甲也。兄字当假为祭名,或即是尝,兄、尝古音同在阳部。”[5](P85)和,是“龢”的省字。卜辞中“龠”有“”“”或“”诸形,象排管乐器,后来又引申、孳乳为“籥”“禴”“龢”,形不同而谊无殊。它们在卜辞中皆用为祭祀之名,或祭时用龠舞。《易经·萃》六二、《升》九二、《既济》九五都有“禴”字,指四时之夏祭②。《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公事也。”[18](P391)因此,“和兑”,或即禴祭中的仪式之一。

九二“孚兑”,孚即俘。六三“来兑”,《说文解字·来部》:“周所受瑞麦來麰也。二麦一夆象气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来,甲骨文作

“”或“”,乃麦禾的象形,本义是麦子,来去之来是引申义。所以,“麦(麥)”字从來从夂,夂即止,象其行来之状。屈万里先生谓:“卜辞‘辛未卜:酒来,乙亥登且乙?来,麦也。酒来,盖麦收之祭也。”[5](P1453)《礼记·王制》:“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19](P585)若此,“来兑”即夏季麦收之时举行祭祀活动,以祝告神祇也。九四“商兑,未宁”,马王堆帛书《易经》“商”作“章”[6](P9),疑当作“尝(嘗)”。商、章、尝三字上古均为阳韵,商属书纽,章属章纽,尝属禅纽,都是舌上音,故音近可通。“商兑”即“尝兑”,亦即《诗》传所谓“秋曰尝”之尝祭也。九五“孚于剥,有厉”,《经典释文》:“马云:‘剥,落也。”《说文解字·刀部》:“剥,裂也。”《广雅·释诂》:“剥,离也。”大致可信从。孚,当为“俘”,“孚于剥”谓用于祭祀的俘虏被摧残折磨。上六“引兑”,马王堆帛书《易经》作“景夺”[6](P9)①,其义未详。

最后,需要简单说明的是,我们认为,《易经》既然是人類早期的一部筮占之书,就必须尽量在它产生和使用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理解,方能得其大旨。通过从古文字的角度来释读《易经》,我们有几点很强烈的感受:第一,《易经》之卦名其实与其卦辞和爻辞,并没有多少内容上的联系。卦名的产生,大概也像《论语》《孟子》和《庄子》的外篇、杂篇中的篇题一样,只是从正文中取用一两个反复出现或者比较关键的字眼作为标记符号而已。因此,通过卦名来探讨卦辞、爻辞的意义的做法,并不可取。第二,《易经》的卦辞,尤其是爻辞,在内容、意义方面极不连贯。一方面,《易》乃筮占之书,占得某卦某爻,即用其卦辞或爻辞,实在没有必要再过多联系前后卦或上下爻。因此,卦辞、爻辞基本上各自独立,且不避重复,甚至在逻辑内容上存在一定矛盾。另一方面,在漫长时期的反复筮占过程中,一卦或一爻必然会对应着各种各样的占问事件,或祭祀,或战争,或婚娶,或生育,筮占的结果可能吉,也可能凶。把这些内容附系在一卦或一爻之下,也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要硬性关联起来解读。第三,《易经》形成的时代,尽管人们的语言已经十分丰富,但所用文字殊少。因此,卦辞、爻辞中必然存在大量假借字,给我们今天的释读造成了极大困难。我们必须站在当时的文化立场上、而不是后世的文化立场上,来看待《易经》中的每一个字,拨开文字的重重迷雾,尽量贴近其本真面貌。唯其如此,才有可能探寻到《易》之本旨。

参考文献:

[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明]胡震亨,毛晋同校. 万历刻本.

[2]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李镜池.周易通义[A].李镜池著,李铭建整理.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2019.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5]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马王堆帛书《易经》[A].《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9.

[8][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明重辑.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10]章太炎.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M].朱希祖、钱玄同、周作人记录,王宁主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高亨纂著.古字通假会典[Z].董治安整理.济南:齐鲁书社,1989.

[12][汉]司马迁.史记[M].[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汪荣宝.法言义疏[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7.

[1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汉]郑玄笺,[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清]于鬯.香草校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8][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A].李學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Cha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Writing(3)

Shan Tiangang

(Educated at Confucianism Institute,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eoul 03063, Korea)

Abstract:As an ancient book of divination, the Book of Changes records the materials of fortune telling from the primitive people, and its characters and lingual narration may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with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discovered later. Therefore,the connotations implied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hall be understood and interpreted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ts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period as far as possible, instead of by inappropriately and overly us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r ideas and concepts of later generations.Referring to the early characters such as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r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interpreting the Book of Changes from the angle of ancient writing may after all be accepted as a better research perspective.The previous two articles have made some tentative explanations on some characters from Hexagram Qian(,the Creative,1)to Hexagram Jiaren(,the Family,37)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comparing with their usage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referring to the philological materials such as Shuowen Jiezi(the first Chinese dictionary,compiled by Xu Shen). This article will continue to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some characters on hexagrams following Hexagram Jiaren(,the Family,37).

Key words:the Book of Changes;hexagram;oracle bone inscriptions;ancient writing

猜你喜欢
古文字易经
我所认识的《易经》
《易经》如何从巫术变成经典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试论古文字中饰笔的发展趋向
新视野下的文字学教学研究
古文字讹变问题研究回顾与再探
周易君子学与古典生命伦理观的奠基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 ”字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