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普遍偏低,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小学生见识不够,活动也不多,所以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也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进而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作水平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但笔者以为,农村小学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少了课后的托管补习,多了自由自在的快乐;少了各处游览的经历,多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本文就《感谢母校》这一习作指导教学实例,从明确习作要求;丰富习作内容、学会语言表达和畅谈写作构思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的习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指导;小学高年级
一、 引论
《感谢母校》是语文S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习作,本次习作是话题作文,在选材和立意上有一定的限制,在文体、样式和题目、字数上没有限制,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次测试,是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阶段性展示。以此为例具有代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普遍偏低,所以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小学生见识不够,活动也不多,所以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也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进而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作水平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但笔者以为,农村小学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少了课后的托管补习,多了自由自在的快乐;少了各处游览的经历,多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下面我将就《感谢母校》这一习作指导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的习作。
二、 仔细品味,明确习作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作亦是如此,所以每一篇习作都有每一篇习作的要求,这要求就是习作之“法”,提出要求也是为了学生在习作时能够“有法可依”。
(一) 明确习作要求时,要认真品读习作提示,抓重点词句
《感谢母校》这篇习作的要求如下: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形式标注出重点句,在重点句中勾画重点词语如:母校生活、几个片段、感激之情、字数不限、题目自定等。
(二) 要注意评价要求中涉及的写作要求
在本单元的习作讨论部分有以下三个要求:
你准备记述哪些事例或场景,来抒发自己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你想运用哪些学过的优美语句?
你写的文章有没有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地方?如果有,你准备怎样修改?
其中第三条要求明确指出要“文从字顺”,像这样隐含在文字间的要求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自己去发现,所以在习作指导课中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学生没能读出,要适时引导。
三、 发现生活,丰富习作内容
明确了习作要求之后接下来要指导学生写什么,也就是,指导如何选材。尽管农村的孩子们经历不如城市孩子的丰富,见的世面不如城市孩子的宽广,但是,农村孩子也有其自己的生活,每天经历的事,接触的人,看见的风景都值得一写,只要引导得好,也可以写出优秀的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不是文学创作,作文就是说话”但前提是有话可说。所以在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
我校虽然地处偏远农村,但是风景优美;活动虽没有城市学校的多,但是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感谢母校》这篇习作时,我特意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制作成短视频,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抛砖引玉,帮助学生回忆起六年小学的点点滴滴:有他们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身影,有运动会时奋勇拼搏的样子,有六一文艺汇演的精彩,还有日常生活中游戏、劳动的情景……用这些熟悉的画面勾起孩子们自己的记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来,在别人的描述中找回共同的记忆。
(二)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
有了表达的欲望还不够,还要能够大胆地说出来,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四、 点拨方法,学会语言表达
“学生怕写作文,原因有二:其一,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这个问题已经在上一部分中得以解决。“其二,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长期的语文理论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告诉我们,学生与同学说起自己的某一次经历,或者与别人争辩某一问题时大都能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所以说,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他们没有做好从‘用嘴说话向‘用笔说话的过渡”。于永正老师也说过,小学高年级的作文,不光要能够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还要注意文章意境,文章的韵味,要努力做到淡而有味。所以光有内容还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写法。
《感谢母校》是小学六年级的最后一次习作,可以说是对小学习作水平的一次全面检测,所以所有在小學阶段学到的方法都可以运用,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说出写法并举例子。
(一) 总分式结构
《课标》要求五、六年级的习作“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分段表述段落之间的结构形式虽有多种,但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式结构,因此能说出总分式结构即可。
在教学《感谢母校》时学生说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可见三段式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只要提示一下还可以采用“总—分”“分—总”等形式即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习作方法,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详略得当
六年,有两千多个日子,所以可以写的内容太多太多,但是文章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完成《感谢母校》这篇习作时可以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把材料分清主次,然后主要内容直接、具体、生动地进行描述,而其他内容可以一语带过。详略处理得当能够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三)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学生最熟悉的写法之一,特别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拟人、排比这三种方法。但是学生虽然熟悉,但是运用时还是有些掣肘,因为平时写句子的时候大多就是那样几个简单的句子,如“她的脸红得像个苹果”“弯弯的月牙像小船”等。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几个意象,发散思维进而写出更好的句子来。
(四) 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中最常见到的是人物描写的方法,而写母校自然就要写到母校中的人,所以,可以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本学期课文中的16课《穷人》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如: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25课《窃读记》主要采用的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如: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
在教学这两课时都做过相关的小练笔。如:
有了上次的教训,当“我”再次来到书店时,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些什么?又会采取什么行动?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小练笔:
走到书店门口,我 。
(五) 衔接方法
此篇习作要求采用多个片段,所以还涉及片段之间的衔接问题。这是本次习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向七年级习作过渡的内容。在这一部分同样也可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回忆起来的有“小标题”和“过渡句”两种方法,教者拓展“排比段”的方法,并给出下面的片段做出示范。
看,校园里的花多美呀!有迎春,有丁香,春天一到就次第开放,用那圣洁的花朵告诉我们春天到了!
看,校园里的树多壮啊!挺拔的苍松,柔美的垂柳,含蓄的银杏,微风一吹,它们就会和我们招手,好像在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操场上的同学们多活泼啊!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打沙包,还有的跳皮筋,他们用欢声笑语告诉我们童年是多么快乐啊!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关注文体特点、格式要求等方面。
五、 放飞思路,畅谈写作构思
有了前面的选材和方法指导,接下来就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路。此处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同样还是在《感谢母校》这一课,教者只给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路,然后就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生生之间充分互动。最后集体交流时有三名同学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名学生写了一首诗,直接读给大家听,一名同学列出了自己的写作提纲,开头结尾都很精彩,特别是开头,引用了朱自清《匆匆》里关于时间流逝的那段话,在学生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最后一名分享的学生则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她的写作思路。在她的思维导图中充分体现了本节课指导的内容:不但写出了自己在习作中准备写到的内容,而且列出了自己将要运用的写法。在结尾部分更是直接运用了排比段的形式逐段深入表达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母校的深情。我想,这是对此次习作指导课确有实效最好的证明。
六、 结论
总之,习作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习作教学中今年来关注的也大多数是习作讲评课的实效,特别是鼓励学生自主修改、互评互改。但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习作指导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直接动笔来写,而有效的指导课是直接且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习作质量的途径。用直接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上好习作指导课,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方法可用,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家发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J].科学出版社,2012.
[3]于永正.于永正教育文集——我怎样教语文[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静,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