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1-21 08:5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馆高职

韩 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浙江 温州 3250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知识与技能发展日益迅猛,未来的劳动者想要更好地与时俱进、发挥创新精神,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阅读就是一个职业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职学习阶段,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对高职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冲击和影响了以纸质图书、报刊等为媒介的传统阅读模式,首当其冲的是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年轻一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年龄段分布中20~29岁网民占29.7%,职业分布中学生群体占24.8%,学历分布中大专学历占9.1%[2]。对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网络环境对课外阅读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54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5%。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涵盖酒店管理、商务英语、会计、国际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可基本代表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群体。其中,大一学生占32.9%,大二学生占43.5%,大三学生占23.6%;男生占44.79%,女生占55.21%。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参考并借鉴相关学术文献,自编调查问卷,在“问卷星”平台上发布。问卷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载体等;二是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效果;三是高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我认知。

(2)访谈法。为更深入了解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随机对各系部教师及辅导员10人、学生30人、图书馆管理员2人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内容主要涉及高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图书馆使用现状等。

(3)统计法。样本收集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使用“问卷星”系统自带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载体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载体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学生明显偏爱网络媒介。学生对纸质媒介阅读时长集中在每周4h以下的占61.67%,每周4h以上的仅占9.58%,基本不看的占28.75%;对网络媒介阅读时长集中在每周4h以下的占58.75%,每周4h以上的占26.67%,基本不看的仅占14.58%。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途径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站、公众号等推荐(64.17%)、自己随性(57.5%)和同学推荐(42.92%),同样体现出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和偏爱。相较于纸质读物,网络阅读具有阅读环境开放共享、阅读资源丰富多元、阅读过程实时互动等优势[3]。当前学生基本为“95后”,成长于我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时期,对网络的运用更加适应也更加自如。

表1 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阅读载体的影响

2.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明显不足,主动学习、提升自我的观念薄弱,课外阅读的目的集中于休闲娱乐、自由随意。学生在纸质媒介上阅读的主要内容集中于文学名著(53.33%)和专业知识(52.92%)的阅读量增加,但排第一位的仍是休闲小说(63.33%),且阅读量较其他内容更大;在网络媒介上阅读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休闲小说(65.42%)、新闻资讯(57.92%)、娱乐段子(55.42%)。学生网络阅读的主要网站或媒体,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82.5%),新浪、搜狐等新闻网站(64.58%),文库、共享资料等资料分享网站(47.5%),同样反映出互联网开放共享和及时便捷的特点。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运用之多之广,说明当下学生群体更加重视自我个性发展,乐于自我展现。学生避开受诸多规矩束缚的现实,在网络上开辟属于自己的“后花园”,自我管理,互相转发、点评交流,相较于面对面的交流,既能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又具有一定的选择度与私密性。值得肯定的是,对于网络信息,学生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认为网络充斥着不良信息的占36.67%,有不良信息但受到一定限制的占52.5%,基本没有和不清楚的仅占10.83%。

3.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大。学生有较为详细的规划的仅占5.42%,大概心里有数的占35.83%,看情况看心情的占58.75%;阅读纸质媒介选择较多的是只看不动手(55.42%)、与人讨论(54.58%)、点点画画(39.58%);对网络上重要的或感兴趣的内容选择较多的是有意识地记忆内容(67.5%)、多看一次(55.83%)、在原内容下点赞评论(47.5%)、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谈论(45.42%)。可见,学生阅读习惯有待改善。值得肯定的是,学生非常重视交流分享与自我展现,在阅读纸质媒介时,与人讨论的人数比例较大,加之网络阅读时平台自身提供的评论、点赞等功能更是对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表2 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

表3 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阅读方法的影响

4.网络环境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影响

实际上,学界早已有与网络阅读相关的“浅阅读”[4]、“碎片化”[5]等的讨论,图片、视频、超链接等虽然使得阅读内容更加丰富,阅读更加便利,但也会分散阅读者对文字本身的注意力,导致情绪浮躁,丢失有效信息。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阅读效果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七成以上学生认为,图和视频可增进对内容的了解,但认为图和视频会分散注意力的占17.08%;关于网络阅读时是否内容“太长不看”,学生选择有时会的占43.75%,视情况视内容而定的占35.83%,需要引起重视;对于近期看过的纸质课外书,学生能清楚介绍和能说出大概的占76.25%,全忘了的仅占3.33%;对于近期看过的网络讯息,学生能清楚介绍和能说出大概的占81.67%,全忘了的仅占2.5%。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的记忆效果估计偏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说出大概,但这个大概其实是非常模糊的。以小说为例,学生记混人物名字、记错情节的情况并不少见;对内容的评价,学生会简单地表达自身的态度,但能清楚说明理由、结合自身思考的仍为少数。

5.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我认知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我认知见表5。由表5可知,学生认为,应进行课外阅读的占82.5%,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自己目前课外阅读状况有所欠缺或不满意。这说明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自我认知上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省能力。

学生认为,妨碍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73.75%)、没有时间(53.75%)、没有好的阅读环境(44.58%)。进一步访谈得知,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由于没有制订较好的阅读计划,还有部分学生已意识到自己学习方法上的不足;没有时间则是由于平时课程安排较多,课后也有多种活动和兼职等,可供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多;没有好的阅读环境是由于校园中阅读的氛围不够浓厚,自身自制力不强,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为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学生提出增加图书馆藏书(60.42%)和学校电子资源(55.42%),以及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47.08%)。此外,学生希望增加更多娱乐休闲类纸质媒介和电子资源吸引自身进行课外阅读,但事实上也难敌游戏、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因此,真正需要改变的是阅读主体自身的心理,只有发自内心有所需求,才能有意识地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与质,一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表4 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阅读效果的影响

表5 高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我认知

三、建议与措施

1.把握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阅读

改善阅读现状应把握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多种多样,有提升专业素养与个人能力的需求,也有个人生活上的困惑,如恋爱、养生、自制力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这就需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立足于专业课程需求,教师可采取任务化教学,设置作业目标、提供参考文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一系列任务,涵盖多个重难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原则,启发学生循序渐进,逐渐进步。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当一个人自身有了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时再去启发他,往往会取得好的效果。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可引导学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许多学生在阅读后有与人讨论、转发评论等习惯,这是出于社交与自我展现的需求。基于此,课程任务可多以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验收,鼓励表达与讨论,从而促进阅读。在校园微博、公众号上开设生活版块,选取学生需要解决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经典书目,通过宣传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网络上阅读最多的是新闻资讯,说明自身有着求新猎奇的需求,可推出时事热点等栏目,引导发表建议,并选取较好的建议置顶加亮。

2.教授阅读方法,提升有效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教授阅读方法。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公共必修课,“三国智慧赏析”等任选课,这一类课程的教师应承担起教授阅读方法的任务,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深度阅读、批判阅读的能力。借鉴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6]《网络阅读元认知能力培养研究》[7]等阅读指导型著作或论文,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从目录浏览到内容精读,注重作者意见到自身点评,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可进一步开展对比阅读、专题阅读、写作训练等项目,引入互联网上有关资源,设置如“《王者荣耀》里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上的本人有何区别”,“从职场的角度看待《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谁比较成功”,“以吐槽的文体为你所在专业的知名人物写一篇小传”等专题的讨论,增强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感受。针对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真假信息并存的现象,应搜集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宣传,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分析网络谣言的起因与变体,教导学生辨别不实信息,辩证看待网络热点,独立思考,理性上网。

3.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图书馆需要丰富馆藏资源,增加藏书数量,扩容电子数据库。图书馆应定期向各专业教研室征询,保证课业相关书目的及时更新;在图书馆和网站设置建议箱,了解广大师生的读书需求,并及时更新;增加需求量大、使用者多的书籍数量,并保留部分书籍在图书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需求。学生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了解较少,阅读不多,使用更少,因而在保证阅读资源的同时,还要教授学生进行检索的方法。各专业教研室形成合力,将本专业经典书目和常用数据库的介绍纳入到新生教育之中;图书馆组织新生参观,了解馆藏资源;在学习中,教师结合课程任务,让学生熟练使用。此外,图书馆每月推出入库新书介绍、受欢迎图书排名等,在图书馆网站和校园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吸引学生阅读。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传播度开展“一句话简介和推荐语”有奖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加话题热度;借鉴各大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推广服务的实际案例,结合本校实际,把握个性化阅读推广、数字资源阅读推广、有声阅读推广和人工智能阅读推广等新方向,打造阅读创新推广项目[8]。

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学校教学楼和图书馆要设有自习室,室内配备桌椅、灯光、空调等,保证学生拥有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在网络阅读设备方面,图书馆自习室应配备计算机以供使用,学生可利用计算机用学号登录上网,完成作业、学习网络课程、查询资料等,并在计算机桌面设置“禁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提示,管理员加强定期巡逻,进行监督。实际上,学生自觉和人员管理总难免有疏漏之处,可引入技术手段,通过网上过滤、监控、屏蔽等措施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力度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9],为净化网络阅读环境提供硬性保证。此外,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包括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课外阅读应是自发、自觉的,不宜采取强制的统一要求,可通过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加以引导与鼓励。传统的活动有读书会、读书讲座、读书征文活动等,结合当今热点还可举办更具观赏性的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以及将书本内容更为具象化的戏剧表演、辩论赛,通过网络直播、朋友圈转发投票的形式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借助网络,创建读书论坛,推荐好书、评选优秀书评、举办读书交友会,鼓励学生线上坚持读书打卡获得赠书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图书馆高职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图书馆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去图书馆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